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機體各組織和細胞的物質基礎。胎兒各組織細胞增殖或細胞增大,都需要有充足的熱能和蛋白質,否則,將會引起胎兒細胞分化停止,而使某些器官細胞數目減少。5個月的胎兒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明顯增加,胎兒在6個月時,其體重為母體的1%,而蛋白質含量則為母體的3%;足月胎兒體重為母體體重的8%~9%,約含蛋白質437克,是胎兒自身體重的15%,占孕婦整個妊娠期蛋白質貯存量的45%左右。由此可見,蛋白質是胎兒發育所必需的、極為重要的營養素。
(3)脂類:孕婦妊娠過程及胎兒的發育,均需要有脂肪貯備。在胎兒腦及神經係統發育過程中,需要適量脂肪酸構成其固體成分。妊娠期間如缺乏脂類,將推遲胎兒腦細胞的分裂與增殖,還可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但由於孕婦的血脂較未妊娠時增高,如供給脂肪量過多,將使非生理性體重增加,故脂肪總量不宜增補過多。
(4)鈣、磷和維生素D:這是胎兒牙齒和骨骼生長所必需的。如果供給不足,嬰兒不僅出牙時間推遲,體質虛弱容易得病,而且患佝僂病的可能性大。
(5)鐵:鐵質要充足,胎兒利用鐵製造自身的血液和肌肉組織,同時還要在肝髒中適量地貯備,以供出生後6個月內消耗。孕期母體有300毫克鐵就能滿足胎兒和胎盤的需要,如果母體貯備不足則影響新生兒儲鐵量,使嬰兒較早出現缺鐵性貧血。
(6)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及胡蘿卜素,胎兒常在肝髒內貯存一定數量的維生素A,以供出生後的需要。
孕婦營養不良可導致胎兒畸形
胎兒畸形是指宮內胚胎或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受各種內因和外因影響,引起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及行為發育異常。不少學者認為,某些先天性畸形與母親的營養失調有關。
胎兒畸形發生的因素盡管是多方麵的,但營養因素也十分重要。營養因素對胚胎生長發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幹擾胚胎生物合成代謝方麵。例如,維生素B2等維生素缺乏,幹擾體內三羧酸循環,形成胚胎發育的能量不足;又如,鋅等無機鹽缺乏,使體內脫氧核糖核酸聚合酶、核糖核酸聚合酶等酶活性降低或消失,影響正常的合成代謝。
孕婦宜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維持生命與構成身體組織所必需的物質,其量在體內僅次於水分。它大部分存在於肌肉組織,其餘則存在於血液、軟組織、骨骼及牙齒中。它主要由碳、氫、氧、氮4種元素所組成。有的蛋白質還含有磷、鐵、碘、銅、錳、鋅及鉬等元素。由這些元素組成的各種不同的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的不同聯合,構成了不同的蛋白質。人體和各種食物中的蛋白質都是由20多種氨基酸組成,各種蛋白質所含的氨基酸不僅種類不同,而且數量和排列順序也不一樣,其中有8種氨基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須由膳食提供,這8種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
人體含有10萬種以上的蛋白質,並且各自具有獨特的功能。正是這些蛋白質相互配合,才完成了複雜的生命活動。人的一切細胞組織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許多具有極重要生理功能的生命活性物質,如具有催化作用的酶,調節各種代謝反應的激素,輸送養料的載體,被稱為“人體衛士”的免疫球蛋白等,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蛋白質還是供給人們身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和修複、傷口愈合等的原材料。此外,蛋白質在人體內分解代謝時能放出熱能。可以說蛋白質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在所有生命現象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物質。
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主要取決於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和含量。必需氨基酸的成分和比例越接近於人體組織,就越能被人體利用,其營養價值也就越高。一般來說,動物性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要比植物性蛋白質高。
孕婦需要蛋白質的量比未懷孕時要高,這是因為孕婦本身需要蛋白質以供給子宮、胎盤及乳房等發育;同時供給胎兒發育,胎兒需要蛋白質構成自己的組織器官。6個月胎兒的體重約為母體的1%,足月胎兒體重約為母體的5%~7%,其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平均為400~500克。
孕期膳食中蛋白質供給不足,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會產生多方麵的影響。首先,可使胎兒生長發育低下,體重偏輕;其次,影響胎兒頭圍的大小和腦的重量、成分及功能,使胎兒智力發育不良。如果孕婦蛋白質攝入量嚴重不足可影響所生嬰兒的神經心理功能,表現為表情淡漠、對環境刺激無反應或反應慢、不愛說話、不愛動及沒有微笑等。
綜上所述,為了使胎兒健康發育,孕婦飲食中蛋白質的數量應充足,質量應高。
孕婦不可缺鐵
鐵是身體內製造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人體內2/3的鐵存在於血紅蛋白中,另1/3貯存於肝、脾、骨髓及小腸上皮細胞內。婦女在妊娠期血容量平均增加1500毫升,紅細胞中度增生,而血漿相對增加較多,因而出現血液稀釋。這種生理性貧血較為普遍,其中因鐵的補充不足發生缺鐵性貧血的最為常見。為了滿足孕婦自身及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在孕期需補充足夠的鐵。
如果沒有補充足夠的鐵,孕婦生理性貧血會加重,將會出現貧血症狀,如頭疼、頭暈、耳鳴、目眩、疲倦、乏力、記憶力減退,嚴重的可引起貧血性心髒病,甚至心力衰竭;易發生早產,對出血耐受性差,易休克,產後抵抗力低,易感染。孕婦貧血使胎兒氧供應減少,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胎兒體重比正常兒低,宮內缺氧嚴重可導致胎死宮內,新生兒易發生窒息。
為避免孕期貧血給母嬰帶來的危害,從孕早期起就需注意補充鐵,主要是增加含鐵食物的攝入,預防缺鐵性貧血。
有哪些含鐵的食物呢?
含鐵量較高的穀類有糙米、小米、玉米、燕麥;豆類有綠豆、紫芸豆、黑芝麻;蔬菜中有菠菜、芹菜葉、土豆等;動物的肝髒,尤其是豬肝、鴨肝含鐵較多;菌藻類有紫菜、海帶、發菜、口蘑、黑木耳;海產品有海蜇皮、海蜇頭、蝦米、蝦皮等。如果孕婦注意飲食多樣化,不挑食,每天均能攝入足夠量的鐵。另外,用鐵鍋炒菜也可補充一些鐵。
總之,鐵的來源是多方麵的,適當的飲食搭配,注意食品的質和量,即可攝入足量的鐵。
孕婦不可缺銅
銅在人體中的含量隻有80毫克左右,是許多酶的組成部分。
體內的銅,部分以氧化酶的形式存在於血漿中,這是一種多功能的氧化酶,它可促進鐵在胃腸道內的吸收,進而製造血紅蛋白。
孕婦缺銅可影響胚胎的正常分化及胎兒的發育,導致先天性畸形,表現為胎兒的大腦萎縮、大腦皮層變薄、心血管異常、大腦血管彎曲擴張;血管壁及彈力層變薄,並可導致孕婦羊膜變薄而發生胎膜早破、流產、死胎、低體重兒、發育不良等各種異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