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周璿(1)(3 / 3)

周璿是鄰家小姑娘,你推開窗時,她正逗著籠子中的鳥,偶爾會哼支清甜的小曲兒。生活充滿艱辛與不易,卻是實實在在的悲和喜,沒有貴族式的,沒有喝過洋墨水,生活在繁華年代,不見得去百樂門跳舞勾凱子。

《馬路天使》看完後,我有種難以想象的八卦念頭,在今天仍然如此打動人的影片,在當時要引起多大的轟動?趙丹那麼年輕,才22歲,登場時穿身軍裝,這要在今天得引起多少軍裝控們的眼球啊!他軍帽偏不戴齊整,很有些文藝青年的腔調,一群狐朋狗友圍繞。脫下光鮮的軍裝,裏麵是襯衫的一個領頭,這大概就是上海最早流行的“假領頭”的鼻祖了吧。

小陳另外的四個把兄弟,有同室的報販老王(魏鶴齡)、剃頭匠(錢千裏)、失業者,一窩雜牌軍在太平裏過著他們的小日子,連女房東見到小陳時拿手去貼在他嘴上,這動作好突兀,連好兄弟都看出來女房東對他有意思。

可當他望著樓上的璿子小妹妹時,目光那麼溫柔,保守年代裏一個簡單的擁抱,七十多年後依然令人期待和回味。

這才是銀幕情侶啊,他們站在一起時,就像弄堂裏的大哥哥和嗲妹妹,鬧情緒、吵相罵、賭氣摔門,儼然一對又愛又恨又淘氣的小情侶。當吹鼓手發現小紅和一個有錢的流氓在一起,兩人大吵,最後誤會接觸擁抱在一起,我察覺到,趙丹抱著周璿時,嘴和鼻貼在她的頭發上,我可不認為這是鏡頭錯位造成的視覺差,趙丹在親昵地聞著她的發絲,周璿的額發有點亂,她在他的擁抱中哭訴著要被家裏賣掉,兩人表情默默溫柔,哪裏有大難臨頭的愁眉苦臉,分明是撒嬌嘛!趙丹飾演的吹鼓手真是發自內心地喜歡這個小妹妹,他們臉貼著臉時是那麼默契。同樣被稱為趙丹代表作的《十字街頭》,可真沒覺得趙丹和白楊有過這樣的火花。

小陳和小紅要結婚,剃頭匠說送梳子,小紅說不要,小陳問剃頭匠要他耳朵上的耳環當作戒指。好時髦的銜接,原來當時就已經有左耳戴一隻耳環的時尚風,錢千裏飾演的剃頭匠在劇中原本是場記,結束這部電影後他轉身成為演員。

飾演小紅的姐姐小雲的是趙慧深,讓一個女大學生扮演一個街上的妓女,整部電影甚至沒有台詞。小雲也喜歡著小陳,老王喜歡著她,給她遞煙、點火,她是老王心目中的天使。趙慧深一生隻演過這一部電影。

電影《馬路天使》之後,趙丹和周璿兩位主角卻沒有再合作,亦沒有交集。

小時候看黑白電影,充斥著抗戰、諜戰的絕對正麵形象和絕對反麵形象,貌似那個年代所有的民眾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說話、做事、思想都是土裏土氣的話劇腔,還沒脫離默片時代的誇張痕跡。

一部《馬路天使》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每個人都是一部傳奇,當時怎知這個在小酒館裏閑聊出來的劇本,居然成為日後流傳下來的中國電影的扛鼎之作。

現在的上海依然有不少類似的房子,住著很多普通民眾,白天上班晚上麻將遛狗,早沒了閑情雅致在窗口拉琴逗鳥。幾年前,在家附近的一排石庫門房子前,樓上很大的橢圓形窗框,大熱天裏,兩個大老爺們兒光著膀子在窗台前下象棋,老式的電扇,窗下來來往往的行人偶爾抬頭看一眼。後來房子拆了,下棋的人就更少了。

一些時尚酒吧布置成後現代的老上海風格,有一回我經過,乍看以為是到了某監獄,大約是理解不了藝術的本意,或者是創意太過概念化,人們獨鍾情於那個氛圍裏,不求甚解,跟不上時代的節拍,不問也罷。

現實生活中的周璿,卻終其一生都沒有遇到她的“小陳”,她的歸宿。

在她後來幾段的愛情中,是否也曾如初戀般美好,外人不得而知,一心尋求真心以待,總是擦肩而過。她得天獨厚地擁有美貌、演技、歌喉,任選其一已是難能可貴,她獨占其三,發揮極致。上天有雙溫柔殘酷的手,給你最好的,也把最壞的留給你。

MJ去世時,很多人不禁問:給你MJ的一切,你能承受住他所承受的一切嗎?這樣的一生,你願意交換嗎?

很多羨慕姚明有錢,姚明回道:“你羨慕我有錢,我羨慕你有閑。”

風光體麵的背後,是看不見的苦澀與悲傷,尤其女明星,感情失敗不能對人言,唯有保持緘默吞下一切。

我們還有長長的未來

拿人家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

——周璿

周璿說:“我自幼愛聽人家唱歌,耳音也好,常常跟著哼,一遍兩遍,三遍四遍就能上口了,在學校裏,我唱歌的成績總是第一名。”

作家白先勇曾回憶道:“我的童年在上海度過,那時上海灘到處都在播放周璿的歌,家家花好月圓,戶戶鳳凰於飛。”《花好月圓》《鳳凰於飛》這兩首均來自周璿主演電影中的插曲,每部戲她不僅要演,還要唱。

“花樣的年華,月樣的精神,冰雪樣的聰明,美麗的生活……”王家衛的小資風格電影《花樣年華》的靈感也來自她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