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的石製品共發現有2000多件,以角頁岩為主要原料。多數石器用碰砧法打製,石片角偏大,也有用錘擊法打製的。石片石器三分之二以上為單麵加工,用交互加工約占四分之一。器形較大,主要類型有刮削器、砍砸器、單邊形器、多邊形器、尖狀器、厚尖狀器、石球等。其中以大三棱尖狀器最富特色。
類似丁村的石器文化分布較廣,如山西南部的曲沃裏村、侯馬南梁,山西中部的太原古交、交城範家莊,河南靈寶孟村,陝西藍田澇池河等地均有發現。丁村文化是華北地區舊石器文化兩傳統之一的“匼河-丁村係”的代表,與西侯度、藍田、匼河等文化有著密切的源流關係。
(5)其他人類化石
中國發現的早期智人化石,除上述的金牛山人、大荔人、許家窯人和丁村人外,著名的還有馬壩人、長陽人、巢縣人、許昌人等。
馬壩人化石1958年發現於廣東曲江馬壩獅子山的一個石灰岩洞中。僅有一殘頭骨,包括額骨、頂骨、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推測為一中年男性個體。額骨向後逐漸傾斜,眉脊粗壯而向前突出,眉脊後方的額骨部分明顯縮窄,骨壁較薄但仍比現代人為厚。其形態明顯地區別於直立人,應為早期智人。與馬壩人伴生的動物有大熊貓、鬣狗、東方劍齒象等。地質年代屬晚更新世。鈾係法測年數據為距今12萬至14萬年。
長陽人化石1956年發現於湖北長陽龍洞的角礫岩和深黃色沙質泥土中,僅存左上頜骨1塊(保留2枚牙齒)和另1枚牙齒。頜骨吻部並不明顯前突,表麵粗糙不平,牙齒冠麵有較多皺紋,犬齒隆突顯著,鼻腔底壁較平,梨狀孔下部稍寬,這些都是早期智人的特征。鈾係法測年數據為距今17萬至22萬年。
巢縣人化石發現於安徽巢縣銀山的溶洞堆積中,以枕骨和上頜骨為代表。枕骨化石發現於1982年,上頜骨化石於1983年發現。枕骨可能屬青年女性個體。
枕骨骨壁較薄,枕平麵與項平麵不呈角狀過渡,枕外圓枕不發育。上頜骨化石不完整,但帶有較粗壯的6枚牙齒。與人類化石同出的有中國鬣狗、腫骨鹿、劍齒象等化石。鈾係法的測年數據為距今16萬至20萬年。
2007年在河南許昌靈井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許昌人頭蓋骨化石。其眉脊較突、前額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較厚。據同層伴存的動物群性質和光釋光測年的初步實驗結果判斷,其年代為距今8萬至10萬年。
4.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舊石器時代距今約5萬至1.2萬年。這一時期以山頂洞人、柳江人為代表的人類,已基本完成了體質上的進化,達到了現代人的水平,屬於晚期智人(新人)階段的人類。晚期智人在石器製作方麵,除了沿用直接打擊法外,還發明了新的剝片與加工技術——間接打擊法,出現了主要用於裝備複合工具的細石器。在骨器和裝飾品製作方麵,開始使用刮、磨、鑽孔等新技術。采集和狩獵經濟發展到了高級階段,捕魚業可能已成為社會經濟的組成部分之一。
(1)峙峪文化
峙峪遺址1963年發現於山西朔縣西北峙峪村附近。該遺址位於桑幹河上遊黑駝山東麓的峙峪河第二階地上,遺址地層清楚,底部為二疊紀含煤地層,其上依次為晚更新世的沙礫層、文化層、白砂層及馬蘭黃土層。文化層中含有大量動物化石,其中有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斑鬣狗等絕種動物化石,和薩拉烏蘇動物群的性質相近,其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晚期。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為距今2.8萬年左右。
文化遺物有石器、骨器和裝飾品。石製品極為豐富,共發現2萬餘件。原料有脈石英、石英岩、矽質灰岩、燧石和火成岩等。石核常見有兩極石核和多麵石核;石片分一般錘擊石片、兩極石片和小長石葉。石器以小型為主,大型石器極少,砍砸器罕見。小型石器以尖狀器、雕刻器、刮削器數量為多。刮削器形製複雜,有圓頭、盤狀、雙邊刃和單邊刃等類型。還發現石鏃。在出土的文化遺物中有一麵穿孔的石墨裝飾品1件、骨製尖狀器1件。還出土了晚期智人枕骨化石1塊。
峙峪文化是華北舊石器時代兩大文化傳統之一的“周口店第1地點-峙峪係”
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一傳統的基本特征,是用不規則小石片製作多種類型的細小石器。它自舊石器時代早期開始,至舊石器時代晚期越來越發達,並成為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典型細石器工藝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