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安陽殷墟與中國古代青銅器(8)(3 / 3)

2.線刻

線刻古代金屬細工裝飾技法之一。約起始於春秋晚期,盛行於戰國早中期。

其方法是用一種極銳利的鋒刃,在鑄好的銅器上刻畫,線條細如發絲,運線流暢。

這種線刻紋樣,主要裝飾於青銅器的盤、鑒、匜、奩和杯等器物上。紋飾內容主要描寫當時的征戰、宴樂和狩獵等。上海博物館藏的戰國“燕射畫象杯”、河南輝縣趙固出土的戰國“宴樂射獵紋鑒”、輝縣琉璃閣出土的戰國“樂舞狩獵紋奩”等,都是線刻紋樣的傑作。江蘇六合程橋春秋2號墓出土的5件銅器線刻殘片,比以上戰國器時期早,但刻畫不勻,形成虛線,表明是線刻工藝的早期作品。

3.包貼

包貼是指在青銅器表麵包金銀和貼金工藝。包金銀即在青銅鑄件表麵包裹一層極薄的金銀箔。這種工藝從商代開始就已被采用,到春秋戰國時期仍被沿用著。

一般都被用來施加於小件的青銅器上作為裝飾,不施用黏著物,而直接用外力輕輕地錘壓到器物上,以牢固地貼附於器表。銅器本體厚重而刻鏤著精致的紋飾,包金銀薄而勻,因此能使器物上的花紋細線畢露。貼金即用黏著物將極薄的金箔貼在器物上,先秦時期所用的黏著物可能是漆或桐油一類的塗料。戰國中期以後,貼金工藝就較少被應用了,因為更進步的鎏金工藝出現了。

4.鎏金

鎏金亦稱金塗、黃塗、火鍍金或汞鍍金,這種工藝至遲在戰國中期已出現。其工藝工程是先將黃金鍛打成金箔,剪成碎片,和汞混合加溫熔融,使金完全溶解在汞中,然後進行冷卻,呈銀白色泥膏狀金汞合劑。接著將此種金汞混合劑中摻入適量的鹽和礬,塗抹到銅器表麵。整器抹遍後以適當溫度的炭火烘烤器物,使汞蒸發,隻剩黃金層留在器表,顏色也由銀白色轉為金黃色。如要求鍍層較厚,可將上述過程反複多次。最後用毛刷沾上酸梅水進行刷洗,並用瑪瑙或玉石製成的“壓子”沿著器物表麵進行磨壓,使鍍金層致密、牢固。鎏金工藝不僅適用於青銅器,還可用在紅銅器和銀器上。另外,在古銅器裝飾中還有鎏銀,工藝方法與鎏金相近,但現存的鎏銀器極少。鎏金工藝發展到漢代達到高峰,漢代的鎏金技術不僅施於小件器物,還用於大件的銅器上,並往往與鎏銀、鑲嵌等工藝相結合,集多種裝飾工藝於一體。

除了鎏金以外,外鍍金屬還有用錫和鉻。錫呈銀白色,鍍錫後使器物更加光亮可鑒,並可以較持久地保持其光澤,而且錫的化學性質較穩定,在常溫下不易發生變化,所以鍍錫之後還可以防止銅器的生鏽。鉻也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金屬性也不活潑,在常溫下也比較穩定,故可用於鍍在銅器表麵,形成光亮美觀的抗腐蝕層。

5.髹漆

在青銅器表麵髹漆與外鍍金屬的用意相近,即一方麵是為了使器表更加美觀,另一方麵也為防止金屬鏽蝕。這種工藝在商代就已被使用,戰國時期得到較大的發展。當時髹漆往往和磨錯工藝相結合,在鏨槽內不嵌金銀而填以漆,或者既嵌金銀又填漆,然後磨錯光亮以增加紋飾的色調。有的銅器上髹漆甚至不限於填錯紋飾,而是直接髹於素麵器物的表麵進行著色。西漢時,銅器上已有用漆彩繪花紋或圖像的工藝,內容極為豐富生動。

附:建議閱讀論著目錄

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銅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2.蘇榮譽、華覺明、李克敏、盧本珊:《中國上古金屬技術》,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版。

3.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三聯書店1999年版。

4.李濟:《安陽》,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馬承源:《中國青銅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夏鼐、殷瑋璋:《湖北銅綠山古銅礦》,《考古學報》198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