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長期製造石器的過程中,多次接觸到自然界存在的銅塊,並開始使用它。在實踐中發現自然銅有一種石頭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不像石頭那樣容易碎裂、剝落,而且還能發出悅目的金屬光澤,可以製成裝飾品用以美化自己的生活,於是開始用自然銅來打製各種器物。自然銅的存在畢竟很少,多數的銅要由冶煉銅礦石而取得。古人在長時期的實踐過程中,逐步摸索到從銅礦中提煉純銅方法。
最初是采掘地麵暴露出來的礦石,後為了更多地獲得這種金屬,就沿著礦脈深入到地下去開采礦石。到商周時期,采礦技術已達到了相當發達的程度。
各地發現並作過發掘的古銅礦遺址有江西瑞昌銅嶺、湖北大冶銅綠山、湖北陽新港下、湖南麻陽九曲灣、內蒙古林西大井及安徽南部的銅陵、南陵等縣市的若幹地點。它們的年代,大多屬於西周至春秋時期,有的可早至商代。這幾個地點大都發現了古人采掘時開拓的豎井、平巷、采礦工具、提升與排水用具及銅礦石等。
銅嶺銅礦遺址已清理發掘麵積1800平方米,清理出礦井103口,巷道19條,露采坑3處,探礦槽坑2處,工棚5處,選礦場1處,以及大量竹、木、石、銅質的工具和用具。遺址至遲始於商代中期(約公元前14世紀),延續到戰國早期(約公元前5世紀),為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采銅冶銅遺址。年代如此之早,又具有相當規模且保存完好,為世所罕見,引起學者們的高度重視。
著名的銅綠山古礦冶遺址位於湖北大冶礦區,麵積約1平方公裏,已發掘采區7處,井巷500餘條,出土大量采礦工具、井巷支護構件、煉爐、銅錠等遺物。遺存可分前後兩期,前期屬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後期屬戰國至漢代。古代工匠為掘取銅礦石,開鑿豎井、平巷與盲井等,並用木質框架支護,采用了提升、通風、排水等技術。經清理的春秋時期冶銅爐,由爐基、爐缸、爐身三個部分組成。爐基下有風溝,冶煉時可確保爐缸的溫度。爐缸設有放銅、排渣的金門,爐身有鼓風口。古爐渣總量超過40萬噸。經化驗,爐渣的酸度適宜,含銅量僅0.7%,說明東周時期的冶銅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與大冶接壤的湖北陽新港下古礦井遺址包含有三處礦床,其開采時間為春秋戰國時期。已發掘古采區兩處,發現豎井、平巷、銅與木工具、水槽等遺存。
麻陽九曲灣遺址位於湘西沅麻盆地的丘陵帶,南依沅水支流辰水,已發現古采區14處,斜巷長400米,距地表深80多米。有大量煉渣堆積。出土鐵、木工具和陶器等,開采年代為戰國時期。
大井遺址位於內蒙林西縣境。古礦區麵積達2.5平方公裏,露天采礦槽遺址47條,開采長度累積達1570米,最大開采深度約20米,最大開采寬度25米左右,足見開采規模之宏大。該遺址早自西周時期已被開拓,伴出有選礦石質工具約1500件,還發現了12座煉爐遺跡。
皖南古礦冶遺址規模宏大,在已知60餘處礦點中,屬於先秦時期的約20處,分布於安徽境內長江南岸的貴池、青陽、銅陵、南陵、繁昌、涇縣和宣城這7個縣、市,以及長江北岸的樅陽。煉渣堆積量達百萬噸以上。有的村莊即建在渣堆之上,村民以渣塊堆砌屋基、圍籬,蔚為奇觀。至遲從西周前期已被開采,有的遺址有可能早到商代晚期。
以上銅綠山、港下、銅嶺三處遺址均位於長江中遊,屬古荊州地區,從實地考察可知,從湖北鄂州南部至大冶全境,連接陽新北南縱軸,再到江西瑞昌縣境,與得天獨厚的銅礦成礦帶相應,先秦采銅冶銅遺址密集。其中,銅嶺遺址距港下的直線距離不足16公裏,實際上是連成一片,成為商周時期一處巨大的銅采冶基地。皖南古礦冶遺址位於長江下遊,屬古揚州地區。其中,尤以地處南陵、銅陵交會地帶的大工山、鳳凰山、銅官山等處為最集中和重要,從而形成另一處巨大的銅采冶基地。
所以說,長江中、下遊地區是商周時期最重要的銅礦開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