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涎香和麝香一樣,很少單獨使用,往往與其他香料混合起來,起到輔助香氣散發的作用。
還有一種清新自然原料簡單的香味,很受慈禧太後喜歡,那就是水果香。在富麗堂皇的皇宮裏,各宮嬪妃爭奇鬥豔,都沒少在熏香上花心思,慈禧太後卻偏愛水果香,不僅味道恬淡清新,而且勝在一派自然,非其他煙熏火燎的熏香可比。慈禧太後每天專門擺在屋裏散發香氣的水果,數量很大,每次換水果時,都需要有人往返抬著走。
大多數香料,都來自於植物,有的來自草本植物的花草,如杜衡、白芷,有的來自於木本植物的樹木,特別是樹幹和樹皮的部分,如檀香、沉香、蘇合香……這些來自植物的香料數不勝數。
香料單獨使用,味道很單一,因此自然而然地,古人就開始嚐試著將各種香料混合使用,這種做法叫做合香。合香是一件高雅的活動,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歡,比如宋初的著名學者徐鉉,在一個月夜獨自坐在庭院裏,感受到那種清幽孤寂的氣氛,靈感一來,就合成了一種香,將之命名為“伴月”。在月亮的清輝之下獨坐,身邊香爐裏輕煙嫋嫋,令人陶醉。
78古人喜愛熏香,他們熏香的工具有哪些?
好的香料需要好的熏香工具來搭配,古代的熏香工具同樣很複雜。最常見的熏香工具是香爐。在出土的戰國時期的古墓中,各式各樣的香爐已經較為常見了。它們有大有小;有的是銅做的,有的則是陶瓷製品;形狀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圓形的;香爐外表有的雕滿華麗的圖案,有的不著一色,以清新自然取勝。這些香爐都是精美的藝術品。有的香爐還被設計成了特殊的形狀,比如蓮花、鴨子。人們在鴨子香爐的肚子裏熏香,煙就從鴨嘴裏冒出來,十分有趣。
除了香爐,還有小巧精致的香球,也是常用的熏香工具。香球大約在唐代較為常見。它一般是由金屬製成,呈球形,香料就在香球的內部燃燒。香球的外表有鏤空的雕花,使得香味能夠散發出來。香球可以懸掛起來使用,也可以藏在衣服裏或放在床上,任它滾來滾去。因為香球內部有精巧的設計,不論如何滾動,它裏麵的香料和香灰都不會灑出來。
古代還有一種專門用來熏衣服、熏被子的工具叫熏籠。熏籠其實是配合著香爐使用的工具,熏衣被的時候,需要將衣、被撐起來放置在香爐上麵,熏籠在這時就有了用武之地。一般的熏籠都用竹子編成,中間留有縫隙,熏衣、被的時候,橢圓形的熏籠像一個大籠子一樣罩在香爐上麵,然後將衣、被搭在熏籠外部,香氣就能透過熏籠的空隙沾染到衣、被上。
79古人沒有鬧鍾,怎麼能按時起床?
古人沒有鬧鍾,白天還好說,可以通過看太陽來判斷時間,晚上就沒有辦法了,於是打更這種工作應運而生,負責打更的人就叫做更夫。
打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周朝,《周禮》記載了一個叫“雞人”的工作,“雞人”負責報時,就像公雞清晨打鳴一樣。
在明朝中期,更夫被叫做“火夫”,也是由官方雇傭和管理的一種職業,主要負責在夜晚巡邏;遇到火災或者盜賊,負責救助受害的人,並通報官府,幫助滅火和抓捕盜賊。火夫雖然也負責報時,但更重要的任務還是夜間巡邏。
火夫巡夜一般都帶著梆子和鑼,平時報時敲梆子,遇到警情則敲鑼,有時還會用到鈴鐺。梆子就是一條中空的木棒,用木棍敲擊梆子的表麵,就會發出清脆的聲音,在中國古代,梆子還會在伴奏時使用。火夫每一更敲完梆子,還要喊一些具有教育和警示意義的話,大家常聽的可能是“天幹物燥,小心火燭”,其實真正的口令比這要複雜得多,有時還會編成旋律唱出來。一個叫潘遊龍的明朝人,就在書中記錄了一條口令,內容是:“凡我甲戶,欽奉明文,謹守律法,嚴禁盜賭,有犯連坐。”大致意思是說,這一片的所有人都要遵守法律條文,嚴禁盜竊和賭博,否則犯了法害人害己,會連累親朋好友。除了口令之外,火夫有時也會喊一些皇帝的聖旨,或者官員的命令,以作宣傳。
古代將一夜分為五更,每一更又分為五點,一更相當於古代的一個時辰,也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一更對應的時辰是戌時,叫黃昏;二更對應的是亥時,叫人定,意思是說所有人都安定下來休息了;三更是子時,叫做夜半;四更屬於醜時,叫雞鳴,有的雞這時候就開始鳴叫;最後是寅時的五更,叫做平旦,也就是清晨。因此每更報時的人,到了清朝就被稱作更夫。
80古代沒有鍾表,如何計時呢?
提到古代的計時器,一般人最先想到的大概是日晷。日晷又叫日規,最早出現於漢代,主要利用物體在太陽下的影子來測量時間。在不同的時間,太陽的位置和高度不一樣,因此照射物體所投下的影子的大小和長度也都不一樣。日晷就是根據這一點發明的,它一般由一個標有刻度的圓盤和指針組成,和現在的鍾表不同的是,指針隻有一根,不能動,而且垂直於刻度盤,安放在刻度盤的正中央。看時間的時候,觀察的不是指針本身,而是指針在刻度盤上投下的影子。
還有一種名叫圭表的計時器,原理和日晷相同,而且出現得更早。原理和樣式類似於圭表的儀器,在戰國時期的古籍中就已經有記載了。目前能夠見到的最早的圭表,出土於一個東漢的墓葬。圭表實際就是在地麵上立起的一根柱子,時間刻度都標在地麵上,通過圭表看時間的時候,觀察的同樣也是柱子投在地上的影子。古代也有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型圭表,樣式和立在地上的大型圭表相同,隻不過比較小,立在帶有刻度的表盤上。
圭表和日晷其實並不好用,因為要利用的是太陽的影子,所以在沒有太陽的時候,例如多雲的白天和晚上都無法使用;另外,太陽的位置不但在一天中不停變化,而且在不同日子的同一個時刻也不相同,所以為了正確顯示不同的時間,表盤上的刻度必須十分複雜。
在古代更為廣泛使用的計時工具,其實是漏壺。漏壺的出現也很早,起碼在周朝就有了。它的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在壺的底部鑿一個小洞,然後在壺裏裝滿水,通過觀察漏出小洞的水量來計時。由於用肉眼觀察壺內的水位,難免會產生誤差,因此有了“沉箭法”,在漏壺內部放一個可以浮起來的托子,把箭固定在托子上,然後在漏壺的壺蓋中央也鑿一個孔,使箭穿過小孔,這樣箭就能直立在漏壺上了,隨著漏壺內水位的下降,漏壺裏的箭也會下降,人們就可以通過觀察箭的高度來知道時間了。
漏壺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很難掌握蓄水的時間。理論上說,每一壺水漏完的時間應該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在一壺水還未完全漏光的時候,就往壺裏添水,那麼上一壺水沒有全部漏完,真正耗費的時間會比實際的時間短,計時也就不準確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後來的古人開始使用兩個壺,一個壺裝滿水,將水漏進第二個壺裏,人們則通過第二個壺來觀察時間。第二個壺裏立一支箭,不同點在於,第一個壺裏的水不斷漏入第二個壺,第二個壺的水漸漸增多,水位不斷上升,因此箭也會上升。這種設計,使第一個壺沒有計時功能,可以隨時蓄水,而流入第二個壺的水又是一定的,因此在精準度上,比使用一個漏壺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