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四大石窟與中國佛教藝術(5)(2 / 3)

中國最早的佛寺建築是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的洛陽白馬寺,為原來接待賓客的官署鴻臚寺改建的。東漢末,笮融在徐州建造了規模很大的佛寺浮屠祠。經三國到南北朝,由於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社會動亂,再加以統治階級的提倡,佛教和佛寺發展很快,僅北魏統治範圍,正光(520-525)以後,就有佛寺3萬多所,都城洛陽即有1300多所,南朝建康(今南京市)有500多所。

早期佛寺已經采用了院落布局,有兩種方式:(1)以佛殿為中心,和一般世俗建築沒有多大不同,主要見於中小型佛寺或由官署、住宅改造而成的佛寺;(2)以塔為寺院中心,在大型的新建的佛寺中較多,如前述東漢白馬寺、浮屠祠和《洛陽伽藍記》記述的北魏洛陽永寧寺。徐州浮屠祠中心一塔,“堂閣周回”(《後漢書·陶謙傳》),可以容納3000多人。永寧寺中心木塔高達9層,據形容在5萬米外都可看見,前為寺門,後有佛殿,四周廊廡,有僧房樓觀1000餘間,院牆覆瓦,四麵各開一門。中心塔式寺院來源於佛教徒繞塔旋轉以示崇敬的戒行禮儀要求。

隋唐以後,佛教更重義理,滿足於宣講義理需要的,以佛殿和法堂等殿堂建築為主的布局更見盛行,寺內不一定有佛塔,或有也常常建在寺的後部和中軸線以外的別院。唐代都城長安有佛寺約百數座,一般都很大,有的大盡一坊之地,規模宏偉,甚至“僭擬宮殿”(《唐會要》)。唐代後期,佛寺發展更快,與皇帝發生了經濟矛盾,武宗下詔“滅法”,一次即毀拆官寺4600餘座、私寺4萬餘座,可見佛寺建築之盛。

唐代以前的佛寺因遭到戰爭、“滅法”和自然的破壞,幾乎全部不存,幸存者隻有建於唐建中三年(782)的南禪寺大殿和唐大中十一年(857)的佛光寺大殿,都在山西五台山。它們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兩座木結構建築,尤其佛光寺大殿,規模較大,藝術完美,具有寶貴的價值。但它們都隻是孤立的殿堂,要了解唐代佛寺的群體布局,還得要依靠敦煌石窟唐代壁畫中的資料,其中數百幅以上的大型淨土經變畫裏的建築群,就是寺院的反映。

敦煌石窟唐代壁畫中,表現了佛寺中軸線上最主要的一座回廊院,前廊有1座或3座並列的院門,多為2層樓閣,院裏中軸線上有1~3座殿堂,或單層或樓閣,在主殿前的左右回廊上建配殿,多為樓閣,院四角有角樓,常作鍾樓和經藏之用,院內有露台。據壁畫所示跡象及文獻記載,在大寺的中心回廊院周圍還有許多建築和較小的院落,如長安章敬寺就有48院,唐代道宣《戒壇圖經》宋刻插圖佛寺有50多個院落。壁畫不過隻表現了其中主要部分的麵貌,但已顯示了佛寺的群體美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現存宋元時期建築的佛寺還有很多,其中大體保留有原來總體布局或某一院落布局的重要佛寺有天津薊縣獨樂寺,山西應縣佛宮寺,大同華嚴寺、善化寺,河北正定隆興寺,山西洪洞廣勝下寺等。獨樂寺在山門內是一座結構為3層的觀音閣,中空,容納高16米的彩塑觀音像。佛宮寺內有一座高達67.3米、結構9層的釋迦塔,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木建築,也是中國現存唯一的樓閣式木塔。善化寺兩進院,原來有回廊圍繞,布局和敦煌石窟壁畫表現者相似。隆興寺總體縱長,前後原來共有5座建築,以偏後的樓閣群為主體。廣勝寺有上下兩寺,較簡小,都是四合院布局。

現存佛寺絕大多數是明清時代建立或重建的,總數當有數千。其中在藏族和蒙古族分布地區及華北有不少獨特的喇嘛教派佛寺,在雲南南部有少數小乘佛教的佛寺,形式和漢族地區傳統佛寺很不相同。

明清傳統佛寺顯然又有兩種風格:(1)敕建的大寺,多位於城市或其附近,地勢平坦開闊,規模較大,建造官式建築,總體規整對稱,風格華彩富麗,整飭嚴肅;(2)山林佛刹,多建在名山勝境風景佳麗之地,密切結合地形和環境,布局不求規整,活潑多變,單體建築近於民居,規模不大,風格淳樸淡素。北京智化寺、廣濟寺,山西太原崇善寺等屬於前者,分布於各地名山如峨眉、九華、普陀、天台、雁蕩等山的佛寺大都屬於後者。

漢地佛教寺院的規式,在宋代形成“伽藍七堂”之製,明清時期普遍采用。佛教的每個宗派的“七堂”都有所不同。如禪宗的七堂之製,必備佛殿、法堂、僧堂、廚庫、山門、西淨、浴室或佛殿、法堂、禪堂、食堂、寢室、山門、廁屋七堂。而天台宗的七堂為:佛殿、講堂、戒壇堂、文殊堂、法華堂、常行堂、雙輪堂;法相宗七堂為:佛殿、講堂、山門、塔、左堂、右堂、浴室。各佛寺的主要建築大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