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模:想做什麼器物,首先要用泥土做一個實心模具。模子的外形與所要鑄造的器物一樣,稱為泥模,也叫初胎。製模的原料可以選用陶土或木、竹、骨、石等各種質料,已鑄好的青銅器也可以用作模型。形體厚重高大的青銅容器,多選用陶土做模。製造泥模的土都是經仔細選擇過的潔淨細勻的黏土,由於土坯不牢固,經高溫後容易開裂,故在土坯中摻入顆粒很細的沙子,使之有較低的收縮率和適宜的透氣性,以增加其承熱性能和機械強度。由於泥模在幹燥並經焙烤後,體積會收縮,所以在塑造時一定要比所需的尺寸略大些。
塑出花紋圖案:泥模在塑成後,應使它在半幹的室溫中逐漸幹燥,紋飾要在其幹成適當硬度時雕刻。花紋凹入的部分用刀雕刻出,凸起部分用泥琢好後再加貼上去,再在其上雕刻花紋。除了用泥製作全模外,還有利用器物的對稱性,將其分成幾等分,取其中一部分製成泥模,這叫做分模。分模重複使用,就可以代替全模。
翻製泥範:將經過細篩不含任何雜質的泥土調和均勻,拍打成平片按貼在泥模外部,用力壓緊,使泥模上的紋飾反印在泥片上。製範要選用和製備適當的泥料,特別是其製備必須經過晾曬、破碎、分篩和混勻,然後加入適當的水分,糅合成軟硬適度的泥土,再經過反複摔打、揉搓,並經過較長時間的浸潤,使之定型。拍在泥模上的泥片半幹後,按照要鑄造的器物特點,將其劃成若幹塊。劃下來的每一塊泥片經過陰幹或用微火烘幹,修整剔補範內麵的花紋,再合成一個外腔,這就是外範,又稱鑄型。
刮製泥芯:將翻外範用過的泥模趁濕刮去一層,剩下的就是內範。合範後內外範之間有一層空隙,就是刮去的外層的厚度,也就是所鑄銅器的厚度。
範、芯自然幹燥和高溫焙燒及修整:泥範製成後,經過適當的修整,刷上塗料,即可陰幹。內外範都要陰幹,使範料逐漸收縮,並排除水分。待範完全幹燥後就放在爐中焙烤,排除殘餘水分,這樣泥範就成了陶範,提高了範的機械強度,使之不再變形。
範、芯組裝和糊泥:將內範倒置於範底座上,再將外範塊置於內範周圍,合攏起來成為器物的外腔,即合範。為使器壁厚薄均勻,常在內外範之間的墊上預先準備好的銅質墊片,墊片的多少和分布排列形狀視所鑄器物的形製而不同,但要避開花紋和銘文部位,一般位於器物的底部或下腹部。外範上要留有澆口和排氣孔,以備澆注銅液、排出空氣。澆口一般不止一個,這樣澆注的時候可以幾個孔同時澆灌銅液,以防止銅液出現冷隔現象。
澆注銅液:內外範在澆注前要進行預熱,以保證澆注時銅液易於流動,迅速流到待澆的每一處空隙而不至於形成不均勻的凝固和冷隔。
出範、芯,並作必要清理:澆注完畢,待青銅溶液冷卻後,打碎外範,掏出內範,即可得到銅器。一般器物腹內範易取出,而耳、足、鋬、柱等處的內範則不易取出,往往殘存在器物裏麵。
打磨修整:器物取出後,表麵往往很粗糙,有殘存在器表的範土,也有澆注時銅液流得不.而形成的高低不平,或銅液含有雜質而殘存於器表,有的部位花紋不夠清晰。於是用礪石修平磨光,有的甚至用木炭之類進行打磨拋光,使外觀金光耀目。
上述把器身範與各種附件範(如底範、澆口範等)組合在一起,一次澆注即成完整器形的鑄造方法,在鑄造工藝中稱為渾鑄。商周時代的多數器物是以渾鑄法一次成型的。器物表麵所遺留的範線條是連續的,即每一條範線皆可互相連接,這是渾鑄的範線特點。
關於範塊的多少視器物造型特點而定,如工具和武器的範可用兩片範合成,像複雜的鼎、鬲、爵、角、觶、觚等則需用更多的陶範。如鑄造一件銅鬲,需用4塊外範和1塊範芯,一件銅爵則需16塊陶範。曾侯乙墓鍾架中層的一件甬鍾,鑄造時共用了136塊陶範。
鑄造工藝在很大程度受鑄件的幾何形狀及紋飾要求的製約。比較複雜的器形則先鑄附件、後鑄器身,或先鑄器身,然後將附件鑄接上去,稱為分鑄法。青銅器上一些大件器或複雜的部位,如附加的裝飾,能活動而不能取下的提梁,把蓋子連在器上的鏈子等需采用分鑄法。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由8塊外範構成鼎身,用4塊外範拚成鼎底,每足又由3塊外範組成。鼎耳分鑄,鑄好後再與器身澆鑄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