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私奔
隻有女人才能看穿另一個女人的用心,尤其她們還愛著同一個男人。
“如果不是西安事變,咱倆也早完了,我早不跟你在一塊了,因為你這亂七八糟的事情,我也受不了。”多年後趙一荻如是說。
“我這個生活呀,就是到了36歲,發生大轉變。假如沒有西安事變,我不知道我還會有什麼經曆呢?”晚年,張學良承認道。
能和他囚禁一生,她以自由換得最後的幸福。外麵的世界對她和張的生活充滿威脅,她要和半個人類為敵,她一輩子能讓人記住的是她仿效卓文君夜奔已有家室的少帥張學良。張的一生有太多的故事,無論在曆史舞台上,還是情場上,這隻叱吒風雲的東北虎猶如猛龍過江,即便連上司蔣中正的妻子宋美齡都對他青睞有加。
小時候聽大人說西安事變,楊虎城的結局很慘,一家五口一個不剩。張學良活了下來,普遍認為這是因為他救過老蔣的命。後來看到一些報道說張和老蔣私下關係很不錯,甚至以兄弟相稱,但最為關鍵的是張手上的東北軍,以老蔣當時的處境,張是他極力要籠絡住的人。
我甚至想,以蔣中正的城府,他不會看不出妻子對這個兄弟的好感,一來礙於現實情況,二來張學良和宋美齡相識早在老蔣和宋認識之前。張在晚年時也說了:“若不是當時已有太太,我會猛追宋美齡。”用“太太”這個借口除了濫還有些矯情,聽來有些別扭,於鳳至成了阻人好姻緣的“攔路虎”,而張的意思是很有想法娶宋的。
宋美齡是個極有政治頭腦的女人,宋家的權勢、聲譽和地位,放眼整個民國無人能及,張是軍閥出身,仗著奉係軍閥頭子張作霖打下的天下,論家世,再自信,在國父的小姨子宋美齡麵前,少帥未必不感到沒底,從他後來大罵唐怡瑩和他玩假的可見一斑。再說,大他3歲的宋美齡,不見得會跟個小姑娘似的為愛意亂情迷。
老蔣心裏清楚,不如就讓其自然化解,極有政治手腕的宋也周旋在蔣、張之間遊刃有餘,利用自己的魅力為蔣爭取最大利益。
男女之間牽扯到感情糾葛,在生死攸關時,常常會折射出很多出乎意料的反常。宋在西安事變後極力保住張的命,甚至不惜威脅自己的丈夫抖摟他的秘密為代價。以老蔣的謀略,他或許看出了他們之間有真的相惜,這種感情很純粹也很難得。張的風流倜儻誰人不知,宋在張落難時的這份真情,對擅長利用特務打探情報的老蔣,大約是有觸動的。
宋與張的原配於鳳至關係不錯,宋母(倪桂珍)收於做幹女兒,宋美齡適時和於結拜為姐妹,於與宋靄齡關係也不錯。宋對她的這份姐妹情,除了政治因素外,或者也有感原配夫人對少帥生性風流的隱忍和於鳳至背後承受的孤寂。這些,最後都被一個叫趙一荻的女子終結。沒有趙四,張學良還有別人;沒有少帥,趙四或能做個幸福不為人知的女子。這樣的話,她的人生一定無趣多了。
還好,曆史從來沒有如果。
趙一荻,又名綺霞、香笙,1912年生在香港,一荻是她少女時代英文名字Edith的譯音。排行第四,亦稱趙四小姐。她父親是當時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長趙慶華,字燧山,曾任津、滬等鐵路局的局長,是達官顯貴。他生有六男四女,趙四是小女兒。小時候她常住在天津,當時很多各界要人在此購置住所。
她跟三個已成年的姐姐參加各種社交活動,當時天津最有名的社交場所是蔡公館,主人蔡少基曾任天津海關道台,家資富有,留學德國,頗為洋派,後成為張學良三弟張學曾的嶽父。府內常舉辦舞會、放映電影,邀請天津名媛公子前來相聚。
少帥在蔡公館聚會前曾在《北洋畫報》上一睹過趙四的容貌,她一身清新明媚洋裝,坐在春天裏,帽子遮住半邊臉,這幀照片被後世流傳甚廣。
一見鍾情尚不足以動人心魄,趙在北戴河遊泳差點溺水的那次,少帥恰好英雄救美,從好感到傾心電光石火。
以少帥“招蜂引蝶”“鮮花鎧甲”的魅力與市值,一直是社交界各名媛千金爭相結識的公子哥,他是民國四公子之一,出了名的花花大少,比起文人多情、孱弱,出生草莽的綠林軍閥,張學良內外兼修,用少帥自己的話說:女人要沾上我,她就不離開了。
名士愛風流,更何況他可不是一般的將士。同樣是各種緋聞纏身,發生在誰的身上就很講究,趙私奔少帥,做足了“小三”逼宮的架勢。趙家是有頭有臉的名門,趙父一氣之下與女兒脫離親情關係著實讓人愕然。往好處想,趙父走這一步表麵上是不給女兒留退路,他對少帥的脾性多少也有了解,張、趙兩家之間關係先前還不錯。少帥這時將一個走投無路的少女趙四拒之門外顯然不搭配他軍人的氣質,在折子戲裏明顯是冒辟疆之流文弱酸書生的拿手絕活。
私奔的版本有多種,根據當時張學良的副官陳大章的回憶:1929年3月,張學良任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後,給趙一荻掛去長途,問她能否到奉天(沈陽)來旅遊,趙說要征求家長的意見。幾天後,她電話回複,業已征得父母同意,準備應邀前往。於是,張學良就派陳副官趕至天津迎接。上路前,趙家人曾趕到火車站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