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一般都是三層以上的建築,四層、五層的土樓也很常見。有的樓還分成幾個單元,如被稱作“土樓王子”的振成樓。振成樓建成於1917年,這座樓一共有四層,分成六個單元,各個單元之間既可以互相連通,也可以關上門獨立存在。這樣做既可以保護各家的隱私,當發生火災或是有盜賊入侵時,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振成樓裏的居住條件也十分舒適,底層為廚房和餐廳,二層是糧倉,三、四層是臥室。1985年,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世界建築展覽會中展出,被人們稱為“東方建築明珠”。
福建土樓在2008年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是中國第36個被聯合國承認的世界遺產。
58為什麼形容某人很少外出時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呢?大門和二門分別指哪兩道門?
大門眾所周知,二門是指北方的四合院中連通外院和內院的門。其中一些比較富裕人家的四合院,會有好幾重院子,有一個量詞“進”就是用來表示院子有幾重的。隻有一個院子的四合院叫“一進”,兩重院子就是“兩進”。從上往下俯視,形象一點說,一進的院子就像一個“口”字,在一進的基礎上再蓋一進,院子就像一個“日”字,再加一進就好像“目”字;當然四合院也可以橫向延伸,比如像“田”字一樣的院子也較常見。
還有一種情況,一進的院子也可以像一個“日”字。那就是在院子的中間建造一排房子,這樣做主要是為了保護家庭的隱私。四合院的大門一般開在整個院子的南牆。有中間這一排房子在,進入四合院先看到的就是這些房子,完全看不到後麵的情景,北麵的房子因此私密性較好。如果來訪的不是熟人,主人不希望對方進入內院的話,就可以在中間的那排房子裏接待他。
四合院的外院一般用來接待客人,家裏的男性也可以在此工作學習,內院則是一家人生活的地方,特別是家裏的婦女,基本上沒有特殊的原因,都不會到外院來。
知道了外院和內院的區分,也就明白為什麼要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來形容某人不外出了,也就是說,這個人別說大門,連內院和外院之間的二門都不出,整天待在內院裏。
二門的門,也很有特點,經常被做成“垂花門”的樣式。垂花門之所以被叫做“垂花”,是因為門前的兩側有兩個垂在半空的柱子,被稱作“虛柱”,柱子被雕刻彩繪,就好像兩個掛在門前的花團一樣。一看到這樣的門,外人就知道應該及時止步了。
59古人的家裏來了客人,會請他到“花廳奉茶”,花廳是什麼地方?
花廳較為流行的時期為明清。從位置還有樣式來說,花廳和一般的客廳很不一樣。一般的客廳大多位於前院,花廳則不一定,花園建在哪裏,花廳就建在哪裏。因為花廳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讓客人能夠欣賞花園的美景。也就是說,所謂“花廳”指的並不是擺滿花的廳房,而是建在花園中的廳房。
花廳的樣式也不像普通的廳房那樣中規中矩。花廳主要是用來賞景的,因此經常建成四麵都是門窗的樣式,以便從各個角度欣賞花園的美景。同時,花廳本身也是花園中的一個景點,所以裝飾往往很華麗,雕刻和彩繪自然不用說,花廳內的家具也是布置精心。很多人家還會在花園中修建假山,因此為了追求更好的觀景角度,有的人家還會把花廳建成小樓,或者幹脆建在假山上。
不是隻有四合院裏才有花廳,一般帶有花園的建築,如江南園林,都會修建花廳。蘇州拙政園中有一座遠香堂,雖然名叫“堂”,卻是一座絕妙的花廳。遠香堂之名得自宋代周敦頤《愛蓮說》中的詩句“香遠益清”,這句詩形容蓮花的香氣越遠越清幽。遠香堂的名字,首先點出了堂外的景色以蓮池為主,同時也表現了主人高潔的人生追求。遠香堂四麵都是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堂外即是蓮池,在堂中能夠聞到蓮花清幽的香氣,也可以欣賞到蓮花的優雅姿態。如果是在雨天,水珠滴在蓮葉上的聲音就像一首樂曲,還能給人聽覺上的享受……60草原上的風很大,像帳篷一樣的蒙古包不怕被吹跑嗎?
自古以來,我國蒙古族人的家就安在蒙古包裏。他們生活在中國北部和西北部的草原地區,以放牧為生,常常為了尋找優質的牧草而遷徙,在這不斷遷徙的辛苦生活中,蒙古包為他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搭建蒙古包的時候一根釘子都不用,而是用毛氈、木架和繩索三部分搭成。蒙古包的整體結構是用木架搭成的,毛氈覆蓋在木架上,起到保暖的作用,而蒙古族人隻靠繩索,就能將毛氈和木架牢牢固定在一起。
蒙古草原上的冬天,氣候是很惡劣的,有狂風,有大雪,蒙古包之所以能承受這樣惡劣的天氣,和它合理的結構有很大關係。蒙古包的外牆是環形的,狂風吹來,會順著牆壁卸去一部分風力,圍牆受到的衝擊就會比較小;蒙古包屋頂的設計也十分科學,中間高,四周低,有坡度卻不陡峭,這種屋頂既能使積雪盡快流下,又能使迎風受力的麵積盡量減小。
使蒙古包足夠堅固的因素還有結實的木架。作為牆壁的木架,要造成相互交叉的網狀結構,而且要盡量使木架的間距完全相同,這樣受力才能均勻。蒙古包房頂中心的最高處要安裝一個圓形的天窗,蒙古包的外牆上不開窗,因此需要天窗采光,而且在蒙古包裏燒飯取暖都要生火,天窗還可以用來排煙。房頂的其他部分,則是由中心向外擴散的木條,就像傘骨一樣,木條的外端固定在圍牆上,這樣既可采光排煙,又使房頂牢牢地與圍牆連接在一起。
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很多蒙古族人都不再像以前那樣逐水草而居,蒙古包也往往會選擇新型的鋼材和帆布等作為材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