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1 / 3)

(二)心理谘詢手記

剖析老年人的情感孤獨與慰藉

已是夜晚十點多鍾了,王老太太獨自一個人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在大街上。偶爾還有幾家商店還未關門,王老太太眯了眯眼,好象那家商店的門口還裝飾了一棵聖誕樹,樹上有鈴鐺、綢緞、小布娃娃,美麗極了。王老太太不由得觸景生情,心裏一陣難過,不禁老淚縱橫……。要是老伴還在那就好了,他是個善解人意的老頭,那時她星期天想上教堂做做禮拜隻要跟老頭說一聲,他準會把一切都承擔了,讓她安心到教堂。她打進鈴子心理谘詢熱線,傷感地對主持人述說著她的遭遇:

王老太太今年已經是六十有八了,身體還算硬朗。有一兒一女,都已成家立業了。兒子經商,賺了不少錢,有大套的房子和高級轎車。女兒和女婿在政府部門工作,據說女婿還當了個什麼官。總之,在別人眼裏,王老太太是個幸福的老人,可現實生活中呢?她住兒子的高級公寓裏,包攬了一切家務活。兒子做生意應酬多,經常不在家。兒媳工作很清閑,但她也呆不住家,吃完飯就到外麵打麻將直到淩晨一、二點才回家,六歲的小孫子自然是王老太太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的。女兒看到母親成天為兒子兒媳幹家務,帶孫子,也借口工作忙,把小孫女往她這邊送,原本已經很繁忙的她再加上要照管四歲的外孫女可就更忙了。有時兩個小家夥一鬧起來,她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晚上,侍候好兩個小家夥的吃喝拉撒之後,陪他們上床睡覺後,她就不知該做什麼。她覺得寂寞,很想找個人說話,她想對兒子說點什麼,可兒子總不在家,打電話給他,他總說他在忙;對兒媳講,兒媳更是愛理不理的;女兒、女婿住在離這兒很遠的一個家,隻在早晨來接女兒上幼兒園,晚上再送過來,每次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最近一個月來,她老覺得頭暈。有一次,兩個小家夥不知怎麼地鬧了起來,又哭又叫的,她的頭一陣炫暈,一不小心把正在洗的碗摔碎了,她心想是不是自己老了,頭腦和手腳都不靈便了。她想讓女兒先把孫女帶回他們家,讓自己放鬆一段,等身體好些了再說。但她又擔心隻照看孫子,不管孫女,重男輕女,想想就把話咽下去。日子也就一天天地熬了過來。聖誕節到了,做為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的她自然是激動不已,她仿佛看到教堂那雪白的牆上裝飾著一閃一閃的小彩燈,和著聖潔而又動聽的讚美詩。可是一到晚上,兒子照例不在家;兒媳傍晚就到朋友家擺起“小長城”;女兒說有個關係很好的同事結婚了,得去熱鬧熱鬧;女婿據說有份材料趕著明天要用。身邊的兩個小家夥又是跳又是鬧,一會兒纏著王老太太吃這個吃那個,一會兒說要上衛生間尿尿,讓她忙得不可開交。她心裏惦記著聖誕晚會,抽空時不時地抬頭望望時鍾,“八點”、“九點”、“九點半”……,兒女們一個都沒回來,她心裏特別著急。好不容易挨到將近十點,女兒回來了。王老太太套上外套,邁著蹣跚的腳步,急匆匆地往教堂趕,可是當她氣喘籲籲地來到教堂時,聖誕晚會已經結束了。王老太太這個期盼已久,原本是個美麗而又愉快的聖誕之夜就這樣遺憾地錯過了。

現在有些青年人不但沒報答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反而將許多繁重的家務往老人身上推,把孩子往老人身上塞,把父母當成免費的保姆;節假日到父母家“啃啃”,更有甚者在使役父母時還搞“利益均等論”,唯恐在兄弟姐妹麵前吃虧。雖然人到老年要適當做些家務,運動一下筋骨對身體有利,在心理上也能起到協調作用,但是過度勞累會損傷老人的身體。而且老年人除了減少過度的體力勞動之外,他們也有情感上的需要,渴望年輕人能陪他們說說體心話,特別是一些喪偶的老年人,他們的情感更加孤獨,特別需要下輩們的陪伴。老年人勞累了一輩子,進入到晚年,應讓其延年益壽,享受天倫之樂,這是下輩們應盡的義務。鈴子心理谘詢熱線祈願王老太太能過上輕鬆、舒心的生活,在明年的聖誕節,不再有這樣的遺憾。

老年人喪偶心理調適

看著手裏幾十年前與老伴的結婚照,老洪的眼裏又是一陣濕潤。發黃的照片上是拍的正是他們倆青春年華的美好時代,身著絲綢旗袍,年輕的她端莊中帶著高貴與雅致,臉上的微笑從容平和。那時的她青春麗質,曾令年輕的他有過多少次心動,為了能追求到她,他不知道戰勝了多少競爭對手,曆時了三年的抗戰,最後才娶得美人歸。而現在,已是物是人非,她已拋下了他到了另一個世界……。老洪撥通了鈴子心理谘詢熱線,在這個他與老伴的結婚五十年的紀念日,他很想和別人說點什麼。

老洪的老伴不但長得溫文爾雅,有大家閨秀的氣質,而且知書達理,溫和,體貼。性情急燥的老洪在老伴的溫言細語下總會變得心平氣和。最令老洪感動的是文革時,老洪被劃為右派,下放到鄉下。從沒過過苦日子的老伴拉扯著三個孩子,獨自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平時還要從十分拮據的生活費中省下一些錢,寄給鄉下的他。幾年後,老洪回到家中見到老伴時,原本細皮嫩肉,養尊處優在樂團是女高音的老伴已成了滿臉皺紋,手中滿是老繭,勤快能幹的家庭主婦。他看了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老伴原來可是樂團裏的一朵花呀,還不到四十歲的她竟然象一個五十幾歲的老太太一樣蒼老。後來,老洪平反了,兒女長大並成了家,他們也退休了,獨居在一套兩居室的住房,這才開始過上平穩的生活。兩個老人形影不離,過著神仙般愜意的日子,這是他們結婚以來過的最好的日子。可是好日子沒過多久,老伴就得病,這是她在他下放到鄉下那段時間太過勞累積累下來的病根,這病拖了幾年,吃了不少藥,但最終還是被醫生宣告無藥可醫。記得老伴臨走之前,拉著老洪的手說:“我走了之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好好過日子。”對於老伴的去逝,老洪雖然已有心理準備,可是他就是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自從老伴離開他後,他再沒有一天有過好心情。有幾個親戚看他身體還挺健康的,而且生活上也需要別人的照料,就提出給他介紹一個新老伴,被他給喝斥回去。這輩子,他的心中隻有她,再也容不下別人,雖然老伴臨走之前要他好好過日子,可是他就是無法轉過彎來。有幾個老朋友勸他到老年大學上上課,這樣也不會太孤單,他也一口拒絕。大部分時間,他除了喜弄丹青,畫一些國畫外,他都是捧著老伴的遺像和他們的結婚照,不斷地回憶著與老伴在一起的時光。他很後悔,老伴在時,為什麼沒盡力讓她過上好日子。也常自責自己脾氣不好,讓老伴生前常生氣,他這輩子欠老伴太多太多。兒女們看到老洪一個人,怕他寂寞,就勸他與他們一起住,老洪就是不願意,因為這房子裏有太多東西是老伴生前用過的,他對它們有特殊的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