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秦始皇陵與中國古代墓葬(8)(2 / 2)

2.元明清墓葬

元代墓葬可分為早、晚二期。早期墓葬主要是指從金貞年間南遷以後,即成吉思汗八年(1213)至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之間的蒙古時期的墓葬,較重要的有山西芮城永樂宮全真教道士宋德方和潘德衝墓、山西大同龍翔觀道士馮道真墓,前者有滿刻線畫的石槨,後者墓室有壁畫和衣物、木器、鈞釉瓷器等隨葬品。至元十七年統一全國後的元代墓葬,在陝西發現的多方形磚室墓,隨葬品以陶製家具、家畜模型及大量黑色陶俑為主。四川元墓仍沿襲南宋墓的習俗,隨葬三彩俑。仿木建築雕磚壁畫墓,主要發現於山西,多畫孝子故事等壁畫,但是雕磚裝飾簡化,說明此類墓葬發展到元代已逐漸退化。南方的元墓沿南宋舊製,多磚室券頂,夫婦合葬仍為“同墳而異葬”的雙室並列的磚室墓,特別注意屍體防腐,盛行厚葬,多用金銀器皿隨葬。蘇州發現的至正二十五年(1365)吳王張士誠母曹氏墓,仿南宋諸陵攢宮石藏子的作法,在方形墓坑內的石壁、廂壁和石壙之間,用三合土灰漿澆灌,使整個墓壙結為一體,非常堅固。

到了明代,一些磚室墓采取密封棺材,防腐措施又有發展。隨葬品多以生前遺物入葬,種類繁雜,出土了很多貴重的瓷器、漆器、金銀器,甚至有些書畫也被埋入墓中。有些王侯的墓中還出土了大量成組的儀仗釉陶俑或木俑,有的墓中還流行用鉛錫製成的各種明器模型隨葬。

元人無陵。明代的帝陵,以安徽鳳陽的皇陵為最早。皇陵的形製承自北宋的帝陵,基本上仍承襲漢唐以來的舊製。泗州的祖陵年代稍晚,其形製已與南京朱元璋的孝陵相近,而明孝陵則為此後的明代陵製開創了先例。明代從成祖朱棣起,13個皇帝葬在北京昌平縣,集中在一個總的陵園內,稱明十三陵。陵園的總門在南麵,稱大紅門。入門不遠,立“長陵神功聖德碑”。由碑亭往北,神道兩側依次立石望柱及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武將、文臣等石雕像,而各陵之前則不再立石望柱和石象生。出於總體布局上的考慮,陵的方向雖大多向南,但也有向東或向西的。各陵規模大小不一,但形製和布局彼此相同。陵的前部主要是祾恩殿,大致上相當於唐宋陵前的獻殿。與漢唐以來的帝陵相比,明陵最大的特點是墳丘不成方形而成圓形,周圍砌磚牆,稱為寶城,其位置不在陵域的中部而居全陵的最後。

寶城之前設明樓,樓上樹石碑,上刻皇帝的諡號,這也是明陵的新創。玄宮在寶城之下,其形製亦係模仿宮殿。

明定陵是迄今發掘的唯一未被盜過的帝陵。定陵係明神宗朱翊鈞及其二後(孝端、孝靖)的陵寢。萬曆十一年(1583)朱翊鈞親自選定陵址、確定建陵規製,次年動工,曆時6年建成,役使工匠3萬餘人,耗用白銀800萬兩。主要由陵門、祾恩門、祾恩殿、明樓、寶城、寶頂和地下宮殿構成。1956年開始發掘,1958年完成,出土3000多件珍貴文物,玄宮總麵積1195平方米。玄宮可分前殿、中殿和後殿,中殿的兩側設配殿。皇帝和皇後的棺槨放置在後殿的棺床上。

清代帝王陵寢,從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為清初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3個陵區。清東陵和清西陵的陵墓從規劃建製到建築造型均仿照明朝,采用集中陵區的手法,安排總入口,從正紅門開端,經統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華表,然後分達各陵區。其布局順序為:五孔石券橋、牌樓、碑亭、三孔券橋,大月台、宮門、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後為石平橋、月台、琉璃門、五供、方城(上立明樓)、月牙城、寶城、寶頂。皇帝、皇後、親王、公主、嬪妃的陵製級別相當嚴格,形成了一套程序化的規則。

附:建議閱讀論著目錄

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婦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博物館文物管理處:《滿城漢墓發掘報2 05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3.王學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劉慶柱:《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5.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發現與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王仲殊:《中國古代墓葬概說》,《考古》198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