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川文化
下川遺址位於山西沁水下川鄉所在地的下川盆地,同類文化遺存見於山西東南中條山主峰曆山及附近的山嶽地帶。文化遺物分布在下川盆地周邊的第二階地地表,以及階地上層的晚更新世末期灰褐色亞黏土層中。20世紀70年代初發現並作過多次發掘。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距今2.4萬至1.6萬年。
石製品包括細小石器和粗大石器兩大類,大多是以燧石為原料、用間接打擊法和壓製法製作的細石核、細石葉及以此加工而成的工具。工具種類有刮削器、雕刻器、尖狀器、琢背小刀、石鏃、石鋸、石鑽等。石核式刮削器數量較多,多用厚石片製成。雕刻器有斜邊、屋脊形、鳥喙形等多種,其中斜邊雕刻器數量最多,器形固定。
尖狀器以三棱尖狀器和扁底三棱尖狀器製作最為精致。琢背小刀是下川文化的典型器,其加工方法是在石片一邊輕敲細琢,使其變鈍為厚,成為刀背,而另一邊保持石片固有的鋒利邊緣,作為刀刃。粗大石器比例較小,種類有尖狀器、刮削器、砍砸器、石錘、礪石、磨盤等。其中刮削器有锛刃狀、橢圓形、直刃等多種。磨盤為圓盤狀,器形與新石器時代磨製穀物的磨盤有明顯區別,但作用相類似。
錐狀石核、柱狀石核、楔狀石核、漏鬥狀石核及與之相應的細石葉、細石器,代表了下川文化的石器製作工藝,它上承峙峪文化和小南海文化,下開新石器時代早期高度發達的細石器工藝的先河,在華北地區細石器工藝傳統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
(3)山頂洞人及其文化
山頂洞人遺址位於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頂,緊靠周口店第1地點。1930年發現,1933、1934年進行發掘。遺址由四部分組成: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前三部分都發現有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下窨隻發現動物化石。據放射性碳素測定,其年代為距今1.8萬年左右。
山頂洞人化石包括相當完整的3個頭骨及頭骨殘片、下頜骨、牙齒、脊椎骨和肢骨等,至少代表8個個體。體質明顯進步,頭骨的最寬處在頂結節附近,牙齒較小,齒冠較高,下頜前內曲明顯,下頦突出,腦量已達1300~1500毫升。成年男性身高約為1.74米,成年女性約為1.59米。
石器數量很少,總共隻發現25件,且不典型。石器的主要原料為石英、砂岩和燧石,大多采自附近河灘。器形有砍砸器、刮削器和兩極石片。其中製作較精致的是凹刃刮削器和用礫石打製的砍砸器。兩極石片的製作沿用了北京直立人的製作方法。骨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枚骨針。這件標本保存尚好,針眼上緣殘缺,下緣至針尖保存完好,長82毫米,針身渾圓,針尖如芒,針眼從殘存部分看,是挖刮而成的。
裝飾品非常豐富,有穿孔的獸牙、海蚶殼、小石珠、小石墜、鯇魚眼上骨和刻溝的骨管等。穿孔獸牙最多,有125枚,均在牙根部位兩麵對挖成孔。其中5件出土時呈半圓形排列,似為成串的項飾。製作得最精巧的是7顆小石珠,原料為白色石灰岩,形狀不規則,但大小相近,孔眼由一麵鑽成,珠表麵被染成紅色。一些石墜係用天然的橢圓形黃綠色岩漿岩小礫製成,兩麵扁平,其中一麵經人工研磨,在中央對鑽成孔。鑽孔﹑磨製和染色技術,都是以前時期所沒有的。這些新技術的運用顯示出人類生產技能的提高,也為新石器時代石器加工技術奠定了基礎。
山頂洞人以漁獵和采集為生,在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野兔和數百個北京斑鹿個體的骨骼,這些動物應是他們狩獵的主要對象。在堆積中還發現鯇魚﹑鯉科的大胸椎和尾椎骨,說明山頂洞人已能捕撈水生動物,已把生產活動範圍擴大至水域。
下室似為山頂洞人的公共墓地,發現老年男性、中年女性和青年女性頭骨各1具,在老年頭骨的左側發現穿孔的介殼、穿孔的狐狸犬齒等,在骨盆和股骨周圍找到赤鐵礦粉和赤鐵礦石。這表明,山頂洞人已經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
(4)柳江人和資陽人
柳江人化石1958年發現於廣西柳江通天岩旁的一個洞穴中。化石材料包括頭骨、股骨、髖骨、椎骨、骶骨等。除股骨可能屬於女性外,其餘屬同一男性個體,年19齡約在40歲以上。柳江人基本具有現代人的特征,但還保留有若幹原始性。頭骨屬中頭型,前囟點的位置靠後,麵部短寬,眼眶低扁,鼻部寬闊,門齒為鏟形。據體骨和股骨知其身體比較矮小,與現代華南和東南亞人比較接近。鈾係法測年數據為距今6.7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