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麻、絲、毛、棉等纖維為原料,紡績加工成紗線後經編織而成的布帛,通稱為紡織品。不同時期的紡織品是衡量人類進步和文明發達的尺度之一。中國古代的絲麻紡織技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古羅馬帝國就是通過“絲綢之路”上絲織品的傳播,稱中國為“絲之國”的。以發達的紡織技術為基礎的中國古代服飾,源遠流長,特色鮮明,向來為世人所矚目。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紡織品不僅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古代發達的紡織技術,而且展現了中國古代多姿多彩的服飾文化。那麼中國古代的紡織技術有何特點?是怎樣發展的?中國古代服裝文化又有哪些表現?走進本章,共同領略中國古代紡織技術的輝煌,感受中國古代服飾文化的斑斕。
第一節 馬王堆漢墓與漢代紡織品
長沙為漢長沙國首府臨湘縣所在地。馬王堆漢墓就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倉及其家屬的墓葬。馬王堆漢墓的發掘,為研究西漢初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當時的曆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麵,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一、馬王堆漢墓
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東郊。馬王堆漢墓的地麵上,原有大小相仿的2個土堆,東西並列,底徑各約40米,頂部圓平,高約16米。該墓地曾被訛傳為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稱馬王堆;又曾被附會為長沙王劉發埋葬其母程、唐兩姬的“雙女塚”。
1972年,一個偶然的原因,湖南省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了馬王堆1號墓。1973-1974年初,又相繼發掘了2號、3號墓。據《史記》和《漢書》記載,長沙相利倉於漢惠帝二年(前193)卒。2號墓發現“長沙丞相”、“侯之印”和“利倉”3顆印章。這表明該墓地的墓主,既不是楚王馬殷,也不是程、唐兩姬,而是長沙相利倉。1號墓發現年約50歲的女性屍體,墓內又出“妾辛追”名章,應是利倉的妻子。3號墓遺骸屬30多歲的男性,可能是利倉兒子的墓葬。3號墓出土的1件木牘,上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樣,說明該墓的下葬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前168)。1號墓分別打破2號墓和3號墓,則其年代應再晚些。
馬王堆漢墓選址於高四五米的土丘上,造墓時先在土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再用版築法夯築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入葬後填土夯實,築起高大的墳丘。3座墓的墓坑,形式大體相同,都是北側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1號墓的墓坑最大、最深。墓口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以下有4層台階,再下則是鬥形坑壁,直達墓底。墓底長7.6米,寬6.7米,深16米。另外2座墓葬的規模略小,墓坑較淺,墓壁隻有3層台階。2號墓的墓底長7.25米,寬5.95米;3號墓的墓底長5.8米,寬5.05米。
3座墓葬的墓底和槨室周圍,都塞滿木炭和白膏泥,然後層層填土,夯實封固。
1號墓所填木炭的厚度為0.4~0.5米,總重量達1萬多斤,分布在木炭層外的白膏泥,厚度達1~1.3米。黏性甚強,滲透性極低的白膏泥,對於密封墓室起了決定性作用。它使深埋地下10多米的槨室形成高標準的恒溫、恒濕、缺氧、無菌環境,基本排除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對各種物質的損毀作用,故墓內的多層木質棺槨、墓主屍體及隨葬器物都能完好地保存下來。另外兩座墓葬,特別是2號墓,則因白膏泥堆積較薄,分布不勻,密封程度不好,墓內的保存情況較差。
1號墓和3號墓的棺槨都保存相當完整,結構基本一致,但規模有一定的差別。1號墓的龐大槨室和4層套棺,采取扣接、套榫和栓釘接合等方法製作而成,約用木材52立方米。槨室用厚重的鬆木大板構築,長6.73米,寬4.9米,高2.8米,下置墊木和2層底板,再樹4塊壁板和4塊隔板,形成居中的棺房和四周的邊廂,上部覆蓋頂板和2層蓋板。4層套棺用梓屬木材製作,內壁均髹朱漆,外表則各不相同。外層的黑漆素棺體積最大,長2.95米,寬1.5米,高1.44米,未加其他裝飾。第2層為黑地彩繪棺,飾複雜多變的雲氣紋及形態各異的神怪和禽獸。第3層為朱地彩繪棺,飾龍、虎、朱雀和仙人等祥瑞圖案。第4層為直接殮屍的錦飾內棺,蓋棺後先橫加2道帛束,再滿貼以鋪絨繡錦為邊飾的羽毛貼花錦。3號墓的槨室南邊廂多一縱梁。套棺3層,外棺和中棺的外表均髹棕黑色素漆,未加其他裝飾,內棺則在加帛束之後滿貼以絨圈錦為邊飾的繡品。2號墓從殘存的痕跡看來,結構和1、3號墓有所不同,槨內置2層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