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先秦鑄幣與中國古代貨幣(1)(1 / 3)

中國古代貨幣,源遠流長,三四千年的發展過程連綿不斷,在世界古代貨幣史上獨樹一幟。雖然中國獨特的錢幣形態和貨幣製度成熟於秦漢以後,但先秦時期的各式金屬鑄幣及“裏布”、“皮幣”等,不僅是豐富多彩的中國貨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具有東方色彩的中國貨幣體係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我們對中國貨幣文化的介紹,首先從先秦時期金屬錢幣開始。

第一節 先秦時期錢幣

貨幣是在商品交換發展過程中分離出來的特殊商品。原始形態的貨幣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物品的豐富和交換的頻繁而逐漸產生的。至少在商代,貝在作為裝飾品的同時,已呈現出貨幣的職能。春秋戰國時期,農業、手工業的進步,牛耕、冶鐵、煮鹽等先進技術的出現,促使商品生產迅速發展。隨著商業規模的擴大,原來以貝幣為主的貨幣流通體製已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而逐漸解體,銅貝和不定型銅塊、銅餅在流通中的作用也逐漸縮小,代之而起的是新型的早期銅鑄幣。

這種新型貨幣,經曆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一直延續到秦始皇統一全國幣製時止,在世上流通至少有五六百年。

一、關於貨幣起源的探索

在石器時代,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們成年累月地辛勤勞作,所獲得的物品也隻能勉強維持生計,所以當時沒有商品交換,也不存在貨幣。到了金石並用時代,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大的發展,人們在維持自身生活需要之外,有了剩餘產品,於是產生了交換的需要。在頻繁的交換過程中,人們發現一次性交換常常交換不到自己所需的物品,為了交換的便利,於是人們往往先把手中的商品換來一些易於為別人接受的或需要的商品,然後再用這種商品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這樣,在眾多的商品中就逐漸分離出一種或幾種可以同其他一切商品都能交換的商品。這些特殊的商品類似於政治經濟學上所說的“一般等價物”,成為最早的貨幣雛形。在中國古代,曾經充當過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多種多樣,如牛、馬、刀、鏟、箭、皮、布、帛、貝、玉等。由於它們的媒介作用,促進了商品交換的發展。經過長時期的演變,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種類不斷減少,逐漸集中並固定在少數的經常為大家所公認的商品上,這些商品即成為原始形態的貨幣。關於中國古代的原始貨幣,在古籍中有不少記載,比較重要而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幾則:

《管子·國蓄》:“先王……以珠玉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

《史記·平準書》:“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所從來久遠。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記雲。……虞夏之幣,金為三品,或黃(金),或白(銀),或赤(銅);或錢,或布,或刀,或龜、貝。”

《鹽鐵論·錯幣》:“弊(幣)與世易,夏後以玄貝,周人以紫石,後世或金錢刀布。”

從這些記載可知,中國的原始貨幣有金、銀、銅、貝、玉、珠、龜甲等質地,其中金屬貨幣包括了日常用具或它們的模仿品,如錢、布(鎛)、刀等。這些文獻把原始貨幣產生的年代定在“虞夏”或“夏後”時代,即貨幣起源於夏代。也就是說,在古人看來,夏、商、周時期已經有了金、銀、銅、貝、玉、珠、龜甲以及錢、布(鎛)、刀等原始貨幣形態。但是,這些古籍的記述過於簡略,而且都是後人追述的,帶有明顯的傳說性質,因此,原始貨幣的出現時間以及類別還需結合考古發掘的出土實物加以研究。

當人們通過文獻並結合考古出土實物來探究中國貨幣的起源時,上引桓寬在《鹽鐵論》中有關“夏後以玄貝”的記述受到格外的關注。因為海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中,已屢有發現。在夏代紀年範圍內的河南偃師二裏頭文化遺址的發掘中,不僅出土了天然貝,還發現了人工製作的骨貝和石貝。進入商代,貝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已占重要地位。考古發現表明,商代早期的墓葬中已有用貝隨葬的現象。這種用貝隨葬現象到商代中晚期更加普遍,在大、中、小型墓葬中均有發現。中、小型墓葬隨葬貝的數量幾枚至數十枚不等,大型墓葬往往有數百枚,甚至可達數千枚之多。如山東益都蘇埠屯1號大墓出土海貝3700多枚,河南安陽殷墟5號墓(即“婦好”墓)出土海貝近7000枚。在商代甲骨卜辭和金文中也有不少“賜貝”之語句,所記用貝的數量從“二貝”、“五貝”到幾朋、幾十朋不等。《尚書·盤庚篇》記述了盤庚斥責他的臣僚們貪求貝玉的行為,告誡他們要“無總於貨寶”。所以說,至少在商代,貝在作為裝飾品的同時,已呈現出貨幣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