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之所以能夠成為古代最早的貨幣,是與貝的特性分不開的。一是由於它具有美麗的自然形態和斑斕的花紋光澤,很早就被古代先民看做是象征美好和吉利的護符物,所以人們都樂於互相贈予或珍藏。二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它具有很多作為媒介物的優點,比如它能以枚為單位,便於計數;堅固耐磨,輕巧靈便,便於攜帶和授受;它的產量不多,得來不易,不致流通過濫。正是因為貝已起到貨幣作用,所以當先民們造字時,凡是同貨幣、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如:貨、貢、賞、賜、貿、賈、賄、財、貪、貧、賤、費、賠、贖等。
天然海貝的品種也很多,被用作貨幣最普遍的是“貨貝”。貨貝麵上有一條長長的齒槽,故又名齒貝。其正麵較為平整,側麵稍微鼓突,長短大小在1寸左右。
此外還有紫貝、玄貝、大貝等。被當作貨幣的貝,可能還有類似河蚌的雙殼貝。貝幣發展到鼎盛時期,真貝的數量不足,仿製貝日漸增多。現在已知的仿製貝種類有:珧貝、石貝、骨貝、角貝、陶貝以及各種金屬貝,如銅貝、金貝、包金貝等。貝幣在流通中,最初以枚或個為單位。商末周初,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貨幣的作用和流通範圍擴大了,貝幣的計算單位就逐漸改為“朋”。1朋的數量大約是10個或20個貝幣。朋以串計,現在出土的貝幣,有不少是有穿孔的,一孔的、二孔的、三孔的都有,這是繩穿的遺跡。在商代以朋計數的尚少,進入西周後,各種文字中記載貝幣數量時,以朋為單位就多起來了。如西周青銅器中有“易貝十朋”、“易貝五十朋”等銘文,所記數額都在10朋以上。《詩經》有“既見君子,錫我百朋”的句子,所記數量更是達到了百朋。以朋計數的貝幣的購買力有多大,現在已知的材料很少。西周中期以後,由於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金屬貝幣開始流行。從發掘出土的實物看,銅鑄貝幣早在殷商時代就已出現,如河南安陽殷墟墓葬中曾出土過少量銅貝,山西保德林遮峪村的晚商墓中出土有銅貝100餘枚。由於它們往往與車馬器同出,所以也有人認為這時的銅貝有可能是一種馬飾。周恭王以後,銅貝幣的使用就逐漸增多起來。周穆王時的《稽卣銘》、周宣王時的《毛公鼎銘》等都有銅貝流通使用的記載。東周時期不僅有銅貝,而且有些銅貝被包上金,如河南輝縣琉璃閣甲墓與60號墓、山西侯馬上馬村13號墓都發現過包金銅貝。現在已知的銅仿貝形製大體有兩類:一是形體凸起,齒紋成曲線,比較像真貝;另一類形體扁平,齒紋成直線,加工更為方便。銅貝廣泛流通以後,貝幣的計算單位開始改為“寽”。寽是古代金屬重量單位名稱,1寽近12銖。以寽來計算銅貝,是貨幣製度的一個重要改革。朋是以串計數的,沒有脫離原始的以個計數的範圍。寽是以重量來計算貨幣價值,開辟了稱量貨幣的新階段。
商周時期,青銅製品已達到了相當精美的水平,除銅貝外,各種銅塊、銅餅等不定型的銅製原始貨幣也相繼出現,並與貝、金、銀、龜甲、珠玉、布帛等原始貨幣同時流通。1975年江蘇金壇鱉墩西周墓葬曾出土過這種青銅塊。1976年陝西臨潼零口西周遺址,也曾出土過呈圓形餅狀的銅餅。這些銅塊、銅餅可能屬於稱量貨幣,其計算單位與銅貝一樣是寽。
二、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鑄幣
進入春秋以後,周王權衰落,各地諸侯割據爭雄,政治上的分裂導致經濟上的分割,反映在貨幣上即逐漸形成不同的銅鑄貨幣形態。從考古發掘資料看,此時的銅鑄幣,大致有布幣、刀貨、圜錢、有文銅貝四大並行的貨幣體係。在王畿、三晉地區首先流行的是由鏟狀工具演變而來的空首布,到戰國時期從空首布發展出各種平首布。在齊、燕等地所鑄行的主要是由刀削形的工具演變而來的不同形製的刀幣,並一直流行至戰國晚期。圜錢是一種圓形的有孔錢幣,它出現稍晚,約在戰國中期後始在各國流行,但其形製更為進步,所以這種圓形的有孔錢幣為後代所沿用,成為中國古代金屬鑄幣的最主要形式。銅質有文仿貝主要流行於南方的楚國等地。由於楚地黃金礦源較為豐富,所以還鑄行稱量金幣,表現出有別於中原地區的獨特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