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很久以前,在四川有戶人家,丈夫常出遠門做生意。他們家裏人都很喜歡吃魚,而且講究調味,在燒魚的時候一般會放些提鮮增味的配料:蔥、薑、蒜,酒、醋、醬油等。有一天晚上,家中的女主人在炒菜時,為了節省,便把上次燒魚時用剩的配料都放了進去。她以為這道菜會不太好吃,丈夫回來後不好交代,就猶豫要不要給丈夫重做一道菜。就在這時,丈夫做完買賣回家了,而且很快就把這道菜吃光了,還問了句:“怎麼這麼好吃,是用什麼做的?”老婆這才把具體的過程給他講了一遍。這道菜用原本燒魚的配料來炒製其他菜肴,所以味道鮮美,取名為魚香炒,就是現在的魚香肉絲。傳統魚香肉絲的做法也並不像現在這樣是肥三瘦七,而是全部都放瘦肉,隻用蔥頭爆炒。後來,一些菜館為了降低成本,就在魚香肉絲裏放入了青筍絲、木耳絲、冬筍絲等輔菜,使得這道菜菜式穩定,逐漸成為主流。現在,即使在四川本地,也很難吃到傳統味型的魚香肉絲了。當然,這種改良依然保留了魚香肉絲的傳統風味,“魚香”係列菜也在中國慢慢流行起來,比如魚香豬肝、魚香茄子和魚香三絲等,這些菜,也都是沒有魚肉的。

39川菜中有一道名菜常被寫作“宮爆雞丁”或是“宮保雞丁”,到底哪個寫法對?

這道菜是川菜中的傳統名菜,由雞丁、幹辣椒、花生米、黃瓜等炒製而成,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使得這道菜廣受歡迎。在歐美地區,宮保雞丁也很流行,幾乎成了中國菜的代名詞。有些菜單上把這道菜寫成宮爆雞丁,是有人認為烹製它的方法是“爆炒”,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要說清楚這道菜的名字的寫法,還得從“宮保雞丁”的來曆說起。

炒雞丁在清朝算是個流行菜,清朝記錄皇宮禦膳菜肴的《禦膳單》就記載有一道菜叫“一品山雞丁炒醬瓜”,就是用野雞肉切成雞丁炒醬黃瓜。清代著名才子袁枚喜好烹飪,寫有《隨園食單》,裏麵也記載用雞丁炒荸薺和筍丁。

一般認為,這道菜是由清朝四川總督丁寶楨所創。丁寶楨是貴州人,經過刻苦讀書,考中了進士,擔任過山東巡撫,因為在任時為民排憂解難,受到朝廷賞識,升遷為四川總督。丁寶楨為官剛正不阿,在山東做官時,曾經不懼權貴,誅殺了私自出宮耀武揚威的慈禧寵幸的大太監安德海,當時人都稱他“丁青天”。據說丁寶楨很喜歡吃辣椒與豬肉、雞肉爆炒的菜肴,在山東任職時,就曾命家裏的廚師製作“醬爆雞丁”及類似菜肴。調任四川總督後,每遇家宴,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幹辣椒炒製雞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的歡迎。經過他們的宣揚,這道菜漸漸有了名氣。丁寶楨死後,被朝廷封為“太子太保”,也就是宮保,後人照此便尊稱他為“丁宮保”,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由他製作的這道炒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這道菜也從丁家的私房菜,逐漸推廣到民間。

取名“宮保雞丁”,是為了表示對這位丁大人的紀念。但是時過境遷,很多人已不知“宮保”是什麼意思,就想當然地把“宮保雞丁”寫成了“宮爆雞丁”,雖一字之差,但是古人紀念丁寶楨的初衷卻消失了。

40魚和羊合起來是“鮮”字,古代有用魚肉和羊肉做成的名菜,是什麼菜?

這道菜就是魯菜的名菜之一“魚腹藏羊”。易牙是春秋時期齊國的一位名廚,是他發明了這道菜。據說他最初是一個開飯館的廚師,因為特別善於調味而聞名齊國。在齊國,水產以鯉魚為最鮮,肉以羊肉為最鮮,但是魚腥羊膻,人們做菜時總要用味道很重的調料才能除掉腥膻味,而這樣一來,它們原本的鮮味就很難保持。易牙在一次做菜時,突發奇想:“不知將水陸兩鮮並用,味道如何?會更腥更膻嗎?”他將羊肉剁成茸,塞入魚腹中,撒少許鹽調味,然後放在火上烤,烤好後一嚐,味道出乎意料,既沒有魚腥味,也沒有羊膻味,鮮美異常,魚肉和羊肉都保持了原有的鮮味。“魚腹藏羊”經易牙一發明,就在齊國流行起來,並曆經千年流傳至今,成了魯菜的代表菜品。而由“魚”“羊”組成的“鮮”字,據說也是因這道菜而創製的。

徽菜裏也有“魚羊鮮”這道菜,用魚肉和羊肉燉成。據說“魚羊鮮”也是一次偶然的發明:清代的安徽境內,有位農夫帶著四隻羊來到練江,乘船渡江時,因為浪大船小,有隻羊不小心落入水中,遭到了水裏魚兒的撕咬搶食。一位漁夫蕩舟經過,撒網捕獲群魚,回到家中,剖開魚腹,發現羊肉還未被消化,便將羊肉和魚一起燒製,結果魚羊肉湯味濃鬱,肉質肥美……這道菜經過流傳,逐漸成為徽菜中的代表菜之一。

不管這些傳說真假與否,在古代,確實有把羊肉和魚肉一起烹煮的記載。宋代的《西湖繁勝錄》就記載了一道菜叫“羊頭黿魚”,黿就是甲魚,這樣的烹煮也是肉鮮味美。明清之交的《金瓶梅詞話》也有“鮮魚羊頭”這道菜的記載,即用鮮魚湯燉煮羊頭肉,也很鮮美。另外,在陝西的清真餐廳裏,有一道菜叫“烏龍燒鮮”,也叫“魚羊燒鮮”“魚羊合鮮”,也是將水中的魚和陸地上的羊當作菜料一起燉煮。各地的廚師們不約而同發明這道菜,真是奇妙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