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的身心素質是工作的前提
愛崗敬業不僅要對本職崗位真心熱愛,更重要的是還要將這種熱愛之情轉變為實際行動,這就是“以事其業”,即精業。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盡快掌握本職工作所需要的技術和知識,成為本職崗位的能人、專家;就要保持幹就幹好的上進心,不為已有的成績所滿足,不斷向高標準看齊;就要承認和接受他人,向強於自己的人學習,幫助弱於自己的人進步。
社會主義的勞動者是全麵發展的勞動者。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勞動分工越來越細,技術含量日益增加,這對勞動者的水平、技術素質、工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自認為敬業的勞動者,若沒有精業的實際行動,就很難讓人相信他是真正敬業的。愛崗敬業必然要落實到以事其業,在崗位上成才,在本職工作中建功立業。每個崗位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通的,每個勞動者都應當在本職工作中發光發熱,求得工作的最大效率,保證整個部門和社會活動的順利進行。
要做好本職工作,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應做到精通業務、勇於創新。首先,精通業務、提高業務水平是完成本職工作任務、實現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基本手段。做任何工作都要精通業務。如果教師光有滿腔熱情,講課不清楚,學生聽不懂,就會誤人子弟;營業員如果算不好賬,不僅影響服務,而且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醫生如果業務不精,不僅不能救死扶傷,而且會危害病人。因此精通業務不僅是社會對每個職業勞動者的基本職業道德要求,更是每個職工職業生活的立足之本。其次,勇於創新就是要在工作中敢於衝破陳規舊俗的束縛,改革不適應現代社會的舊觀念、舊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及舊工藝,勇於想別人沒想過的事,敢於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改革創新的內容非常廣泛,要求人們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要勤於鑽研,講究質量,講究效率,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
鑽研業務、改革創新是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勞動者隻有具備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豐富的生產經驗、先進的勞動技能,才能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一方麵要求勞動者更加嚴密地組織與協作,另一方麵要求勞動者掌握新的技術和操作方法,提高勞動熟練程度,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以便增加產品數量,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21世紀是一個科技騰飛的時代,社會的變化將越來越快,知識的更新,科技的突飛猛進,都要求人的素質的全麵提高。我們的國家要發展,企業要提高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都要求職工迅速提高勞動技能。因此,鑽研業務、勇於創新已是當務之急。當代職工必須用科學技術武裝自己,做到業務上精益求精。
2.員工身體健康的標準
我們中華民族曆來就有崇尚誠實守信的美德,認為它是道德的基礎。誠實守信具有豐富的內涵,並能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從而派生出其他的道德品行。誠實守信滲透到社會各個行業之中,就形成了美好的職業道德內容,如科學研究中的實事求是、勇於探索;商業活動中的保質保量,公平交易;教育行業中的誨人不倦、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等,無一不是履行諾言,忠於職守的崇高道德品質。在現代社會的職業活動中,誠實守信仍是對人行為的特殊要求,是市場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職業道德規範要求。
誠實守信(簡稱誠信)是職業道德的根本,是職業活動不可缺少的道德品質。人無信無以立,職業無信也不能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誠實守信是不可缺少的道德要求。遵守契約,言而有信,是每一個經濟主體得以在市場競爭中立足的基本條件。沒有良好的信譽,就無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個人形象;而無良好的形象,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和發展。企業是這樣,個人也是如此。作為一名職工必須誠實勞動,遵守契約,言而有信。隻有如此,方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誠實在職業行為中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誠實勞動。誠實勞動是職業勞動者獲得報酬的先決條件。社會主義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取酬”的消費資料分配製度。每一個職業勞動者,隻要為社會多工作、多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勞動付出,社會所給予的回報也就多,這就是“多勞多得”。倘若付出的有效勞動少,工作出力少,那麼社會所給予的收入回報也就少,這就是“少勞少得”。如果是遊手好閑、好吃懶做,沒有有益的勞動付出,隻想做“官”,不做事,隻占位置徒有其職不幹活,在其位而不謀其政,那麼社會就無法給你收入回報,這就是“不勞不得”。提倡誠實勞動這一職業道德,是與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原則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