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孕期常見疾病與防治(一)(1 / 3)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提示】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是妊娠期婦女所特有而又常見的疾病,以高血壓、水腫、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腎功能衰竭,甚至發生母嬰死亡為臨床特點。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分為三類:即輕度妊高征、中度妊高征和高度妊高征(先兆子癇及子癇)。

【症狀與體征】

(1)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血壓為17.3/12千帕(130/90mmHg),或較基礎血壓高4/2千帕(30/15mmHg),也可伴發輕度蛋白尿及水腫。

(2)中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血壓>18.6/13.3千帕(140/100mmHg),<21.3/14.6千帕(160/110mmHg),蛋白原+,或伴有水腫及輕度自覺症狀,如頭暈等。

(3)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先兆子癇及子癇)。

重度先兆子癇:血壓≥21.3/14.6千帕(160/110mmHg),蛋白尿++→+++,伴水腫、頭痛等自覺症狀,此三項有兩項者。

子癇: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基礎上有抽搐者。

【鑒別與診斷】

(1)詢問病史及自覺症狀。凡妊娠前有高血壓、慢性腎炎及糖尿病等病史者,在妊娠20周以後出現頭暈、頭痛及水腫應及時去醫院專科檢查。

(2)密切觀察體征變化。

高血壓。定期測量血壓,並與妊娠前血壓相比較,如血壓升高,需休息30~60分鍾後再測。如妊娠後血壓上升,收縮壓雖未達到妊高征的標準,而舒張壓較妊娠前升高2.6千帕(20mmHg),應考慮有妊高征的可能,並及時處理。

水腫。如下肢水腫逐漸向上蔓延,當腫及大腿者,則應引起重視,若經臥床休息6~8小時水腫未消,應視為病理改變;對於水腫不明顯,但孕婦體重於1周內明顯增加者,應高度警惕妊高征的可能。

蛋白尿。應經常作尿液檢查,如發現尿蛋白時,應作24小時蛋白定量,凡蛋白定量為0.5克/24小時尿視為病理現象。

(3)血液檢查。血流動力學檢查。正常妊娠後期,血漿黏度應在1.6以下,全血黏度低於3.6,血細胞比容應少於0.35,如高於或等於上述3項數值,提示血液黏稠,血容量不足。

尿酸。血漿尿酸值增高,提示肝、腎功能減退,可能患有重症先兆子癇及子癇。

尿素氮。尿素氮增高,提示腎功能減退。

二氧化碳結合力。測定此值有助於及早發現酸中毒。

血清電解質測定。測定此值有利於正確糾正電解質紊亂。

肝功能檢查。肝功能改變及其程度,對診斷重症先兆子癇及子癇有重要意義。

凝血功能測定。此值對患者有無慢性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存在有診斷價值。

(4)尿液檢查。主要檢查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及管型。24小時尿蛋白>0.5克,為病理狀態;如≥5克則病情嚴重,應積極處理。

(5)眼底檢查。眼底改變是反應妊高征嚴重程度有參考價值的標誌。

(6)心電圖檢查。有助於了解心肌損害、高鉀血症或低鉀血症等。

【預防與護理】

(1)進行產前檢查,作好孕期保健工作。妊娠早期應測量1次血壓,作為孕期的基礎血壓,以後定期檢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後,應每周觀察血壓及體重的變化、有無蛋白尿及頭暈等自覺症狀。

(2)加強孕期營養及休息。加強妊娠中、晚期營養,尤其是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葉酸、鐵劑的補充,對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有一定作用。因為母體營養缺乏、低蛋白血症或嚴重貧血者,其妊高征發生率增高。

(3)重視誘發因素,治療原發病。詳細詢問家族史,如孕婦的外祖母、母親或姐妹有重度妊高征者,則孕婦發生妊高征機會增高。曾患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炎及糖尿病者易發生妊高征。寒冷季節更應加強產前檢查,並及早處理。

貧血

1.缺鐵性貧血

【提示】

缺鐵性貧血是指合成血紅蛋白的鐵缺乏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生育期青壯年婦女為多見。

【症狀與體征】

(1)體內缺鐵變化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在缺鐵的初期無任何貧血的臨床表現,稱為隱性缺鐵期。一般最常見的是頭暈、乏力、倦怠、耳鳴、眼花及記憶力減退;嚴重者可出現眩暈和暈厥,活動後心悸、氣短,甚至心絞痛、心力衰竭、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腹脹及腹瀉等。

(2)伴有B族維生素缺乏時可引起口腔炎、舌炎、舌乳頭萎縮、唇炎及口角皸裂等。

(3)伴有食管上段痙攣時,可引發吞咽困難。

(4)胱氨酸缺乏時,則出現指甲或趾甲扁平、無光澤、脆弱易裂及反甲等。

此外,部分缺鐵性貧血患者可有異食癖,喜食爐灰渣、生米、泥土、粉筆或小磚頭塊等(因其含有氧化鐵)。

【鑒別與診斷】

(1)根據其臨床特點、妊娠史及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100克/升,或紅細胞<3.5×1012/升,或血細胞比容<0.30。

(2)血塗片可見紅細胞小,蒼白區擴大,細胞大小不等,有異形紅細胞,骨髓鐵消失,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增高,鐵飽和度下降。

【預防與護理】

(1)生育年齡的婦女如有引起失血過多的原因應予糾正。

(2)加強計劃生育指導工作。說明生育過多、過密易引起貧血的危害。

(3)適當活動與鍛煉。如散步、做體操等,避免過於勞累;活動量以不引起心悸、氣促為宜;保證充足睡眠。貧血症狀明顯者應減少活動,以臥床休息為主,尤其是處於蹲、臥位時不要驟然起、立,否則易發生腦缺氧而引起暈厥。

(4)飲食調理。多食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及鐵質的食物,糾正偏食習慣。

(5)定期複查。出現視力障礙、口腔炎、吞咽困難、肢體麻木或休息後仍感心悸、氣促情況時務必去醫院就診。

2.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提示】

妊娠合並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多發生在中年經產婦,妊娠晚期比較多見。孕婦腸道吸收葉酸的功能減低,其血中葉酸濃度僅為非孕婦的一半。而患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孕婦血中葉酸濃度更低,僅為非孕婦的1/3。這提示妊娠期的婦女對葉酸吸收功能減低可能是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主要原因。

【症狀與體征】

(1)貧血症狀為虛弱無力、容易疲勞、頭暈、皮膚和黏膜日益蒼白或有輕度黃染。活動時心悸、氣短。病情重者可發生心力衰竭。

(2)消化道症狀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腹脹及舌炎等。整個舌麵及舌背呈鮮紅色,即所謂“牛肉樣舌”。病程長者舌麵乳頭萎縮、光滑,呈所謂鏡麵舌,並伴劇痛。

(3)本病多發生在妊娠晚期,有一半以上發生在懷孕30周以後。

(4)孕婦年齡越大越易發生本病,經產婦多於初產婦,多胎多於單胎。

(5)皮膚幹燥、脫屑及色素沉著,有的患者皮膚呈魚鱗狀改變。

(6)嚴重者可出現全身水腫、周圍神經炎、感染及出血。

(7)實驗室檢查,血片中可見中性粒細胞5葉核及6葉核,紅細胞大小不等,以大紅細胞為主,嚴重者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骨髓片可見到巨幼紅細胞增多,血清葉酸量降低。

【鑒別與診斷】

(1)妊娠早期出現嚴重的妊娠反應(惡心、嘔吐及飲食減少),有偏食、雙胎、多胎或感染的病史。

(2)凡是妊娠晚期的孕婦,在短期內出現嚴重的貧血症狀,又同時伴有食欲不振、惡心、腹瀉、腹脹,有舌痛、舌色紅及表麵光滑者,應首先考慮妊娠合並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