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遼金墓葬
分布在華北、內蒙古和東北各地的遼代墓葬,具有契丹族的特色。墓室除方形的以外,還流行圓形的。金代的墓葬,一方麵是受遼墓的影響,另一方麵更多的是繼承北宋的墓製。
遼代墓葬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契丹貴族墓葬,多分布在遼代的上京和中京道內,東京道的西北部分也有發現,即在今內蒙古東部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以及遼寧西北部地區。第二類是漢族官吏或地主的墓葬,多集中在遼代的南京、西京和東京附近,即今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大同和遼寧西部。這兩類墓葬由於民族和葬俗不同,在墓葬形製、隨葬品和葬式上都有區別。契丹人的墓或為磚室,或用石板堆砌,內壁圍柏木板(槨室)。多殮以木棺,或將屍體直接陳於棺床上,流行在屍體上戴銅麵具和穿銅絲網絡或銅絲手套,以隨葬馬具和雞冠壺為其特征。
漢人墓多沿宋墓舊製,盛行火葬,用小型石棺裝骨灰,隨葬品以各種小型的日用器具模型等陶明器為主。
遼墓可分為前、後二期。前期的契丹人墓葬可以遼駙馬贈衛國王墓為代表。
該墓有前、後兩室及左、右、後3個小室,平麵都呈方形。後室四壁圍柏木板,置帶木欄杆的棺床,床上有衣物和絲織被褥,床外懸紫地繡金花的帷幔。隨葬有大批精美的金銀器、瑪瑙器、瓷器和鐵器等。瓷器以白瓷為主。出土了8組完備的馬具和大批的盔甲,以及刀、劍、矛、鏃等武器。前期遼墓中的漢人墓葬,可以在北京發現的趙德鈞墓為代表。該墓有前、中、後三室及左右6個耳室,平麵均為圓形,壁上有仿木建築磚結構,畫庖廚、伎樂等壁畫。後期遼墓發現的以單室墓占絕大多數。墓室平麵開始出現八角或六角形的,墓門上大多有比較複雜的仿木建築結構。墓室內皆置棺床,有的用木棺,有的則將屍體直接陳於棺床上。流行戴銅麵具和穿銅絲網絡或戴銅絲手套,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察右前旗豪欠營子遼墓中出土的女屍及其所穿戴的銅絲網絡和銅麵具,保存最為完整。契丹貴族墓的壁畫,大多是在墓道兩壁畫出行儀仗,墓門兩側繪門神,天井和墓室四壁畫男女仆侍。有些墓中的壁畫分二段或三段,如內蒙古哲裏木盟的庫倫1號墓的天井壁畫,即分三段,下段繪男女仆侍,中段繪牡丹湖石,中段與上段之間加一道雲紋裝飾,上段繪竹林仙鶴和荷花。
契丹貴族墓的壁畫中,有屬於契丹衣冠習俗的髡發、架鷹、氈車等形象,也有模仿自北宋墓中的宴飲、伎樂等場麵。除在墓室畫壁畫外,仍流行在木槨內畫各種生活情景畫。隨葬品中景德鎮影青瓷器的比例大大增加,遼代特有的黃釉瓷器的數目也顯著增多。後期遼墓中的漢人墓葬,多發現在北京、遼寧遼陽、內蒙古寧城、山西大同等地,特別是道宗鹹雍以後的漢人墓葬,數量較前大為增加。以磚築的單室墓為多,也有少數是雙室的。雙室墓與中原地區北宋末年雕磚壁畫墓的形製基本相同。
墓室平麵或圓或方或作多角形,四壁砌雕磚仿木建築和桌椅,並畫彩色壁畫。葬具如用石棺的,上多刻陀羅尼經。幾乎全部是火葬。隨葬品以陶質明器為主,如罐、盆、三足鍋、灶、勺、注子、香爐等,也有較精美的白瓷器和影青瓷器。
目前發現的金代初年墓葬較少,吉林扶餘發現的石槨墓,隨葬大量鐵工具,可能是早期女真貴族墓。河北新城時立愛父子墓和河北井陘柿莊6號墓,均為壁畫墓,是金代初年的漢人墓。大定以後的金代墓葬發現較多,黑龍江綏濱的墓葬,用羊距骨和樺皮桶隨葬,尚保持著地方的民族習俗。中原和北方的金墓在不同的地區也各有特點。北京、朝陽和大同等地金墓多為石槨火葬,時有精美瓷器出土。河南焦作、武陟等地金墓以嵌伎樂庖廚人物雕磚為其特色。山西南部的新絳、侯馬金墓則以雕飾繁縟的仿木建築和雕磚而著稱,如侯馬董氏墓為此類墓葬的典型。這種仿木建築雕磚壁畫墓,在山西中部和河北西部、河南、山東、陝西、甘肅等地均有發現。
內蒙古巴林右旗慶雲山下的遼慶陵,是遼代中晚期聖宗、興宗和道宗三帝的陵墓。以保存較好的聖宗的東陵為例,地麵設陵門、參道和享殿。磚築墓室分前、中、後三室,前室和後室又各在兩側設耳室,各室平麵成圓形,頂部隆起成半球狀。自墓道至墓室,都施壁畫,內容包括鞍馬、侍衛、樂隊、臣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山水圖。從墓室的形狀和壁畫的內容看來,遼代的帝陵應是象征當時以牙帳為居處的捺缽行宮。金陵被明人破壞,布局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