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宋代官窯與中國古代陶瓷(3)(2 / 3)

2.新石器時代的製陶工藝

在新石器時代的絕大部分時間裏,人們在生活中廣泛地使用了陶器。屬於新石器時代初期的遺存,如上述甑皮岩、鯉魚嘴、廟岩、玉蟾岩、仙人洞與吊桶環、南莊頭及於家溝等,所出土的陶器數量較少,類型不多,製作原始,陶質疏鬆,燒成溫度也較低。到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始出現陶窯,如河南新鄭裴李崗和賈湖舞陽遺址就發現了陶窯遺址。陶窯的出現使陶器的燒成溫度和質量得到提高,人類由此在獲得高溫的曆程上邁開了有效的第一步。進入新石器時代中期,開始出現慢輪修整技術。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則出現了快輪製陶工藝。快輪的出現為拉坯成型和整體修整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同時也意味著在陶器製造中已應用了輪軸機械原理和利用慣性的作用,為後世機械製造提供了新的啟示。

陶器的主要成分是矽和鋁的無機鹽類,它們無毒、無味,是製作生活用具的良好原料。當時人們都是就地取材,采用適宜的天然土,如紅土、黑土、河穀中的沉積泥土等來製作陶器。不少陶器中含有或多或少大小不等的砂粒。這些砂粒有些是泥土中所固有的,有些則是有意摻入的。對於後者,考古界稱之為“羼和料”。如在河姆渡陶器中發現的經過燒焦的草木枝葉即是明顯有意摻入的,它是用來減少泥土成型後在幹燥和燒成時的收縮。這和現代所用的熟料有異曲同工之妙。

陶器本身呈一定的顏色,如灰陶、紅陶等,這既與原料中含有呈色金屬元素相關聯,也同人們控製各種火焰的技術相聯係。如果燒窯後期燒還原焰(指燃燒時令其供氧不足,燃燒不完全,使金屬氧化物還原為金屬或低價氧化物),原料中鐵的氧化物大部分轉化為二價鐵,形成氧化亞鐵,陶器就成灰或灰黑色,是為灰陶。如果是燒氧化焰(指燃燒時供氧充足,可完全燃燒,溫度高,具有氧化作用),陶土中的鐵大部分轉化為三價鐵,形成三氧化二鐵,陶器就成為紅色,是為紅陶。呈黑色的黑陶,主要是因為其胎體上含有大量的炭微粒。加之其在燒窯後期用燃燒不充分的黑煙熏炙,再經打磨,就形成了漆黑光亮的外表。新石器時代晚期有些黑陶,采用快輪製作,胎壁薄如蛋殼,工藝水平極高。白陶是以瓷土等原料燒成的一種表裏都呈白色的陶器,在龍山時代的文化遺址中均有發現。目前最早的白陶的遺存出土於浙江羅家角馬家浜文化遺址中,但其質料中氧化鈣的含量高達9%以上,氧化鎂的含量高達20%,與普通的陶土與瓷土有較大的差別。

如果以鐵、錳等礦物質與泥土配成彩料,在陶坯表麵上施以彩繪,經800~900℃溫度燒成後,會在橙紅色的底色上,呈現出黑、紅、白顏色的圖案,就成了彩陶。彩陶最早於1912年在河南澠池仰韶村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其後在甘肅、青海、陝西、寧夏、河南、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四川、湖北等地新石器文化遺址中均有發現。如果在燒成後的陶器上畫彩,稱之為彩繪陶或燒後彩繪陶。與在陶坯上畫彩,經高溫焙燒而成的彩陶不同,彩繪陶的花紋圖案受潮或經水容易脫落。

彩繪陶在大汶口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中就開始生產,但色彩、花紋較簡單,最普遍的顏色是紅色、黃色和白色,花紋有弦紋、帶紋、大圓點紋、弧線紋和八角星紋等。

進入文明時代後彩陶衰退,彩繪陶繼續存在,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等時期都有生產,常以白粉打底,上繪當時流行的花紋。彩繪陶主要用作隨葬的明器。

新石器時代晚期在江南廣大地區流行一種器表用拍印紋裝飾的陶器,這種陶器被稱為印紋陶。依其燒製溫度的低高,又分為印紋軟陶和印紋硬陶。前者多流行於新石器時代至商代以前,多呈紅褐、灰白、灰等色;後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約出現於商代以後,大多呈灰色,因燒製時溫度較高,故胎質堅硬。印紋陶主要流行於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江西、安徽等地,器形大都為日常用品,如甕、壇、罐、盂、缽、杯、盤、豆、簋、尊、罍等。製作方法有手製、模製、輪製多種。

其紋飾最初是出於加固陶坯的目的,在陶拍不斷拍打時所留下的拍痕。這些拍痕起初主要有布紋、席紋、繩紋等,後紋樣漸趨豐富、精美,裝飾目的更為突出,出現了水波紋、米字紋、回字紋、方格紋、編織紋、雲雷紋等幾何形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