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甘寧黃河以東區。主要石窟有永靖炳靈寺石窟、天水麥積崖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慶陽平定川石窟、慶陽南北石窟寺。固原、慶陽石窟始鑿於6世紀;永靖、天水石窟始鑿於5世紀,其中炳靈寺石窟第169窟無量壽佛龕有420年題記,是中國現存窟龕有明確紀年的最早一處。(3)陝西區。少數窟龕開鑿於6世紀,主要石窟都開鑿於6世紀以後,如7世紀開鑿的彬縣大佛寺石窟、耀縣藥王洞石窟,8世紀開鑿的富縣石泓寺石窟,11-12世紀開鑿的黃陵萬佛寺石窟、延安萬佛洞石窟和誌丹城台石窟等。陝西區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晚期石窟較集中的一處。(4)晉豫及其以東區。以5-6世紀北魏皇室顯要開鑿的大同雲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鞏縣石窟為主流,延續此主流的重要石窟有6世紀中期開鑿的邯鄲響堂山石窟和6-7世紀開鑿的太原天龍山石窟。此外,5-6世紀開鑿的義縣萬佛堂石窟、澠池鴻慶寺石窟、濟南黃花岩石窟和7世紀初開鑿的安陽寶山石窟,也都與上述這批主流石窟有密切關係。晉豫及其以東地區石窟的承襲關係比較清楚,充分表現了佛教石窟逐步東方化的具體過程,因此,這個地區石窟在全國石窟中占有重要地位。
此區開鑿較晚的石窟,還有6-8世紀開鑿的益都雲門山石窟、駝山石窟,11世紀開鑿的內蒙古巴林左旗洞山石窟、前後昭廟石窟,13-14世紀開鑿的內蒙古鄂托克旗百眼窟石窟和15-16世紀開鑿的平順寶岩寺石窟。中原北方石窟中,河西和甘寧黃河以東兩區多塑像壁畫,陝西、晉豫及其以東兩區多雕刻。四個區除個別石窟外,多雜有摩崖龕像。中原北方窟龕的發展演變,大體可區分為四大期:第一期即5-6世紀,是這個地區開鑿石窟的盛期。多大像窟、佛殿窟、塔廟窟,也有少數禪窟和禪窟群。主要造像有三世佛、釋迦、交腳彌勒、釋迦多寶對坐像、千佛和思惟像,其次有本生、佛傳和維摩文殊對坐像。七佛、無量壽(阿彌陀)、倚坐彌勒和觀世音、騎象的普賢等出現較晚。第二期即7-8世紀,主要盛行佛殿窟、大像窟,較晚出現佛壇窟。除釋迦造像外,阿彌陀、彌勒、藥師等淨土圖像和觀世音像逐漸複雜起來,出現了地藏像,密教形象也開始盛行。第三期即9-10世紀,石窟開鑿漸趨衰落,石窟形製摹擬地上佛殿的情況日益顯著,佛壇後麵鑿出了背屏,窟前接建木構堂閣的作法開始流行。窟內壁畫盛行排列多種經變的新形式。佛龕兩側流行文殊、普賢相對的布局。文殊似乎受到更多的重視,敦煌莫高窟和富縣石泓寺石窟都出現了“文殊窟”。對觀世音的崇奉更為普遍,許多地點出現了觀世音的各種變相。
天王的形象也在這個階段逐漸盛行。第四期即自11世紀以後,開鑿石窟的地點愈來愈少。造像題材除前期習見者外,羅漢群像逐漸盛行,還出現了羅漢群像與佛傳結合的場麵。出現了布袋和尚。儒釋道合流的形象也在石窟中出現,慶陽平定川石窟中1095年雕造的“三教諸佛”,是現知中原北方地區這類題材的最早實例。13世紀太原龍山開鑿了全真道教石窟。13-14世紀莫高窟、榆林窟開鑿了西藏喇嘛教的“秘密堂”。16世紀初開鑿的平順寶岩寺石窟出現了水陸道場的連續浮雕,這裏有的洞窟內外全部雕出了仿木結構,石窟摹擬地上佛殿的做法,年代愈晚愈突出。
南方地區:指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這個地區石窟數量不多,布局分散,除個別地點外,摩崖龕像多於開鑿洞窟。鑿於5-6世紀之際的南京棲霞山石窟和新昌剡溪大佛,原都前接木構殿閣。廣元一帶6世紀的石窟,形製多屬佛殿窟,有少量的塔廟窟。這時期的主要造像除釋迦外,多無量壽(阿彌陀)和彌勒坐像,還有釋迦多寶對坐像。自8世紀以後,四川岷江、嘉陵江流域諸窟龕盛行倚坐彌勒、淨土變相和各種觀世音造像。10-11世紀多雕地藏和羅漢群像。11世紀大足石篆山出現了最早的儒釋道三教石窟。12世紀大足大佛灣造像內容更為龐雜,除佛傳、經變、觀世音等形象外,還有祖師像和西藏喇嘛教形象。杭州西湖沿岸的窟龕開鑿於10-14世紀,13世紀末以前多雕阿彌陀、觀世音和羅漢像,13世紀以後多雕西藏喇嘛教形象。開鑿於9-13世紀的大理劍川石鍾山石窟都是佛殿窟,9世紀主要造像有彌勒和阿彌陀,10世紀以後主要造像有觀世音、毗沙門天王和密教的八大明王,最具地方特色的是以南詔王及其眷屬為主像的窟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