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到奉天後,天津傳出了不少謠言,一些小報乘機大做文章,一時間,滿城風雨。天津一家民間小報《商海周報》以《趙四小姐失蹤記》為題,長篇大論登載了“種種內幕消息”,因為涉及一些鮮為人知的內情,立刻被各大報紙爭相轉載,緋聞越炒越熱,撲朔迷離。
趙父趙慶華立刻在報上發表聲明:
我族世祖清獻公,係屬南宋後裔,居官清正,持家整肅,家譜有居家格言,家祠有規條九例,千餘年來,裔孫遵守,未嚐敗壞。曆朝禦賜文聯,地方後吏春秋致祭,即民國前大總統、總理亦贈匾對,榮幸何似!詎料四女綺霞,近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第三十二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
趙父這一舉動,讓當時的陳大章和張學良大惑不解。從奉天北陵別墅去高爾夫球場的路上,陳大章聽見張學良問趙一荻小姐:“你父親既然同意你來此,為什麼又登報聲明?這弄得多麼不合適。”麵對張學良的嗔怪,趙小姐一言未發。
謎底不必揭曉,天下父母心,趙父從獲悉小女兒和少帥的種種傳聞時,大約已料到早晚有這一天。一個是情場上縱貫南北的“常勝將軍”,一個是情竇初開的二八年華,女人喜歡他無需多少慧眼,男人可忍心拒絕一個情深意切的妙齡少女?
趙父一路官運亨通,這點人情世故焉能分辨不出?古今中外多少始亂終棄的版本,父愛到底不同母愛,他贈給小女兒的就是這份決絕,既要學人私奔,就要有魄力,斬斷所有退路,退一步都是萬丈深淵。那些拚死拚活想黏上少帥的女子,幾個有好下場的,“隨軍夫人”穀瑞玉削尖了腦袋想進大帥府,還在世時的老帥張作霖和兒媳於鳳至一致反對姨太太進門。
1925年發生的彈劾鐵道部門的“五路大慘案”,起因是鐵路局存在不廉潔問題,趙慶華被牽連在內,仕途從此一蹶不振。1929年9月25至29日在報上連登5天聲明,之後,又深感慚愧,趙父辭去北洋政府交通次長的職務,幹脆退隱。
那時張作霖已被炸身亡。同年中東鐵路事件,“改旗易幟”的張學良,追隨南京國民政府的國際反蘇路線,采取軍事行動收回中東鐵路主權,與蘇聯紅軍火拚中東北軍節節敗退,傷亡慘重,南京政府不發一兵一卒,最後少帥隻能無條件接受中東鐵路恢複原狀。
這焦頭爛額的節骨眼上,少帥有心情玩私奔?他和於鳳至最疼愛的兒子那年(1929年)查出患有結核病,國事、家事輪番轟炸。照張後來說的,他打電話給趙,讓她來奉天玩玩,這個說法還比較可信。男人在外麵白相相,就表示要帶回家嗎?
要留住這隻“東北虎”,隻有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以趙父在官場上爐火純青的大手腕,自然要為女兒打造一條獨一無二的路。在當時看來是“死路”,趙四成了幼齒版的“娜拉出走後”。謠言止於公開,後路截斷,張趙戀必然要有個明確。
男女間的事,最傷痛的不是轟轟烈烈的恩斷義絕,而是夾雜著謠言和揣測還吃了暗虧的曖昧之事,幾輩子都漂不白。有了這份聲明,少帥麵子上不能將趙四拒之門外,傳出去讓人說:這新當家的打仗打不贏,連女人都負不了責。
原配於鳳至在晚年提到丈夫年輕時有很多女人追求:這群女人中有一個叫趙綺霞,她父親是政府中主管經濟的要員,她因終日在舞場流連、不肯上學,被稱為趙四小姐,她追逐漢卿,報紙雜誌大肆渲染。她父親管教她不聽,登報脫離父女關係,成為一時新聞。她以此為由,托人找我,要求任漢卿的永久秘書,服侍漢卿的生活,漢卿要我決定。我可憐她14歲幼齡,無家可歸而允許。趙綺霞來到沈陽帥府,一進門就跪地向我叩頭,說永遠不忘我的大恩大德,一輩子做漢卿的秘書,決不要任何名分。我用我的錢給她買了一所房子,並且告訴財務人員,給她工資從優,以盡到對人之心。
趙父的聲明,副官陳大章、原配於鳳至的回憶,以及當時張趙的反應,傳奇愛情下實則暗潮洶湧。
趙應張之邀去奉天旅行,她家人去車站送她,顯然不能武斷說私奔。雖不知趙父是否在場,既然從一開始就反對女兒與張交往,又對女兒禁足,這番“壯舉”定會有風聲漏出,畢竟私奔這麼大的事。
正如少帥自己說:其實我並沒有怎麼追求女人,除一兩個我主動追求外,大都是女人追我。晚年恢複自由之身的少帥,在與朋友聚會中,憶及這段“傳世私奔”時說:那一年(1929年),我有病,在沈陽養病,趙四就拎了個小包從天津來看我。本來她看完是要回去的。她那時已有家裏介紹,有了婚配的對象,她對那人印象也很好。後來她異母的哥哥就到老太爺那兒告狀,說妹妹私奔了。原來趙四的母親是盛宣懷家的丫頭,是姨太太,上麵還有個太太,也是盛家的小姐,生了幾個哥哥。哥哥就想借這事來打擊趙四母親這一房。老太爺一聽,大怒,就登報脫離父女關係,逐出祠堂。這下可好,回不去了,隻有跟了我了。所以我說她哥哥是“弄巧成拙”了。唉,我說姻緣就這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