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良渚古玉與中國古代玉器(3)(1 / 3)

三叉形器:因器物上端有並列三叉的造型而得名。下部半圓,上部伸出三叉,有的兩邊刻有鳥紋,中下部則刻蹲踞狀獸麵紋。墜多橢圓形,柄端有孔。目前隻出土於浙北,尤其集中於良渚遺址群。三叉形器出土時,一般都有玉管與之配伍,玉管大多較長。有時又與玉梳背緊鄰出土,如普安橋11號墓。推測其作獨立性法器的可能性不大,應是與頭飾有關的物件。

錐形器:是良渚文化中最常見而又富特征的玉器,往往一墓多器,在一些小墓中亦有發現。形體多為圓柱形和方柱形,部分器麵如琮,器表經高度拋光,明亮鑒人。出土時多位於墓主人周圍。其起源可能與箭頭有關。少量的“條形器”、“柄形器”之類玉器,出土位置往往在左右上肢部位,或單獨或與錐形器一起,這些玉器的功能可能與錐形器類似或有關。

端飾:良渚文化玉器中用於組裝的玉飾。大致可分為:卯孔端飾、榫頭端飾、貫孔端飾和鑲插端飾。大的端飾端部直徑2厘米以上,而最小的僅0.5厘米左右。

組佩件

組佩件玉器的基本造型特征是有可供穿係連綴的鑽孔,主要類型有璜、管、珠、墜、帶鉤、圓牌等。

玉璜: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最富特征的組佩件玉器,從馬家浜文化經崧澤文化到良渚文化,其器形經曆了條形璜——橋形璜——半璧形璜的演變過程。在馬家浜和崧澤文化時期,璜大多單獨穿繩引線勒係於頸部作為佩飾。良渚時期,考古跡象顯示璜的組佩方式和佩掛形式都較以往有了明顯的改變,跟管、珠等組佩件玉器共同穿係連綴成組玉佩的現象已相當普遍,而一座墓葬中多璜共出的現象與後世多璜組玉佩間的關係也值得思量。反山16號墓透雕玉璜與瑤山11號墓龍首紋玉璜都是璜中罕見的精品。瑤山的玉璜均出於北列墓葬,這可能與墓主人的性別有關。

管珠:為玉管和玉珠的統稱,是良渚文化玉器中出土數量最多、形態最複雜的玉器。通常把器物中心貫通鑽孔、橫截麵呈近圓形、豎剖麵呈近方形的稱為玉管,豎剖麵的兩側呈弧凸狀的稱為玉珠。玉管分為長玉管和短玉管兩類,玉珠較複雜,有球形珠、鼓形珠、束腰形珠、竹節形珠等不同形式。它們大多屬於縫綴件或吊掛件。

帶鉤: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玉帶鉤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帶鉤。短長方形,一端有孔可穿繩,一端有扁鉤。出土於腰部附近,但也離開腰部位甚遠的,推測後者可能是墓主被覆蓋織物後,再行捆紮時的鉤扣。帶鉤的出土也與墓葬級別有關。反山14號墓出土帶鉤正麵雕琢有神人獸麵紋。

圓牌:是組佩件玉器中較特殊的一類,器形常呈環或玦狀。單件出土的圓牌往往沒有係孔,出土位置有上身部位、頭端部位等。其他的圓牌多與玉管、玉璜共同組成串飾,這類圓牌常有係孔。

穿綴件

穿綴件專指以穿繩引線縫紉、連綴為主要方法與其他器件複合成器的玉器,最基本的形體特征是平直或凹弧的粗糙底麵上有牛鼻形隧孔。半圓形器、月牙形飾、半瓣形飾、半球形或球形珠、牌飾、鳥、龜、蟬等大多屬於此類。

半圓形飾:一種隻出於等級很高墓葬中的穿綴件玉器,形體有大小之別,外形與半璧璜相似,有的還雕飾有神人獸麵圖像,大多有係孔,當為係綴之用。大者多出於頭前,反山4座墓葬各出1套,每套4件質料與形製大小相同,以大致相等的間距圍成一圈。小的半圓形器都成組出在腹部下方,數目也不拘於4件,從出土狀況分析應是一種有機質立體對象側麵的縫綴件。

鑲嵌件

鑲嵌件專指那些與其他對象在平麵上采用鑲嵌形式完成複合的、以粒狀和片狀為形體特征的玉飾件。與穿綴件玉器複合的對象主要是皮革帛繒類的軟性有機質物件不同,鑲嵌件玉器複合的對象主要是木、骨、牙等硬性有機質物件。良渚時期,後代玉器鑲嵌工藝中流行的玉漆鑲嵌、玉與象牙或骨器的鑲嵌、玉石互嵌等技術都已出現。鑲嵌技法主要有平麵粘貼和凹窩粘嵌兩種。在瑤山9號墓發現一件朱漆嵌玉高柄杯,在杯身和圈足的結合處以及圈足的近底處有鑲嵌的玉粒。這是中國迄今已知最早的嵌玉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