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人頭骨化石是1951年在四川資陽的黃鱔溪橋基旁發現的,是一位老年婦女的頭骨化石。頭骨顱頂保存完整,顱底大部缺失,另有硬齶1塊。頭骨的形態特征與現代人已基本相似,如頭骨高大,最寬處在頭兩側的上方,但又有一些原始性質,如眉脊顯著,前囟點的位置較現代人靠後,顳骨鱗部較低矮而平整,弧度較現代人稍小等。放射性碳素的測年數據為距今3.6萬至3.9萬年。
這一時期發現的智人化石除前舉的山頂洞人、柳江人和資陽人以外,還有內蒙古伊克昭盟烏審旗的河套人,吉林安圖明月鎮的安圖人,山東新泰烏珠台的新泰人,雲南麗江木家橋的麗江人,安徽泗洪的下草灣人,貴州普定的穿洞人,以及台灣台南左鎮菜寮溪發現的左鎮人等。
第三節 關於人類起源的探索
已發現的眾多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顯示,中國的遠古文化既有獨特性又有延續性。那麼,創造這一文化的古人類是否也是一脈相承的呢?對此,學術界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看法。這種不同的看法產生,既與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材料的積累相關聯,也同國際學術界有關人類起源探索的理論進展相聯係。
一、最早人科與人屬成員的探索
19世紀中葉,達爾文、赫胥黎等已經論證了人類起源於古猿。此後在亞、非、歐各洲發現的第三紀古猿類化石,為研究這一問題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與證據。這些古猿化石中哪種有可能是人類的直接祖先?20世紀80年代前,人類學家與考古學家較普遍地認為,在第三紀眾多的古猿類中,與人類較為接近的有兩種:一種是主要發現和分布於亞洲距今約1400萬至800萬年前的臘瑪古猿;另一種是主要發現和分布於非洲距今約500萬至14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
臘瑪古猿化石最早是在印巴交界的西沃裏克山區發現的。1932年,美國學者劉易斯在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早期的地層中找到了一塊殘破的古猿上頜骨化石。
他認為這個標本所表現出的吻部是短小的,是最像人類的一種古猿類,於是命名為“短吻臘瑪古猿”。類似的古猿化石以後在中國雲南、土耳其的昌迪爾和帕薩拉、希臘的比格洛斯、匈牙利的魯達班雅、肯尼亞的特南堡等地有所發現。其中,中國雲南的開遠、祿豐等地,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不斷有臘瑪古猿化石發現,尤其是頭骨化石的出土,為臘瑪古猿的形態與特征研究提供了難得的化石材料。
20世紀60年代,美國人類學家西蒙斯和匹爾比姆對世界各地發現的所有中新世古猿標本進行了係統的整理,注意到了臘瑪古猿比森林古猿有更多似人的特征,如門齒和犬齒較小,上頜牙齒排列緊密,齒弓呈拋物線形等,從而肯定了劉易斯的推測,將它們劃歸人科,並認為臘瑪古猿是人科的最早的代表。據此,他們提出人與猿的分化開始於中新世,大約在距今1400萬年前。此時,以某些森林古猿為代表的古猿向現代猿類方向發展,以臘瑪古猿為代表的早期人科成員則向現代人類進化。臘瑪古猿是人類的遠祖的這一看法,在人類學和考古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曾被世界各國學者廣泛接受。亞洲尤其是中國雲南地區作為人類可能的起源地,也受到科學界的格外關注。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分子生物學家也開始加入到人類起源問題的研究行列,他們對各種現生猿類和現代人類的蛋白質相似性進行了比較研究。一般說來,親緣關係較近的物種,具有較多相似的蛋白質,如果由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兩個生物種分歧的時間較短,則它們具有較多相似的蛋白質,而分歧時間較長的物種之間,相似的蛋白質較少。研究結果表明,在現生猿類中,黑猩猩和人類具有較多的相似的蛋白質,從而表明它們和人類分離的時間最短,估計隻有400萬至600萬年左右。這一研究結果,同西蒙斯等人所估計的人與猿分化時間在距今1400萬年前差距很大,臘瑪古猿在人類進化係統中位置開始受到衝擊。
也有學者認為,這些分子生物學的數據是從現代猿類和當代人類的比較中得出的,隻是一種間接證據,而且現生猿類和現代人類不是直係親屬關係,而是堂兄弟關係,因此所得出的結果本身並不可靠。
盡管如此,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大多接受了分子生物學所推論出的人與猿分異的年代,將臘瑪古猿排除出了人類祖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