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坐“井”觀天和網絡(1 / 1)

水井對古代人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遠古人最初發明井並不是用來取水而是用來捕獵的,即“陷井”。那時人類居住在河邊或湖邊為多,這可以從新石器時代的大量文化遺址的分布得到證明。最早的陷井用於捕獲野獸——原始獵人用火把、木棍、石塊、投槍、弓箭以及大喊大叫,將野獸追趕到預先埋設好的陷井裏,將它們捕獲。

“井”是用木棍搭成的架子,便於在大坑上進行偽裝。

井的發明與網的發明是相輔相成的,而八卦的發明與此密切相關,並演化出了更多的內容。

我們知道,八卦標誌著遠古人已經認識到可以將大地分為八個方位。

“井”字格共有九個區域,這樣便產生了中央的概念,中央加上八個方位,便形成了九州、九野的劃分。《淮南子·墜形訓》:“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

九野又稱九天之野,是對天空區域的劃分: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

井在遠古還有一項重要的作用,就是在那裏進行天文觀測,井的圓筒,相當於窺管和望遠鏡,可以看到更暗的星星。成語“坐井觀天”描述的正是這種情景。由於時過境遷,後人已經忘掉了當初的作用,而將其作為挖苦人的話,類似的例子還有“管中窺豹”,“管”也是遠古獵人的狩獵工具。

從“井”字的結構來看,它是一個縱橫交叉的坐標係統。兩個“十”字的交叉,組成了“網”狀結構,如同象棋、圍棋的棋盤,和現代地圖的經緯線,等等。

如果無窮相加和延伸,我們就得到了宇宙的無限。同時,任何一個點,都可以確定物質的“位置”。

有了坐標係統,有了網狀結構,無論是“天”上的星,地上的物和人,都可以確定方位,找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古人的“井”字結構是否是從蜘蛛結網得到啟示呢?蜘蛛結網能在網上準確找到它的獵物,現代信息科學在計算機的網絡裏同樣能夠找到全世界的任何一個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