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的電影裏,看到孫紅雷飾演的邱如白對著飾演孟小冬的章子怡說,誰要是毀了他的這份孤單,誰就毀了梅蘭芳。他們兩人的孤單,卻不能成就彼此的偉大。聽得讓人無限心酸,雖不是所有偉大之人都由孤單來成就,可他們的大多數不外乎如此。
既然是愛情,那麼悲劇才合適。
離了舞台的小冬,遭到一個瘋狂粉絲的上門堵截,導致一名無辜者死亡,這件事對梅孟的打擊很大,報紙更是鋪天蓋地地報道,滿城風雨。從一開始就反對小冬過門的福芝芳,在這件血案發生後喊出:大爺的命要緊!一個有心經營的女人,總能見縫插針地給予反擊。有著男兒氣的小冬怎受得了這樣的冷落,何況連梅蘭芳亦對她做了冷處理。
女人經得起女人間的刻薄,卻受不起一星半點兒戀人對她的忽視。
離開她熟知的戲台,梅家大院的門她從未踏進過半步,婚後一直暫住在別處,既不用打理梅蘭芳的起居,也無家可持,孟小冬算是被這個男人給放逐了。那邊廂,卻是福芝芳跟著他去天津演出,一派夫唱婦隨的其樂融融。女人最氣的,並不一定是丈夫的不懂體貼嗬護,而是明知她內心充滿委屈,卻還和另一個女人作幸福狀,是落井下石的譏嘲。
心高氣傲的女子會想著法子替自己出頭,至少不能受了委屈不吭聲,孟小冬一心想著重返舞台,早在兩人結合時,她便提出過。大男子主義一邊倒的梅蘭芳顧慮被人說養不起家為由拒絕了小冬的提議。孟小冬複出的消息未演先紅,這件事鬧到後來雖是夫妻重歸於好,但不能不說彼此心裏毫無芥蒂。梅蘭芳心裏明白,像孟小冬這樣的烈性女子,不是他能夠駕馭得了的,而以一個大師的身份,也不該在兒女情長上多作計較。
圍在梅蘭芳身邊的有兩撥人,一撥是擁孟,另一撥是擁福,就像是賈、黛、釵,其中最為有利的一條理由是“智囊團”裏有人對梅蘭芳提出,福芝芳持家有道,她會服侍人,而孟小冬卻要人服侍。女人要上得廳堂,福、孟兼而有之,能下得廚房的卻隻有福芝芳。
無論哪個女子,再怎樣工於心計,隻要出發點都是為了她愛的這個男人,至於一路上真真假假磕磕碰碰的諸般原因,到頭來不也是能美化成一段佳話嗎?
“廣陵絕響”藝術巔峰的燦然謝幕
生活再蒼涼,我們的快樂還多得多。我們,是普通的大眾,之所以我們的快樂還多些,是因為有時候我們擺高了姿態下不了台時,隻要我們心意改變了還能繼續走下去,不怕有誰會笑話自己,我們就是那麼平凡,為了生活能屈能伸,每個人都是這麼過的。
梅蘭芳率團訪美這一舉,贏得了空前聲譽,也虧空了一大筆錢。赴美前,他留下幾萬元錢分別給了福、孟,在美演出期間受一夫一妻製的思想衝擊,以及回國後所見孟小冬的手上花費用盡、福芝芳的節儉有餘,無不對他日後的決定產生了左右。隨後,一手帶大梅蘭芳的大伯母去世了,前來梅家吊唁的賓客卻不見梅家三夫人孟小冬的身影,當時懷有身孕的福芝芳以性命相逼不讓小冬進家門,照當時的規矩,小冬進了梅家盡了“梅夫人”應盡之職,便算是梅家的人了。
被攔在門外的小冬受到二房的阻攔,連她愛的這個男人都不能替她做主,雖然心中仍然不能割舍,也實實在在看到了他的軟弱,以及二房的強悍。結婚三年,從未踏進過梅家一步,外表看來傲氣淩人的女子,實則也藏盡了委屈心酸。
外表越是高傲的人,心裏就越充滿了一個完美的自己,並非定要門當戶對的匹配,但對另一半的執著也如同藝術上追求的臻於完美。遇上了梅蘭芳,孟小冬是找對了開頭,放眼在梨園行,可還有人比得過他?無論當初是否真的因為張宗昌的威脅,讓她起了嫁人的念頭,以她的性格,要是不喜歡的人,隻怕無人逼得了她。
我卻在想,舊式的深宅大院裏,多少都有些這類破碎的愛情故事惹人感慨不已,困難重重的戀人在大屋下險象環生地生活著,但若沒有這些阻撓,故事自然是不好看了,但恐怕這對戀人也愛得不那麼深刻了。
兩頭孤單的人,早也看清了緣分已盡的那一天,隻是在你我的心中都留存著那份怦然心動,要說從今往後一刀兩斷,怎能不心碎難挨?相愛的兩個人,都沒趕在對方麵前拾掇出那個完美的自己,可是,戲開場了,你是站在台上的紅伶,沒有你壓不住的場,兩片長長的胭脂,夾著瓊瑤鼻,觀眾熱情鼓掌,唱到動情處,也得忍住,忍到謝幕,戲散了,人走了,隻餘下依舊錦繡的件件戲衣,多嬌媚,美是美,竟那麼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