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自來水,最早飲用河水、湖水,隨著衛生觀念的進步,人們開始尋找更安全的水源。商周時代出現了水井。春秋戰國以後,水井被廣泛使用。在今天北京薊城遺址上,人們發現了一百多口從春秋、戰國到東漢等各個時期的水井。另外,考古工作者在天津也發現了從戰國到漢代的十幾口水井。這一發現也給我們研究古代水井的演變提供了線索。人們發現,戰國水井,基本是土穴;到了漢代,已經出現了磚結構或者磚木混合結構的水井。和今天的深井不同,這些井距離地下深度僅有二至五米。

因為水井和人們生產生活的關係密切,保護井水也就成為古人生活中的一項重要活動。《後漢書·禮儀誌》記載,當時人“是日浚井改水”,浚是疏通的意思,這句話就是說在夏至的那一天,人們要疏通井水,重新換水,清除細菌滋生、雜物墜落等隱患,防止因飲水而產生的疾病。古人還給水井加上蓋子,防止髒東西掉入井水裏,汙染水源。

對水質較差的井水,古人怎麼辦呢?家庭的處理通常是把水燒開,但就是這種飲用白開水的方法,也是古人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才找到的。

如果用水量大,用柴禾燒煮的方法顯然是無法滿足需要的,古人有更神奇的方法。明代許次紓《茶疏·擇水》講:“往三渡黃河,始憂其濁,舟人以法澄過,飲而甘之,尤宜煮茶,不下惠泉。”意思是作者曾經多次渡過黃河,剛開始還擔心黃河水的渾濁,而擺渡人卻有淨水的方法,經過擺渡人處理之後的水喝起來很是甜美,也很適合烹茶,並不比無錫惠山的惠泉水差(惠泉被譽為“天下第二泉”)。其實這裏的明代黃河擺渡人所用的淨水法便是用明礬來淨水。現代實驗表明,明礬放入水中,經過化學反應,可以吸附水裏懸浮的雜質,有淨水劑的作用。由此可見古人是很有生活智慧的。

古代有些地方的井水很難喝。就拿北京來說吧,元代王惲的《秋澗集》就說北京的“水率鹹苦”,意思是北京城裏的水大都是又鹹又苦的。這種情況到清代也還存在,清代筆記《燕京雜記》就記載說“京師之水,最不適口,苦固不可飲”,當時京城裏的人要喝上甘甜的水,隻能爭著買拉水車從城外山泉運來的“甜水”。當時京城裏幾乎每條巷子都有水車在賣水,因為買水的人多,賣水的小販有時還會故意提高價格來牟利。

為了確保水源安全,古代都明令禁止民眾在飲用水源裏麵洗澡、亂扔雜物或者洗馬,如果被發現,會受到鞭刑的處罰。嚴格執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水質的安全。

56筷子是一種具有東方特色的餐具,你知道它的曆史嗎?

和西方國家的刀叉或者是部分少數民族的手抓進食不同,中原地區的漢族使用筷子這一夾食用具來進餐。筷子早在遠古時期就已出現,遠古人的飲食以燒烤為主,剛烤過的食物很燙,因此人們就想到用兩根細木棍夾取食物。這種木棍就漸漸發展成了今天的筷子。

早期的筷子大多用竹木做成。最遲在戰國時候,就已經出現用金、銀、漆器和象牙等材料製作的筷子。這種奢侈品當然隻是貴族在享受,《韓非子》就記載大臣箕子看到商紂王使用象牙筷子後,就預言紂王的驕奢會使商朝滅亡。

金筷子也很受後代皇帝的青睞,《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一次朝廷宴席,唐玄宗把手中的金筷子賜給了當時的名臣宋璟,宋璟受寵若驚,唐玄宗見狀,告訴他說,不是賜給你金子,而是賜你筷子,來表彰你像它一樣耿直。可見筷子也有“耿直”這一文化內涵。

筷子這種叫法出現較晚。

按照《韓非子》的記載,筷子原名為“箸”,這個稱呼大約一直使用到宋元時期,直到明朝,當時的普通人開始稱呼箸為“筷子”。明代陸容的《菽園雜記》記載說:“吳俗舟人諱說‘住’,‘住’與‘箸’諧音,故改‘箸’為‘快兒’。”意思是說因為吳中(今蘇州一帶)的漁民最怕船停“住”,所以蘇州一帶人把“箸”叫成相反的“快子”,圖個吉利,後來又在“快”字上加了竹字頭,於是“筷子”這種稱呼就漸漸被大家接受,“箸”字反倒慢慢退出了老百姓的生活。在一衣帶水的日本卻沒有這種禁忌,直到今天還在用“箸”這個稱呼。

57中國古代有沒有像現在這樣有好幾個單元、住著很多人的大樓?

福建土樓就是這樣的古代經典建築。福建土樓是福建客家人的住宅,從晉朝開始,中原地區戰亂頻繁,一些漢族人為了躲避戰亂,陸續逃到福建,在那裏紮下了根。因為來者為客,他們就被當地人稱為客家人。客家人作為外來者,占據了當地人的土地和資源,最初受到當地人的排斥,由於這個原因,同時為了抵禦各種自然災害,客家人於是選擇自家人住在一起,互相幫助,互相保護。如何能夠讓幾代人住在一起,這就需要建一座大房子,於是就產生了福建土樓。

有一座土樓叫承啟樓,樓上有一副對聯:“一本所生,親疏無多,何須待分你我;共樓居住,出入相見,最宜結重人倫。”意思是我們都來自同一個家族,大家的親疏關係都差不多,沒必要把你我分得那麼清楚;我們都住在同一座樓裏,大家出來進去常常見麵,這種生活方式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這副對聯十分精確地概括了客家人重視家庭人倫的觀念。

福建土樓的外部采用全封閉的建築形式,就是說無論是圓形還是方形,都建成像城堡一樣,圍成封閉的形式。土樓的內部結構也很講究,最中間的空地上是祠堂,住在同一座土樓中的人往往都是同族,所以大家供奉著相同的祖先。除了祠堂,有的還有供族人聚會的大廳。族人居住的房屋則圍繞著祠堂建造,這樣做既突出了祠堂的重要性,也可以更好地保護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