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俄國革命(1 / 1)

俄國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製政權,沙皇被永遠趕出了冬宮,但“七月事變”又讓另一個新“沙皇”政府——臨時政府搬了進來。臨時政府實行的也是一種專製政策,他們大肆鎮壓革命者,視列寧及其領導的布爾什維克為洪水猛獸,直接導致了十月革命的爆發。十月革命結束了俄國資產階級的統治,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開辟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無產階級領導下進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時代。

流血星期日

1905年1月16日,彼得堡最大的普梯洛夫工廠工人為反對資本家無理開除工人,並要求改善勞動條件而舉行罷工。對此,沙皇政府精心策劃了一個屠殺工人的陰謀。1月22日(星期日),當15萬工人和家屬從四麵八方前往冬宮向沙皇和平請願時,預先埋伏好的沙皇步兵向手無寸鐵的工人和家屬開槍,當場打死1200人,打傷5000多人。這一天成了一個“流血星期日”。沙皇的暴行沒有嚇倒人民,反而使他們覺醒起來。工人占領了工廠和武器庫,奪取武器,築起街壘,奮起反擊沙皇的鎮壓。全國各地群眾紛紛響應,舉行罷工。從此,工人由相信沙皇轉為要求推翻沙皇,工人運動由和平遊行轉向了革命鬥爭。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開始了。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俄國無產階級在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在彼得格勒舉行武裝起義。起義工人和士兵迅速攻占了火車站、郵電局、國家銀行和政府各部。到晚上包圍了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臨時政府拒絕了限令他們投降的最後通牒。晚9時,以“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發出的炮聲為信號,起義工人和士兵攻打冬宮,經過激烈戰鬥,到深夜2時占領了冬宮。臨時政府被推翻,總理克倫斯基逃走,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了完全勝利。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勝利,開辟了人類曆史的新紀元,大大鼓舞和推動了各國人民爭取社會主義、爭取民族解放的革命鬥爭。11月23日,蘇維埃頒布法令,廢除等級特權和等級限製、封建爵位的稱號,並宣布全體公民不論財產、出身、性別和民族,一律平等。11月28日,蘇維埃政府發表宣言,建議各交戰國談判停戰,締結全麵和約。

曆史趣聞

·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是日本與沙皇俄國於1904~1905年間(清朝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一年),為了侵占中國東北和朝鮮,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本軍國主義瘋狂推行其侵略中國、吞並朝鮮的“大陸政策”。這同沙皇俄國推行的侵略中國、吞並朝鮮、獨占亞洲、稱霸太平洋的“遠東政策”發生了尖銳矛盾,戰爭一觸即發。1900年2月10日,日本與俄國同時宣戰。在一年多的戰爭過程中,雙方各有勝負,但日本逐漸占了上風。1905年5月,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在對馬海峽同日本聯合艦隊進行了大規模海戰(對馬海戰),俄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1905年9月5日,日俄兩國在美國簽訂了《樸茨茅斯和約》,俄國將原屬中國的庫頁島南半部及其附近一切島嶼割讓給日本,將旅順、大連及附近領土領海的租借權讓給日本,俄國還承認朝鮮為日本的“保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