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地區雖各具特點,但又互相影響。5世紀60年代雲岡最初開鑿的大像窟——曇曜五窟應和新疆古龜茲石窟有一定的關係;莫高窟現存早期洞窟的塑繪,也受到了新疆的影響。5世紀晚期,南方造像明顯地影響了中原北方,江南無量壽佛的崇奉傳播到中原西部的時間,可能更早。6世紀中期以後,中原西部的石窟龕像又影響到四川北部。7-8世紀的隋唐盛世,中原窟龕典型所在——各種淨土變和密教形象已南遍四川,西及新疆。11世紀以後,羅漢群像既盛於中原北方,也流行於江南。13-14世紀西藏喇嘛教窟龕不僅出現在中原北方,還出現在南方。在以上各地區相互影響的複雜現象中,可看出:5世紀晚期以前中原北方受到新疆的影響,這顯然是和佛教藝術自西向東傳播的情況有關;自5世紀晚期以來,佛教窟龕在新疆以東逐漸形成自己的特點後,中國各地石窟龕像的發展演變,盡管都還具有地方特征,卻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全國主要的政治中心或文化中心所盛行的內容的影響。這一點,與中國考古學其他方麵的資料所反映的情況,是大體一致的。
2.佛塔
塔的概念是隨同佛教一起從印度傳入的。“塔”字是梵文Stupa(窣堵波)的音譯略寫,有時又借Bu‐ddha(佛)的譯音浮屠、浮圖為塔。印度窣堵波原意是墳墓,早在釋迦牟尼以前就已存在。釋迦牟尼涅盤後,遺骨分葬在多座窣堵波中,從此窣堵波就具有宗教紀念意義。窣堵波是一座半球狀的墳堆,上麵以方箱形的祭壇和層層傘蓋組成墳頂。佛教在公元1世紀前後傳入中國內地時,中國的木結構建築體係已經形成,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藝術經驗,建造過迎候仙人的重樓,當時人們又常以神仙的概念來理解佛。所以,佛塔從很早起就開始了以傳統重樓為基礎的中國化過程。
據記載中國最早的佛塔是東漢永平十年(67)洛陽白馬寺塔和東漢末笮融在徐州所建浮屠祠中的塔。據稱白馬寺塔是“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魏書·釋老誌》),已顯露了中印建築融合的跡象;浮屠祠的塔是“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後漢書·陶謙傳》),中國的重樓成了塔的主體。金盤又稱相輪,即窣堵波的層層傘蓋。
這種塔屬樓閣式。塔的另一重要樣式是密簷式,多為磚石結構。密簷式的各簷也是對重樓各簷的模仿。早期樓閣式塔的重要作品之一是北魏洛陽永寧寺塔,據《洛陽伽藍記》記此塔為木構,高9層,平麵方形,各層每麵9間,三戶六窗,塔刹銅製,有金盤30重,並從刹頂垂鐵鏈4條向屋頂四角。北朝時的樓閣式塔還可在敦煌、雲岡等石窟的壁畫和石刻中看到。現存最早的塔是河南登封嵩嶽寺塔,平麵十二角,密簷式15層,全高約40米。在早期佛寺中,塔常置於寺院中心,是寺中的主要建築,供信徒旋繞禮拜。唐以後,以佛殿為主體的佛寺布局漸占優勢,塔多數置於殿後或在中軸線以外,這和佛教向注意義理的方向發展有關。
唐、宋以前的樓閣式塔大多是木構建築,但由於木塔不易保存,又創造了磚石建造仿木塔形式的樓閣式塔。唐塔現存有數十座,全是磚建。樓閣式塔現存重要實例有西安慈恩寺塔(大雁塔)、興教寺玄奘塔和香積寺塔等;密簷式塔有西安薦福寺塔(小雁塔)、河南登封法王寺塔和雲南大理崇聖寺千尋塔等。這些塔的平麵都是方形,對木結構的模仿隻是大體意會,不追求精細的形似。如層簷都用磚疊澀砌出,沒有出挑鬥栱,密簷塔各簷簷端連線為柔韌的曲線,樓閣塔的壁麵也隻有簡單的壁柱和示意性的簡單鬥栱。唐代的塔體現了磚石結構的本色美,具有雄渾質樸的時代風格。
五代、宋、遼的塔遺存更多,方形平麵已極少見,八角形最多,這個時期還留下了一座古代僅存的樓閣式木塔。在南方,還流行了磚身木簷的混合結構方式。塔的細部造型已漸趨細膩,並更多地表現了地方風格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