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鄉的村子後麵,靜靜地流淌著一條河叫德惠新河,大概是取此河貫穿德州、惠民兩地的意思罷。小時候我就像一條滑溜溜的大黑魚,整個夏天都會泡在裏麵玩耍。
記得那年我剛剛八歲,由鄰家的小鋒伯伯帶了第一次去河裏玩水。但我不敢向深處去,隻是和一幫小夥伴們在岸旁水淺的地方撲騰撲騰地學“狗刨”或是玩打水仗的遊戲。但這和到深水裏遊比起來終沒有多大意思。我們看著小鋒伯伯他們一個猛子紮到河中心,在那裏自在地潛水玩,甚至高舉起雙手來也不會沉下去,心裏真是羨慕極了。
於是就纏著小鋒伯伯教我學鳧水。小鋒伯伯就用雙手輕輕攬住我的肚皮,耐心地教給我怎樣用手往前扒水,腳丫怎麼向下打水……有了他的一雙大手的撐托,我的膽子也漸漸壯了起來,毫無顧忌地向河當心遊去。撲騰撲騰……我遊得可帶勁了!我想回頭問問小鋒伯伯我遊得怎麼樣,可誰知一回頭,他卻站在遠遠的河邊上衝我笑呢!我光顧了遊了,也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撒開的手。我心裏一慌,頓時手忙腳亂,一下子沉了底。小鋒伯伯急忙遊過來把我撈了起來,害得我咕咚咕咚喝了好幾口水,小臉都嗆紅了。可從此以後,我就學會了遊泳。
這下可不得了了,村邊的河溝裏、灣塘裏、澆地的小水渠裏都成了我的樂園。我一整天一整天地泡在水裏,常常弄得一身的臭泥,小脊梁黑得發亮,眼睛泡得通紅,不到黑天大人們來罵決不出來。
但這些地方終究是太淺了些,要玩水還是得上德惠河。可大人們不放心,怕出事,所以總是千叮嚀萬囑咐的不讓我們到大河裏去。於是我們就偷偷地跑了去。來到河邊的橋下,三五下脫光了衣服,像一隻隻受驚的青蛙,撲騰撲騰地跳到河裏,濺起高高的水花,別提多痛快了。那時候的河水很清,站在深水裏都能看到自己的小腳丫,魚也很多,不時地慌裏慌張地撞一下我們的肚皮,用手一抓,它們又輕靈靈地跑開了。
在淺水裏適應一會兒,我們就開始比賽,看誰能最先遊到河對麵去,或者看誰來回遊得趟數多。我的力氣小,遊不快,常常被夥伴們拉得老遠,於是他們就笑話我。哼,這有什麼了不起!紮猛子你們行嗎?於是就開始比賽紮猛子,看誰紮得遠。大家在河邊站得齊刷刷地,深深吸一口氣,身子向前一竄,一個猛子下去,河麵上頓時靜悄悄的。由於我們的身子太輕,在水裏沉不了太長時間,常常是不一會兒小屁股就不由自主地浮了上來,光光地像兩隻水瓢被按在水麵上。為了防止穿幫,我們就時常紮下去以後,用手緊緊地摳著河底的淤泥,一下一下地向前爬,等實在憋不住了,才猛一鬆手,身子極快地從河底潛上來。出來時腦袋上往往頂著厚厚的淤泥,但誰也不在乎,抹一把臉,急忙看看四周,瞧是不是自己出來的最早。水性好的總是能一氣紮過多半條河,但也有紮偏的時候,沒有紮向河對岸,而是順著水流向下遊的方向紮去。出來一看,自己和同伴們一起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