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2日,藍辛向日本駐美大使佐藤愛磨表示,希望日本派遣特使來美,就國際形勢及遠東問題會商。日本為緩和雙方的關係,想在中國問題上與美國達成某些諒解。5月22日,日本內閣議決派遣特使赴美談判。6月13日,派前外務大臣石井菊次郎為特使,隨員中有海軍中將竹下勇、陸軍中將須賀野、外務省秘書永井鬆三等人。雙方就日本人在美國的地位問題和協調日美兩國在中國的行動問題進行談判。6月15日,日駐美大使要求美國政府就1915年美國國務卿布賴安承認日本對中國有著特殊密切關係的聲明,以適當方式重新加以確認,以消除日本人民對美國在華活動所產生的疑慮。日本意在試探美國現政府對布賴安聲明的態度。7月6日,藍辛在複照中指出:布賴安聲明雖承認日本在與中國毗連地區有著特殊的密切關係,但絕不意味著美國同意日本對中國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來擴充其在華的政治影響。

月23日,石井抵達華盛頓,9月6日與藍辛開始談判。藍辛提議日、美就廢除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和保全中國領土完整以及機會均等諸問題發表宣言,企圖排除日本在中國的獨占優勢。石井原打算以同意廢除勢力範圍以換取美國承認日本在中國的特殊地位。日本政府因早已同俄國簽訂了互相確認兩國在中國東三省和內蒙古地區的勢力範圍的第四次密約,因此不同意石井的方案,並指示石井說:"放棄勢力範圍,影響甚大,所以不要涉及這個問題,而要隻謀求其承認我之特殊地位。"美日雙方經過談判,1917年11月2日完成換文,分別於11月6日、7日在華盛頓、東京公布。日本政界把協定的簽署看作是日本外交的一大勝利。美國向中國宣傳說:"這不僅對門戶開放政策是一個重新的肯定,而且加進了不幹涉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原則。"《藍辛一石井協定》一經公布,中國輿論嘩然,一致遣責日、美帝國主義對中國領土主權的侵略行為。北京政府被迫於11月8日、12日分別照會日、美政府聲明:"中國仍保持向來之主義,中國政府不因他國文書互認有所拘束。"但這種做做樣子的表態,對日、美帝國主義者來說,根本起不到任何效用。

《藍辛一石井協定》是美國因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無力在華與日本抗衡情況下的妥協產物。大戰結柬後,美、日兩國便展開更加激烈的爭奪。雙方在華的矛盾和鬥爭日益加深。1922年2月,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把美國列為第一個假想敵國。1923年4月14日,日美換文廢除了《藍辛一石井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