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像:菩薩原係釋迦牟尼未成佛時的稱號,後在佛經中稱與佛共弘教化的人,也泛稱印度宣揚佛法、建立宗派的高僧。主要菩薩有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彌勒、地藏等。
明王像:在密宗中,明王像是佛、菩薩由於大悲而示現的威猛憤怒像。明王像一般多臂,手持各種法器。常見的有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六足尊、金剛藥叉、孔雀明王等。
羅漢像:羅漢是小乘教所修最高果位。常見的羅漢像有迦葉、阿難、十大弟子、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形象一如現實的僧人。
高僧像:高僧是對佛教史上德高望重僧人的尊稱,如達摩、玄奘、慧能、鑒真、宗喀巴等。
天龍八部像:天龍八部是釋迦牟尼佛的護衛,即天、龍、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
佛傳圖:表現釋迦牟尼佛一生事跡,一般有白象入胎、逾城出家、成道、說法、涅盤、八王分舍利等情節。
本生圖:表現佛前生事跡,常見的有以身貿鴿、舍身飼虎、以兒女施婆羅門、啖子、九色鹿王等。
佛經變相:將佛經內容圖像化。主要有西方淨土變、東方藥師淨土變、彌勒淨土變、法華經變、報恩經變、維摩經變、勞度叉鬥聖變等。
佛教故事圖:根據佛教史籍中的軼事、佳話雕繪而成,如漢武帝獲金人、五百強盜成佛、達摩渡江、麵壁、慧可斷臂、二祖調心、藥山李翱問答、八高僧故事等。
水陸畫:佛教舉行法會時懸掛的條幅式繪畫。其中有時雜有道教形象和少數儒士像。
雜畫:於佛教經、論、史傳無考的佛教繪畫。具體地說,如掃象圖或洗象圖、醉僧圖、講經圖、聽法圖、參禪圖、逃禪圖、禮佛圖等。它還包括描繪佛教聖地名刹的仙寺圖之類。
供養人像:供養人即捐資開窟造像的“功德主”。他們常將自己的形象以雕塑和繪畫的形式表現在佛壇前麵或窟門、殿的兩側。
2.佛教美術類別
中國佛教美術的類別主要有佛畫、壁畫、雕塑等。
佛畫:早在梁代,張僧繇即以善畫佛像名世。他獨出心裁,創立了“張家樣”,佛像的中國化,從此有了很好的發展。其子善果和儒童也善畫,並擅佛畫,能傳其業。
善果畫悉達太子納妃圖,靈嘉寺塔樣;儒童畫釋迦會圖,寶積經變圖。在南北朝後期,張僧繇的影響很大,有不少學習他的畫派,所謂“望其塵躅,如周孔焉”,可見聲望之隆。他筆法簡練,《曆代名畫記》說他“筆才一二,而像已應焉,因材取之,今古獨立,象人之妙,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隋以前,張僧繇是中國佛教繪畫的一個開創者和推動者。北齊曹仲達,佛畫頗享盛名。因來自中亞的曹國,原來帶有西域的作風,在中原既久,畫藝漸染上中國民族風格,創立了“曹家樣”,為唐代盛行的四大式樣之一。它的特點是衣服緊窄,大約與印度笈多王朝的雕刻,有同樣的風格。後與吳道子結合中國傳統風格所創立的“吳家樣”並稱。所謂“曹衣出水,吳帶當風”,就是對他們概括的評語。曹畫雖失傳,但看到鹿野苑所藏釋迦立像,衣如濕沾體上,就可想見曹畫。吳畫衣帶寬博,飄飄欲仙,在敦煌壁畫中還可看到他的畫風。隋唐時期,佛畫已經中國化。
壁畫:隋唐時代的壁畫,今存於麥積山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敦煌所存唐代壁畫,尤為富美,色彩豔麗,人物造型,往往以當時的高官貴嬪為範,端莊華貴,男女形貌,都甚裱麗。佛前演奏,弦管雜陳,較之阿旃陀壁畫,尤或過之。敦煌莫高窟有唐代壁畫與彩塑的洞窟,共200多個,可分初、盛、中、晚四期。其重要的洞窟,如初唐的第220窟,造於貞觀十六年(642),盛唐的第335窟,造於垂拱二年(686),第130窟和第172窟,造於開元、天寶年間。中唐的第112窟,晚唐的第156窟(此窟為張議潮建,窟外北壁上有寫於鹹通六年的《莫高窟記》)等,都存有輝煌燦爛的作品,可為唐代佛教美術的代表。這些洞窟壁畫,雖出於無名畫家之手,但是研究它的作風,應該說是與吳道子、閻立本諸大家的作品是一致的。例如壁畫中的維摩詰經變,在座前的聽眾,有諸王貴官,與現存的閻立本的帝王圖相似。由此可以推知這些圖像的畫法,應有共同的淵源為當時的規範。唐代這些壁畫,表現的題材是佛經經變故事、淨土變相以及佛菩薩像等。其內容較之過去更豐富,色彩也比較絢麗,表現的境界也更擴大。當時最流行的是佛教淨土信仰,因此淨土變相在壁畫中也表現得最多,約占228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