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陸小曼(3)(1 / 3)

陸小曼與丈夫的爭執不斷,好友唐瑛請王庚夫婦吃飯,王庚抽不出身,也不希望妻子赴宴,同伴們約她外出跳舞時,她還猶豫不決,便有人激她:“我們總以為受慶(王庚的號)怕小曼,誰知小曼這樣怕他,不敢單獨跟我們走。”正巧王庚的車駛到家門口,軍人出身的他最不能容忍沒有紀律,大聲斥責:“你是不是人?說定了的話不算數。”小曼被丈夫拉回了家。

當眾受了頓罵的小曼,一狀告到她父親那裏去,父親支持愛女的決定,母親則不同意離婚。陸家對徐誌摩的印象很不錯,但離婚絕不是隨便說說就能決定的,這裏也有徐誌摩好友劉海粟的運籌帷幄。

功德林是當時上海有名的素菜館,劉海粟宴請的客人有:徐誌摩、王庚、陸小曼母女,還有張歆海、唐瑛、唐瑛的哥哥腴廬和楊銓(杏佛)、李祖法等人。

劉海粟在這場有名有目的酒宴上現身說法,以自己衝破封建婚姻、追求自由婚姻為例,唱起了主角。徐誌摩不敢直視王庚,他是這次宴會的核心人物。王庚一走進酒宴,就猜疑了起來,最後推說有事,讓妻子小曼陪母親再坐會兒,他先走了。

麵對妻子、好友的裏應外合,男人不能像女人到處哭訴、寫文傷感,身為軍人的王庚最終選擇放手。結婚時,陸小曼對他諸般不滿,離婚後卻從沒說過他一句不好,不是從沒愛過,對王庚,她真是愧疚始終。

羨神仙眷侶不識人間煙火

年輕的時候,選擇愛情;年歲上去後,選擇合適。

1925年,徐、張的次子3歲,死於腹膜炎。

1926年10月3日(農曆七月初七),陸小曼和徐誌摩在北京北海公園結婚。

張幼儀晚年回憶道:“我來英國的目的本來是要夫唱婦隨,學些西方學問的,沒想到做的盡是清房子、洗衣服、買吃的和煮東西這些事……”“我沒法子讓徐誌摩了解我是誰,他根本不和我說話……”

詩人的各種風光大事中,難得的是他的人脈,他是梁公的弟子,和胡適是同門,好友多是名家學者。和他的朋友們不同之處是,徐誌摩流傳下來的主要事跡是他的私生活。20世紀20年代,雙雙離婚追求幸福,即便是在標新立異的好萊塢也是驚世駭俗之舉,英格麗?褒曼、費雯麗都曾遭受了輿論的譴責。

他們愛得很高調,從他介入之始便是轟轟烈烈,至今流傳市麵的《愛眉小劄》是這段婚外戀的感情紀實。

徐、陸的婚外戀秘密被發現後曾引起了軒然大波,胡適當時勸他:“誌摩,你該了解你自己,你並沒有什麼不可撼動的大天才。安樂恬嬉的生活是害人的,再像這樣胡鬧下去,要不了兩年,你的筆尖上再也沒有光芒,你的心再也沒有新鮮的跳動,那時你就完了。你還年輕,應該出去走走,重新在與大文學家、大藝術家的接觸中汲取營養,讓自己再增加一些作詩的靈感,讓自己的精神和知識來一個‘散拿吐謹’。”

徐誌摩走之前,交托了胡適代為關心小曼,很有總統交代弟弟照料瑪麗蓮?夢露的意味。

胡、陸擦出這一段火花塵滿麵,情如霜。

小曼用英文給胡適寫情書:

我這幾天很擔心你,你真的不再來了嗎?我希望不是,因為我知道我是不會依你的。

另一封:

隻希望你很快地能來看我。別太認真,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吧。

徐誌摩之外,她繼續尋找著她夢想中的愛情。陸小曼與胡適有著無法解釋的私情,但胡適懼內,他不會為了小曼粉身碎骨渾不怕。

陸小曼是女版的徐誌摩,兩個都是在追求幸福路上不斷拋棄的人,甚至是自己的骨肉。和王庚離婚前夕,小曼發覺有了身孕,陸母勸她把孩子生下來,母親心裏還是更看重王庚這位女婿。小曼則清楚一旦生下孩子,這婚就離不成了。

她帶著貼身丫頭去找德國醫生做手術,誰也沒告訴,但手術並不成功,她一生再沒有子女。

千辛萬苦要在一起的戀人,阻力越大,心裏越覺得必須衝出牢籠,婚禮上胡適做介紹人,梁啟超證婚,各方來賓更是群英薈萃。

梁公不顧眾人麵,在婚禮上對徐、陸的一番指責,可謂振聾發聵,對弟子的失望甚而說出:徐誌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以至於學無所成,做學問不成,做人更是失敗。你離婚再娶就是用情不專的證明!

從後來梁公對幾位文人、學者的評價,他對徐誌摩這位學生還是很認可的。他感歎:誌摩寫詩的時候,心裏會滴著血,他大概也隻能寫戀愛情詩;但是,他的詩能夠傳下去。他跟弟子胡適說:“詩還是誌摩寫,小說還是魯迅寫,你就治你的哲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