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種子經營管理概述
種子經營是種子產業鏈中重要一環。如何根據市場營銷學的基本原理,科學地搞好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是種子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能否站穩腳跟,不斷發展壯大,取得成功的關鍵。
種子公司是我國種子產業的主要支柱,是經營良種的專業經濟組織,是經營服務型的經濟實體。在當前發展種子市場經濟,推進種子產業化的進程中,作為種子經營主渠道的國有種子公司,將從行政推廣型的事業單位轉變為企業經營型的市場主體;從經營行為的行政化轉變為依法經營、積極參與商品流通和市場競爭的企業法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其他各類種子企業已經或將要進入市場,市場競爭已是不可避免。作為種子企業,如何依法經營,改善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是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一、公司的概念及分類
公司是企業的重要組織形式,是指依《公司法》設立的企業法人。種子公司則是以種子為主要經營對象的企業。
按照我國現行的法律製度,對企業的性質是按照企業的財產歸屬進行分類,即可分為全民所有製企業、集體所有製企業、私營企業、個人合夥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等。實行市場經濟以後,國家將不再注重企業的經濟性質,而將注重企業的內部資本組合方式和外部經濟責任形式,並按此分類設置管理製度。按照股東對公司所負責任的不同,可將公司分為無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兩合公司。在我國,《公司法》僅規定了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兩種形式。
(一)組建公司的基本原則
1993年12月,第八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並於1994年7月1日起實施的《公司法》,是調整公司經濟關係的一部重要法律。它對於規範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及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體製的建立和完善起著重要作用。它確立了六項基本原則:
1.出資者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相分離。
2.公司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3.公司實施權責分明、管理科學、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內部管理體製。4.建立公司和國有企業改建公司,必須符合法定的條件和程序。
5.公司必須依法經營,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6.保障公司職工的合法權益。這些原則,是種子公司建立和管理的法律依據。
(二)兩類公司的異同
有關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製度,適用《公司法》和其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兩類公司有如下異同:
1.公司資本來源和責任形式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冊資本由等額股份構成,並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股東以其所認購股份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是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有限責任公司是由兩個以上股東共同出資,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是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二者在籌集資本的方式上不同。
2.公司股東的股權轉讓
股份一旦投資於企業,不能中途抽回,但可以依法轉讓。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可以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自由轉讓;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股份則不能上市自由轉讓,必須經股東會或董事會的決議通過才能轉讓,股東會不同意的,應當由其他股東購買出資以實現其轉讓。
3.公司的領導體製
兩類公司均設有股東會、董事會、經理、監事會。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董事長。
4.公司股東人數
設立股份公司,應當有5人以上為發起人,股東人數隻有下限規定。而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有最高人數限製,為50人以下。
(三)外商投資種子企業的規章製度1997年9月8日,農業部、國家計劃委員會、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發布了《關於設立外商投資農作物種子企業審批和登記管理的規定》(農農發(1997)9號),允許建立中外合資、合作開發生產經營農作物種子的企業,但暫不允許設立外商投資經營銷售型農作物種子企業和外商獨資農作物種乎企業。規定了注冊資本要求,並規定“設立糧、棉、油作物種子企業,中方投資比例應大於50%,,對該類企業的申請、審批程序和管理辦法作了原則規定。
二、種子經營的基本原理和策略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種子經營的基本原理是市場營銷學。市場營銷學是建立在經濟科學、行為科學、現代管理理論基礎上的綜合性應用科學,研究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企業營銷活動過程及其規律性,它包括產品、價格、分銷、促銷等營銷原理的有機組合。就現階段而言,種子價格根據《物價法》和國家規定的差率核定,銷售渠道主要是國有種子公司和具備一定條件的農業科研、推廣機構,並實行“三證一照”管理,不得隨意建立有關銷售渠道。因此,在種子經營推廣工作中應用最廣的是產品策略。
(一)產品整體概念策略
產品整體概念,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概念的完整、係統、科學的表述。農作物種子也具有一般產品的特征,同樣具有三個層次的產品。
1.核心產品%良種
良種是產品整體概念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種子工作中的核心產品就是優良品種。如果品種不優或不對路,科技含量不高,無論怎樣精選加工、精美包裝、宣傳促銷,即便有些消費者會一時上當,但最終不會占有市場。因此,種子企業必須有自己的拳頭品種,並不斷培育、引進有發展前途的新品種,使之成為種子產業中的“龍頭”。
2.形式產品一形象
主要是指產品的形象。通常表現為產品質量水平、外觀特征、品牌名稱和包裝商標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不僅要注重種子質量,而且要充分改善種子產品的形象,樹立名牌意識,爭取更多的顧客。如合肥豐樂種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豐樂牌”西瓜、甜瓜種子,陝西省秦豐雜交油菜種子有限公司的“秦豐牌”油菜雜交一代種子,中國種子集團公司與泰國正大集團共同投資興辦的“東方正大種子有限公司”的“東方牌”蔬菜、花卉、草坪種子等,都在全國產生了名牌效應,產銷兩旺。
3.延伸產品一服務
這是指購種者在購買核心產品和形式產品時所獲得的全部附加服務和利益,包括良種良法知識的宣傳、谘詢、指導和跟蹤服務,以及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嚴守商業道德等。
(二)產品大類及差異化策略
市場營銷觀念要求企業的一切活動,必須以市場為中心。由於農作物品種適應的局限性和作物類型的多樣性,致使不同的用種者對不同的作物、品種有特定的需求。這就要求種子企業要拓寬經營範圍,按照市場需求,積極開發、引進適應不同生產者需求的種子,根據各地不同的目標市場,進行不同的作物選擇和品種組合,以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
(三)產品生命周期策略
任何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和創利能力的大小,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沒有永恒的暢銷產品。這種變化規律,正像生物的生命現象一樣,從誕生、成長到成熟,最終走向死亡。這個過程在市場營銷學中指產品從進人市場開始,直到最終退出市場為止,所經曆的全部時間,就是產品的生命周期。
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即導人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農作物種子是有生命的特殊商品,除了受市場上品種新舊更替的自然規律支配外,還受品種自身遺傳變異規律的影響,在品種利用上同樣會出琛某一新品種推廣的起步、最佳(青春期)和衰落的生命周期。在種子經營中,應根據良種處於不同生命周期的特征,采取相應的策略。如在良種推廣的起步期(也即營銷學所稱產品導入期),主要是搞好試驗、示範,樹立新品種樣板,搞好良種栽培技術的研究,為新品種的推廣打好基礎。該階段種子銷量小,促銷費用較高,銷售利潤低,但卻為產品打入市場創造了條件。例如,山東菜州市農科院育成玉米新品種“掖單13”之初,就在各地建立了高產攻關樣板田,單產達到1000千克以上,產生了轟動效應,被稱為“綠色廣告”,為在全國大麵積推廣打下了良好基礎。當良種推廣進入最佳期,銷量大增,利潤就隨之上升。這時必須確保種子質量,提高服務水準,搞好售後服務,創造最佳效益。此後產品推廣進人衰退期,應積極尋求新的目標市場,果斷地推陳出新,放棄該品種的生產與經營,把公司的資源和力量轉移到更有發展前途的新品種上來,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農民對新的優良品種的需求,再創企業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