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河姆渡遺址與中國史前農業(7)(2 / 3)

關於東南亞地區農業起源問題,近百年來雖然不斷有人研究,但目前還沒有發現像耶利哥、特瓦坎那樣時間較早而證據可靠的農業遺存。在泰國東北部屬於和平文化的仙人洞遺址(距今約1.1萬年)發掘中,曾發現有扁豆、葫蘆、黃瓜等植物種子,但是否栽培種尚不能肯定。又據調查,這一地區現代至少分布有8種薯類野生品種,故有的學者認為,芋、薯類等塊根、塊莖作物可能起源於東南亞地區。有人進一步推測,在這一地區,芋、薯、香蕉、甘蔗等無性繁殖的作物栽培可能早於穀類作物。此外這裏的石器、住居及采集的食物等均具有自身的特征,而不同於西亞和中美洲的文化。

說到東南亞,不妨提一下美國地理學者索爾在《農業的起源和擴散》一書中的有關農業起源地的推論。索爾認為最早發生馴化的區域和人群應滿足下列條件:植物馴化不可能發生在食物不足的地區,因為受饑餓威脅的居民,沒有閑暇去進行那種在遙遠將來才能收獲食物的試驗;馴化中心必然位於一個動、植物種類繁多的區域,因為那裏有大量的遺傳因子可供選擇和雜交,這意味著要有多樣化的地形和氣候;馴化不可能首先出現在大河的河穀內,因為那裏需要先進的治水工程;耕種不得不在林地中開始,因為原始的人類在那裏能夠容易地由於樹木枯死而取得用於栽培的空地,他們沒有能力去破碎草地的表層草土;最早的農民必須已經掌握使之傾向於耕種的技能,狩獵者不可能獲得這種技能,但“林居”的使用斧頭者應是馴化者的祖先;原始的馴化者應該是定居的,因為人的食物也是獸類喜歡吃的,如果人類不在那裏經常照管成長中的作物,就不會有什麼收獲。根據這些必要的條件,索爾推論植物馴化的最初中心應在東南亞。雖然這一推論並不一定準確,但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即便是現在看來仍有一定啟發意義。

綜上所述,農業的發生在距今1.2萬年前後。由於世界各地明顯存在著環境和文化傳統方麵的差異,文化的發展進程也極具不平衡性;又由於世界各地動植物資源所存在的差異,使得人們在各地選擇栽培植物和馴養動物的種類也各不相同,史前農業出現的時間也有早有晚。因此,在世界範圍內,農業的起源無疑應是多元的,至少存在著幾個相對獨立的發生、發展和演化中心。

三、中國史前農業在世界史前農業中的地位

中國在農業起源中的地位曆來受到廣泛關注,如德·康德爾、瓦維洛夫等學者在談及農業起源問題時,都把中國或東亞看做是世界重要的農業起源地之一。中國農學家丁穎從20世紀30年代起,多次提出稻作栽培起源於華南地區。1948年中國農學家周拾祿提出中國可能是水稻栽培起源的中心。1969年,美籍華裔學者何炳棣在專著《黃土與中國農業起源》中認為中國最古的農業是旱地陸種農業,中國農業起源於黃河流域黃土區域,主要農作物粟原生於華北地區,粟在華北被種植的時代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國又是水稻的原生地區之一,水稻應原生於江淮以南,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種稻的國家。

最近40年來中國史前農業考古的一係列發現與研究,使中國史前農業特點及其在世界史前農業中的地位等問題,變得更為明晰。當然也有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的探索。這些較明晰的和有待進一步探索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麵:

第一,中國以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為基礎,形成南部稻作、北部粟作的史前農業兩大係統,這在世界史前農業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而言,中國無疑是自成完整體係的農業起源重要中心之一,也是史前農業地理分布廣闊,並保持著持續性發展的一個國家。農作物中,如稻、粟(稷)、黍等糧食作物,油菜、小白菜、小葫蘆、菜豆、紫蘇等蔬菜類作物,以及油料兼衣著原料的大麻,都是中國本土原生植物。豬、狗、牛(黃牛、水牛)、羊(山羊、綿羊)、雞、家蠶等家養畜禽、昆蟲中,也有不少品種屬於中國首先起源或原產的。

第二,中國新石器時代有發達的農耕文化,目前發現農作物遺存的地點之多,數量之豐富,在世界上是罕見的。譬如,據20世紀90年代末對出土水稻遺存(遺存形態包括炭化稻穀和米、印痕、稻植矽石等)的不完全統計,共有遺址137處,其中長江下遊44處占32.1%,長江中遊57處占41.6%,淮河流域、黃河流域、西南地區、東南沿海等合計36處占26.3%。近年來發現水稻遺存的地點又有較多增加,特別是因采用植物矽酸體分析結果發現了一批出土水稻遺存的新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