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安陽殷墟與中國古代青銅器(8)(2 / 3)

分鑄的各部分相互間連接為一器的具體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為鑄合法,即將一部分鑄件先鑄好後嵌入待鑄的鑄件範中,當向這後鑄的鑄件範中澆注銅液時,預先鑄成之鑄件即與後鑄的逐漸因先設置好的結構設計而實現機械的鎖合,從而相互結為一體。另一為焊接法,它是先將同器物的諸部件分別鑄好,然後用熔化的金屬(焊料)將各鑄件連接在一起。熔點較低的、質軟的焊料稱為軟焊料;熔點較高而質硬的焊料稱硬焊料。焊接法在商和西周時期尚未發現,大約在春秋中期以後得到較普遍的應用。河南淅川下寺楚墓所出55號銅鼎的鼎足和曾侯乙墓冰鑒的龍頭等部位用有金屬錫焊接的。

分鑄法的運用,不僅使鑄銅工藝得到改進,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更便於製造形製複雜的藝術性作品,也適宜鑄造大件的器物。但陶範法鑄造的器物往往存在器壁厚薄不均,有鑄痕,花紋部位有錯位等不足。所以一些造型複雜或紋飾精細的器物,須采取失蠟法鑄造工藝。失蠟法也稱熔模法。用蠟製作所要鑄成器物的模子(可能再加以鬆香,以增加蠟質的硬度,然後用油脂調製),然後在蠟模的內外壁上塗上經過適當配製的泥漿,這就是泥模。泥模幹燥後加以焙烤,裏麵的蠟經焙烤後熔化流失。從澆注口中灌入銅液,冷卻後撤出陶模即成為所留的鑄件。失蠟法鑄造的青銅器既無範痕,也無墊片的痕跡,同時耳、足、鋬處亦無範土,尤其在鑄造鏤空的器物時效果更佳。失蠟法大約春秋時期已出現,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銅禁和鼎表麵的獸頭及足、耳等附件,曾侯乙墓所出的尊盤等都是用失蠟法鑄成的。不過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意見,認為中國青銅時代並沒有出現失蠟法鑄造工藝。

春秋戰國時期還出現疊鑄技術。臨淄發現的鑄造“齊法化”的長方形銅質模具便是翻製泥範用的。將若幹烘烤過的陶範疊裝起來,澆注時銅液通過中間的直澆道,流向每一層半月形的內澆道而到達齊刀的範腔之中,一次可澆鑄10餘個或更多的鑄件。

四、青銅器裝飾工藝

與青銅冶鑄技術一樣,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表麵裝飾手法多樣,技藝精湛。無論是鑲嵌、包貼,還是鎏金、髹漆,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尤其是春秋戰國至秦漢的青銅器,往往把鑲嵌玉石、嵌紅銅、錯金銀、鎏金等多種技術用於同一件器物上。不同色彩互相對比,使青銅器的裝飾效果更加突出。

1.鑲嵌

青銅器的鑲嵌工藝有著悠久的傳統,早在二裏頭文化時期,就曾發現過嵌有綠鬆石的青銅器。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器的出現,使得在青銅器上刻畫精細的花紋成為可能。匠師們常以在青銅器上嵌入紅銅、金、銀等金屬,再磨光錯平的技法來製作紋飾圖案,並由此發展出技藝高超的金銀錯工藝。

綠鬆石鑲嵌:綠鬆石是一種較常見的鑲嵌物。鑲嵌綠鬆石的時候,應先在器物上鑄出陰文的紋飾,然後按紋飾的規格製作不同形狀的綠鬆石片或塊,用樹膠做黏著劑將之粘貼到紋飾中。由於樹膠為有機物,埋在地下天長日久會因腐蝕而失去黏著作用,所以發掘出土的鑲嵌綠鬆石的器物,紋飾中綠鬆石常有脫落現象。在出土的青銅器中,作為裝飾鑲嵌物的非金屬物質中,除了綠鬆石外,還有玉、瑪瑙、孔雀石和琉璃等。

紅銅鑲嵌:紅銅是另一種常見的鑲嵌物。目前所見的鑲嵌紅銅的青銅器多屬於春秋中期以後的。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在鑄造銅器時預先鑄好紋飾溝槽,將紅銅錘打成薄片或長條形,壓入溝槽中,錘打磨錯後即成。預鑄的溝槽需表麵窄、底麵寬,使嵌入的紅銅較為牢固。

錯金銀:金、銀有絢麗的光澤,並有良好的延展性,又是十分貴重的金屬,所以在先秦時期即被貴族用作鑲嵌於青銅器的裝飾物——金銀錯。它的工藝程序是:

先在青銅器表麵預鑄淺凹的紋飾或字形,底麵製成凹凸不平狀,然後在淺槽內嵌入細薄的金、銀片或金、銀絲,用厝石或其他材料磨錯,使嵌入的金、銀片與銅器表麵相平,最後用木炭在器表進一步打磨,使器表光滑發亮。錯金銀的工藝約始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戰國中晚期至西漢時,早期的時候主要用於銘文中,戰國以後就較廣泛地運用到紋飾上,而且往往與綠鬆石同時施用,所鑲嵌之紋飾和文字也日益細致繁麗。西漢時這種工藝仍盛行不衰,並在紋飾的主題與表現手法上有所創新。河北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墓出土的錯金博山爐、錯金銀鳥篆文壺、錯金銀蟠龍紋壺,都是這時金屬細工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