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我國種子工作發展概況(3 / 3)

(四)實施種子工程的步驟

實施種子工程,具體采取以下步驟。

1.以種子加工、包裝為突破口,抓中間帶兩頭

從種子加工、包裝和標牌統供人手,實行“中間突破”,帶動育種科研和良種生產推廣。一手抓現有設施和技術的挖潛利用,一手抓種子加工包裝係統的建設和完善,按照種子生產、加工和營銷網絡的區域布局,本著“填平補齊、上檔次、上水平、上規模、上效益”的原則,利用多渠道投資,建設和完善一批不同加工能力的糧食、棉花、蔬菜、油料等作物種子加工中心及其配套的曬場、倉庫和經營設施。同時,建設與改造一批重點種子相關企業(如種衣劑廠、包裝材料廠和種子加工機械廠),使國有種子公司的種子加工、包裝和標牌銷售能力大幅度提高。

2.以建設種子生產基地為基礎,促進種子生產專業化結合種子晾曬、倉儲、加工、包裝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和完善種子生產係統。按照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原則,根據自然生態類型、生產條件和經濟條件,采取國家、地方和種子企業聯合投資的方式,建立和完善一批國家級原種場和主要農作物種子專業化生產基地及國家“南繁基地”。其各自的任務是:國家級原種場除承擔原種繁殖任務外,還負責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和國外引進品種的檢疫、隔離、種植和農藝性狀的觀察等工作;國家“南繁基地”主要承擔育種加代、種子純度鑒定、親本繁殖、調劑種子生產等任務;國家級專業化種子生產基地按照規定的技術規程和預定的生產計劃組織種子生產。在此基礎上,逐步理順良種選育、生產和經營單位的關係,使之聯為一體,發揮整體優勢。

3.以組建集團為途徑,促進種子育、繁、推、銷一體化

在調整運行機製和利益關係的基礎上,通過行政引導、典型示範和投資扶持,結合育種、引種係統的建設和完善,推動種子科研、生產、經營和種子相關的企業等單位走向聯合,利用自然、技術和人才優勢,組建一批專業化、社會化、規模化、育繁推銷一體化的大型種子企業或企業集團。

4,以良種的選育、引進、篩選、提純、擴繁為重點,加速品種的更新換代

本著“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原則,在調整、改造現有國家育種和引種機構基礎上,擇優扶持,建設國家級農作物種質引進與保存中心和國家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改良中心。以改良中心為龍頭,帶動全國育種科研工作。在此基礎上,引導和推動育種科研單位以多種形式進人大中型種子企業或企業集團,或開展聯合、合作育種,逐步使大中型種子企業或企業集團成為科研育種和技術開發的主體,育出一批有突破性的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建設和完善良種推廣、營銷係統,實施國家引進國際先進農業項目和“科技興農”良種推廣計劃,引進、篩選、擴繁、推廣和提純一批優良品種。

5.強化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保證各項目標的順利實現

通過建設和完善一批國家和部級農作物種子質量檢測認證中心、國家級區域試驗站、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庫、國家級種子信息服務網絡終端等基礎設施,完善種子法規及配套的種子生產、經營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製度,改革種子經營管理體製,健全種子管理機構,建設和完善宏觀管理係統,加大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的力度,確保種子工程各項目標的順利實現。農業部自1995年提出創建種子工程以後,1997年又提出“三級跳”的發展戰略,也就是分三個階段發展。第一階段:行政推“三率”。就是用行政的力量、行政的手段推動種子統供和加工工作,使種子精選率、包衣率和標牌統供率逐年大幅度提高。第二階段:競爭建中心。就是使種子走向市場,進人市場競爭階段。通過競爭,使一些在品種、人才、技術、設備、自然條件、種子質量和服務信譽等方麵有優勢的種子企業逐步發展成為各方麵的中心。這些“中心”有綜合性的,也有專業性的。第三階段:聯合成集團。通過競爭,在形成若幹“中心”的基礎上,通過“中心”之間的聯合形成集團,真正實現產供銷一條龍,育繁推一體化,形成種子產業的良性循環。當然,這三步不是截然分開的,各地進展也不平衡。

目前農業部根據全國已有種子公司的實際情況,打破行政區劃,計劃實施“111”工程,即重點扶持1個部級種子公司,10個省級種子公司,100個地區和縣種子公司,目的就是加快發展“三級跳”戰略,實施種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