歐洲大航海時期的船隻發展大致可分為北方船係與南方船係兩部分。北方船係是以維京船為代表,南方船係以克裏特船為代表。
維京船又稱“雙頭船”,它的首尾尖細、兩頭翹起,當時的諾曼人經常乘其進行海盜式探險,東到君士坦丁堡,西達美洲。維京船的出現引起了航海業的全麵革新。在中世紀(公元5—15世紀)以前,歐洲所有沿海地區,都采用的是維京船的船型。12世紀至14世紀,以維京船為代表的北方船也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船尾舵,用以代替了過去的舵槳,船艏和船艉也出現了上層結構,稱之為“堡”。除此之外,北方船中還出現了專門用於經商的“諾爾”船。這種船型一直統治北海長達400年之久,之後還發展出了著名的“柯克”船和“霍爾克”船。
歐洲南方的船隻早期主要受到了克裏特人的影響。公元前2世紀中期時,克裏特人使用了一種兩端翹起、單桅、懸掛一麵風帆的帆船,人們稱其為克裏特船。在此後的幾千年中,克裏特船成了地中海所有船隻的原型。到了羅馬時期,逐漸形成了長船和圓船兩種船型。其中,長船的帆隻有順風時才用,由於靠劃槳為動力,因此船型長且狹窄,空間較小,一般隻用於軍事;圓船主要靠帆為動力,大多用於商業。到了中世紀,南方船隻受到了阿拉伯船隻的影響,開始采用平接法來建造船的外殼板。9世紀時,拜占庭人在吸收了阿拉伯人的造船技術後製造了拉丁三角帆船,這種船的船體平滑、呈圓體形狀,減少了船身與水的摩擦,使航行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2世紀中期開始,熱那亞的船隻開始裝有雙層甲板,到了13世紀後期3層甲板出現。14世紀開始,歐洲南北兩種船隻的特點開始隨著“柯克”船在地中海的出現而融合,逐步產生了一種新的大型船隻“卡拉克”。“卡拉克”船最早出現於威尼斯、熱那亞以及西班牙等地。船型比較像北方船,但是船體更圓滑。
15世紀後,“卡拉克”船由一桅發展到了三桅,這種三桅多帆的“卡拉克”船是16世紀到18世紀的基本船型。葡萄牙人在此期間還發展出了“卡拉維爾”船,雖然它的縱深不如“卡拉克”船,但是因為使用了前後三角帆的關係,船隻更為靈活,順風時速可達每小時22千米。13世紀末期,地中海的長船也有了一定的發展,14、15世紀,威尼斯人做了一係列的創新設計,人們常稱之為“威尼斯加萊槳”船。16世紀初,威尼斯人又造出了“加萊賽”船,這種船成為了16至17世紀地中海最大的槳帆船,由於在航海性能上的重要改善,其作戰能力大大增加。一直到17世紀末,“加萊賽”船才逐漸被帆船性能相當完善的西班牙“拿屋”船所替代。
15世紀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地之後,它所使用的“拿屋”船和“卡拉維爾”船已不能勝任橫渡大西洋進行運輸大量貨物或士兵的繁重任務。於是,西班牙將這兩種船的特色結合在一起,製造出了混合型船“蓋倫”船。這種船的一般標準長度為46—55米,排水量300—1000噸,有幾層統長甲板,艉樓很高;大型的“蓋倫”船甲板有7層,排水量為2000噸,吃水達8米,適合運載貨物通過很長的海道,而且續航能力很長,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蓋倫”船都以是世界最大的船而聞名於世。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船經常滿載黃金穿梭於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也成了西班牙王室的寶船而久負盛名。
16世紀中葉,英國的造船廠家開始發展輕型“蓋倫”船,為了使之具有更好的操作性以及更適合於遠距離炮戰,設計師約翰?霍金斯爵士降低船的艏艉樓,尤其是艏樓的高度,並用方形的船艉代替了原來圓形的船艉。這種新型“蓋倫”船船型相對狹長,標準長度為50米,排水量500—600噸,航速較快,在逆風中操縱性極佳,明顯優於西班牙的“蓋倫”船。由於它是在英國伊麗莎白女王時期建造的,因此,又稱“女王船”。17世紀,英荷大戰期間,戰列艦的概念被第一次使用,從此,便拉開了“大炮巨艦的時代”的序幕。
近現代戰艦
隨著海上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各樣的巨型戰艦威風凜凜、氣吞如虎地向前駛進!當告別了古代和大航海時期的舊戰船和帆船時代後,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戰艦時期——近現代戰艦時期。這一階段的戰艦發展不僅迅速,而且戰鬥力強,給海上作戰奠定了充分的戰鬥基礎。近現代戰艦不僅種類多,而且各具特點,其中最為典型的艦隻類型有: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護衛艦、驅逐艦、登陸艦、兩棲攻擊艦、航空母艦等。
戰列艦
戰列艦是一種裝備多門艦炮,具有很強裝甲防護能力的大型水麵戰鬥艦艇。19世紀以前,曾經是最大的海軍艦艇,由於在海戰中經常要排成單縱隊的戰列線進行炮戰,所以人們稱它為戰列艦。早期的戰列艦也曾稱作鐵甲艦或裝甲艦等。
巡洋艦
巡洋艦是僅次於戰列艦的具有反艦、反潛等多種作戰能力的水麵攻擊型戰鬥艦艇,排水量多在8000噸以上。它不僅噸位大、續航能力持久,而且攻擊和防衛能力也很強大,如蘇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可攜帶500多枚1噸重的導彈,一顆導彈就足以將敵軍的航空母艦送入海底。
護衛艦
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麵戰鬥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
驅逐艦
驅逐艦是19世紀90年代至今海軍最重要的艦種之一。它主要是以導彈、魚雷、艦炮等為主要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麵艦船、艦隊防空,以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布雷、襲擊岸上目標等。
登陸艦
登陸艦是用於運送登陸兵及武器裝備的登陸艦船。主要用於防空和登陸時進行火力支援。此外,還有較齊全的觀通、導航設備,以保證航行安全和通信聯絡。
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作為主要攻擊武器並作為其海上活動基地的大型水麵戰鬥艦艇。當前,世界上共有10個國家擁有大、中、小型航母近30艘。美國主要發展大型航母,是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占世界航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