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此時銘文內容都很簡單,除了常見的秦始皇和秦二世的詔書以外,絕大多數是“物勒工名”式的或標明器物主人的銘文。另外在銅鏡、銅洗上還有一些吉語。六朝以後,就不再成為普遍流行的風氣了。
(2)主要內容
青銅器銘文涉及商周社會許多方麵,歸納起來,大致有分封、記功、戰爭、祭祀、冊命、約劑、律令、媵詞等。
分封:商代已有關於封侯的記載,到西周時更發達和完整。由銘文內容可知,西周分封或改封諸侯必有鬯瓚、弓矢、土地和百姓四項賞賜,而諸侯之世襲又須另行錫命之禮,賞賜的物品更多。土地的分配,西周時期實行諸侯分封和貴族賜土的製度,對親信或有功的貴族可以額外分賜采邑。如西周前期宜侯簋,詳記周王賜予宜侯的物品及授土和授民的情況,對了解當時的“封建”製度極有幫助。
記功:稱頌祖先的功德業績和慶賞、聲名,以此來行孝道;或者誇耀宣揚器主自身的功績。其目的都是為了要保持家族的尊榮地位。這一類內容文辭大多繁縟而多溢美之詞。
戰爭:因為有關版圖的擴張和財富的聚斂,所以征伐也是國家的大事。商器銘文簡略,反映的資料不多,在西周金文中卻是大量存在。關於戰爭的內容涉及伐商、征服淮夷、對狁的抗禦等方麵,另外,銘文中還有關於西周時期王室的軍隊編製和軍事製度方麵的內容。因此,西周金文中的戎事史料,對於西周戰爭史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價值。
祭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類內容是商和西周銘文的最大宗,數量很多。宗法製度有嚴格的世係承襲關係,宗主們為了維護自己在宗族體係中的特權地位,就必須祈求上帝的福佑,托庇於祖先的餘蔭,因而祭祀神靈祖先就成為銘文中最常見的內容。
冊命:周王或諸侯任命臣下,或贈與官爵,都要舉行冊命。所謂冊命,即對臣下職位的任命。冊命製度創立於西周初期,穆王以後更為習見,逐漸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典禮儀式。其內容大體是周王命令某一貴族承襲已故的祖、父的官職,並賜予其所任官職相應的物品。受命的人每每鑄造青銅器詳載冊命經過,以外紀念,以示榮耀,以作憑證。傳世和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中冊命格式者有70多例,從這些銘文可看出當時有一整套嚴格的禮儀形式。冊命性質的金文在西周中期以後較多出現,並且形成固定格式,文字也較規整。
約劑:《周禮》有“治民之約”和“治地之約”。前者是有關稅收、買賣、訟事等,後者是有關土地的使用、分配、轉移等。古時田地授自國家,非私人所有,受田者必須付稅,故所授的田由於特殊原因而需變動時,必須得到政府的許可,並在官員的監督下劃定變動的版圖和改變稅收。1975年陝西岐山董家村發現衛盉和兩件衛鼎,分別敘述裘衛與矩伯的三次交易,有土地與土地交換,有以土地或土地上的產品與裘衛的毛裘皮革交換。這說明土地在當時已可轉讓,而且有了以貨幣計算的價格。
律令:是政府的法律條令。如兮甲盤銘記關市之征,對南淮夷和諸侯百姓都有相應的規定。而子禾子釜和陳純釜等則是有關量值的法令。
媵詞:專為嫁女而作的青銅器稱為媵器,其上的詞有專門的格式,稱媵詞。媵器以洗沐用的盤、匜為常見。時代以春秋時期為多。當時諸侯們和大夫們為了維護彼此的政治地位和利益,或者小國求助於大國的保護,往往通過聯姻來加強他們之間的關係,組成一定的政治集團,故媵器大量出現。媵詞格式簡單,一般有時間、某人為某人作媵器及祝願詞三部分。如蔡侯中盤,蔡昭侯元年為大孟姬嫁予吳王所作,銘文盛讚女兒賢淑端莊,明悟堅貞,並祝女兒敬侍夫君,長享考壽,子孫藩昌。
從銘文可以看到當時蔡、吳兩國的密切關係。
三、青銅冶鑄技術
根據青銅器鑄造所必備的條件與程序,商周青銅器的冶鑄技術大致可從采礦、冶煉、鑄造等幾個方麵進行考察。
1.采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