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四大石窟與中國佛教藝術(5)(1 / 3)

北方的塔,性格傾向雄健渾樸,建於遼代的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木構八角5層6簷,層間各有暗層,故結構實為9層,采用雙層套筒柱網框架,高達67.3米,氣勢宏大,雄偉壯碩。北方仿木結構的樓閣式磚塔可以河北定縣宋代料敵塔和內蒙古遼代慶州白塔為代表:前者高達84米,是中國最高的磚塔,沒有過多的裝飾,注意整體的韻味,格調昂揚健康;內部磚砌雙層套筒是這個時期常見的方式,是對唐以前的單層筒結構的改進。後者模仿木構比較精細,但整體仍頗明朗簡樸。北方的磚塔以密簷式更多,重要作品有北京天寧寺塔、遼寧北鎮雙塔、山西靈丘覺山寺塔等(均為遼代所建)。天寧寺塔八角13簷,高57.8米,其基台、基座、塔身、鬥栱和各層簷都雕刻華麗並精細地模仿木構,而總體仍不失其雄壯豪放。

南方的塔性格傾向秀麗細巧,除南京棲霞寺五代一座小而精巧的密簷式石塔外,幾乎全是樓閣式。與磚石結構同時,還流行磚心木簷的方式。磚塔如蘇州五代靈岩寺塔,石塔如福建泉州南宋開元寺兩座石塔。後者形象相近,均八角5層,高40餘米,全塔用石材逼真地模仿木構,工程量巨大,但總體造型卻注意不夠,而且失卻了石材建築應有的風貌,藝術成就不高。磚心木簷的結構方式早在北朝敦煌壁畫中已可見到,但當時未普遍采用,到這時才得以在南方流行,它是在希望保證塔的堅固性的同時又能顯示輕盈外表的要求下的產物,其外觀十分接近於木塔,重要實例有上海龍華塔(北宋)、蘇州瑞光塔(北宋)、鬆江興聖教寺塔(北宋)、蘇州報恩寺塔(南宋)和杭州六和塔(南宋)等,除六和塔經後代改造已失原貌外,大都具有秀麗輕靈的風格。

元、明、清的傳統佛塔已趨衰落,有藝術成就的不多。山西洪洞廣勝上寺飛虹塔(明代),為樓閣式磚塔,輪廓收分過於峻急,但通體貼以彩色琉璃麵磚顯示了高度的工藝水平。從元代起,原在西藏流行的喇嘛塔傳入華北,為佛塔又帶來了一次新的崛起。單體塔重要作品有建於元代的北京妙應寺白塔,塔形如瓶,石心磚表,通體刷白而飾以金色銅製塔頂,高51米,莊嚴聖潔,紀念性和造型感都很強。群體塔為5塔組合的金剛寶座式,它在敦煌莫高窟的北朝壁畫中已經出現過,係仿自印度佛陀迦耶大塔,原意是紀念佛的成道,但實例以北京真覺寺明代所建的為最早,其構圖形式用以表征喇嘛教的宇宙模式。同類塔在清代更多,著名的有北京碧雲寺塔和西黃寺清淨化城塔等。

除以上各種型式外,從塔的早期開始還有一種單層塔或稱亭式塔,在敦煌、雲岡等石窟的北魏壁畫石刻中已可見到。隋代建造的山東曆城神通寺四門塔,是最早的實物遺存,石砌方形。河南登封淨藏禪師墓塔為唐建,磚砌八角,是最早的八角塔。甘肅敦煌慈氏之塔為宋建,木造八角。此外,還有少數形製特殊的塔,如山東濟南唐代九頂塔、敦煌宋代土砌華塔、正定廣惠寺金代華塔等。

塔的體型高聳,形象突出,在建築群的總體輪廓上起很大作用,豐富了城市的立體構圖,裝點了風景名勝。佛塔的意義實際上早已超出了宗教的規定,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審美對象。

3.佛寺

佛寺是供奉佛像、舉行佛教禮儀、居住僧侶的地方,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在公元1世紀前後(東漢初)由印度傳入中國內地後,隨之出現了佛寺。當時中國建築體係業已形成,匠師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藝術經驗,並且已建造過許多祭祀禮儀建築和高層樓閣。佛教建築包括佛寺、佛塔、石窟寺等,從一開始就受到這些傳統因素的影響,與佛教中國化的進程相適應,佛寺的中國特色也逐漸加強。

佛寺建築采取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院落式布局。寺中的單體建築除了某些磚石結構的塔以外,也大都采取了木結構建築方式,而磚石塔也大多模仿木結構建築的形象。這說明佛寺的藝術麵貌在整體上和世俗建築沒有太大的差別。事實上,除了殿堂裏的佛像、宗教陳設、壁畫和裝飾的宗教題材以外,佛寺建築本身與宮殿、衙署、住宅等十分相似,以至於它們常常可以互換。其實寺本來就是官署的意思。這一方麵是由於中國建築傳統體係力量的強大和它的高度適應性,同時也取決於中國佛教自身的因素。人們認為佛寺是佛國淨土的縮影,表征著佛的住所,在這裏應該體現出平和與寧靜,於是那種尺度近人、含蓄內向、充溢著理性精神的中國木結構建築及其群體組合方式,自然也就成了佛寺建築的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