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宋代官窯與中國古代陶瓷(2)(2 / 3)

第五,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和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聯合研究了老虎洞南宋及元代層堆積層出土瓷片的化學組成、顯微結構及工藝基礎,將老虎洞窯瓷片胎釉的化學組成數據與烏龜山郊壇下官窯、萬鬆嶺附近地麵采集的所謂傳世哥窯和元大都出土的哥窯型瓷片的數據進行了多元統計分析處理,並對其顯微結構進行了比較,得出以下結論:(1)老虎洞窯瓷和郊壇下窯瓷都是利用杭州當地所產原料燒製的。

(2)老虎洞窯瓷南宋堆積層瓷片釉的化學組成較接近郊壇下窯瓷釉。至於南宋堆積層瓷片釉的化學組成點比較分散,而郊壇下窯瓷釉的化學組成分散性較小,正說明兩者之間可能有繼承關係。南宋初期,老虎洞窯處於開創摸索階段,工藝尚未成型,而郊壇下窯是在老虎洞窯建立之後發展起來的,工藝已較成熟。上述科技分析的結論也符合先在修內司設立“內窯”和後在郊壇下“別立新窯”的曆史記載。

許多學者持類似的觀點。如汪慶正認為此窯址確與南宋人的記載完全相符,應屬南宋修內司官窯無疑。同時認為魚鱗狀開片是修內司官窯精品的特點,並據此對一些具有這種開片的傳世官窯瓷器進行了討論和劃分。李家治則利用現代分析測試技術和所得結果,論述了修內司官窯與汝窯、郊壇下窯之間承上啟下的關係。

不過,仍有一些學者持不同的觀點。如參與發掘和整理出土資料的張玉蘭認為老虎洞窯的產品晚於烏龜山郊壇下官窯的產品,故推斷其始燒於南宋中後期,是承襲了烏龜山南宋官窯,因此不可能是修內司官窯。李剛認為,從老虎洞窯址出土的帶有八思巴文的窯具看,其年代不會早至內窯設立的時候,此窯實乃元代專仿古官窯並達到絕類程度的哥哥洞窯。從出土文物、文獻記載以及熱釋光測定數據綜合考察,認為內窯位於萬鬆嶺東側、修內司以南的山坡上,而鳳凰山窯址的南宋文物屬於續窯的遺存。沈嶽明通過對浙江慈溪低嶺頭窯址的考察後認為,不能否定修內司窯的存在,但也不能肯定修內司窯窯址即在杭州鳳凰山萬鬆嶺一帶,雖然低嶺頭窯址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其與修內司窯的關係,也還沒有肯定其即為修內司窯的條件,但它與修內司窯並不是毫無關係的,低嶺頭窯址下層尚未出現官窯型產品,低嶺頭上層類型卻與修內司窯還處於製樣摸索階段的特點是相符的,這暗示了修內司僅是一個機構,其下轄有不隻一處的官窯窯場。

三、哥窯之謎

“官”、“哥”不分,有關宋代官窯的研究文章幾乎無一例外地涉及哥窯問題。

哥窯被列入宋代名窯,最早見於明《宣德鼎彝譜》,該書說“內府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把哥窯排於柴窯、汝窯、官窯之後,排在鈞窯、定窯之前,可見當時確實已把哥窯當作名窯了,並成為宮廷重要的收藏對象。但與汝窯、官窯、定窯不同,它不見於宋人所撰文獻。元人《至正直記》中有“哥哥洞窯”及“哥哥窯”的記載,所指是否與哥窯同一,目前尚難斷定。從其“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這樣的措辭看,說明哥哥窯與官窯相比,一今一古,兩者時間差距非常明顯。明初《格古要論》提到哥哥窯有新舊之分,新者為元末所燒,但沒有明指舊者燒於何時,也沒有明示其窯口所在。明嘉靖十八年(1539)前成稿的《春風堂隨筆》提到哥窯為處州龍泉章氏所燒。成書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的《浙江通誌》說“相傳舊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詳何時人,至琉田窯造青器,粹美冠絕當世,兄曰哥窯,弟曰生二窯”,從此開始有了哥窯、弟窯之說,但未記章氏兄弟為何時代人。對哥窯記載最詳細的當屬嘉靖四十五年(1566)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編》,說“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焉,惟土脈細薄,釉色純粹者最貴;哥窯則多斷紋,號曰百圾碎”。這裏不僅說明了哥窯的窯口、產品特色,還斷定章氏兄弟為南宋人。之後對哥窯、弟窯的進一步演繹,大多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