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種子經營管理(三)(1 / 3)

第五節經營計劃

一、經營計劃的特點和內容

種子公司的經營計劃,是在認識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根據經營決策所規定的經營目標,協調公司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麵,各個環節的活動及其相互關係而製訂的。因此,經營計劃是經營管理眾多職能之首,起著主導作用。

(一)經營計劃的特點

1.編製計劃的依據

編製計劃時,一方麵要依據國家或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指導性計劃,另一方麵還要依據社會需要、市場調查和曆史發展水平,來確定生產經營目標,使計劃在國家計劃指導下同市場及用戶需要掛起鉤來。1編製計劃的目的

以良種生產經營為中心,以提高經濟效益為重點,圍繞滿足農業生產對良種的需要,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編製計劃的內容包括生產財務計劃、種子流轉計劃、良種繁育推廣計劃、種子運輸計劃、基本建設計劃、職工培訓計劃等。編製計劃的程序

首先確定種子公司經營的總目標,然後根據總目標,分別編製各部門的生產、勞資、物資供應、銷售等專業計劃。

種子公司經營計劃的必要性,一是種子公司本身生產經營活動的客觀要求,二是具體落實經營決策和經營管理職能的需要,三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二)經營計劃的內容

種子公司的經營計劃一般分為綜合計劃和專題計劃兩大類。1.綜合性計劃

其內容較全麵,通常為企業的整體計劃。由於計劃期限的長短不同又可分為長期計劃、年度計劃和階段計劃。

長期計劃(也叫遠景規劃)它是在戰略上、總體上確定種子公司的發展方向,展示出未來應該達到的目標,以及為完成計劃指標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和實施步驟。長期計劃的年限一般不少於3年或5年,多則10年,最好與國民經濟發展的5年、10年規劃取得一致,在國民經濟發展總體目標的指導下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其內容有確定經營方向、品種的更新和更換、生產規模、設備投資、確定生產成果的主要指標、職工隊伍的建設和培訓。

年度計劃它是種子公司在一年內,根據長遠規劃的目標和已實現程度,對生產經營活動做出比較具體、詳細和接近實際的安排。它是計劃體係中最基本的計劃。年度計劃有種子流轉計劃、良種生產繁育計劃、種子收購銷售計劃、種子加工運輸計劃、基本建設計劃、網點計劃、職工培訓計劃、勞動工資計劃、財務計劃等。

階段計劃它是實現年度計劃的工具。種子公司的階段計劃主要指對種子的購、銷、調、存的作業計劃,是保證公司按品種、數量、質量、時間均衡完成流轉任務的有力措施。

2.專題計劃

專題計劃是為完成某一特定的、關係重大而複雜的任務擬定的專項計劃,其特點是以某一項專業為中心,計劃對象集中,計劃具體細致。

二、經營計劃的編製

編製經營計劃時應遵循目的性、科學性、群眾性、平衡性的原則,同時堅持以銷定購、以購定產和留有餘地的原則。

1.編製計劃的基本步驟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公司內部條件與外部環境的關係搞清楚。根據市場調查,確定下年度本地區主要作物當家品種、搭配品種、接班品種和有苗頭品種的用種量。結合公司當年的購銷情況及曆年平均種子銷售量,預測各種種子的銷售量。

製訂方案並進行評價,以便決策。編製出幾種不同的綜合計劃方案,進行分析比較,從中選出最佳方案。

通過綜合平衡,確定正式的計劃草案。

2.編製經營計劃的方法

綜合平衡法是編製計劃最基本的方法。在種子公司的經營活動中,需要進行產需平衡、購銷平衡、價值平衡。通過編製各種平衡表,反複核算平衡。

滾動計劃法就是按照“近細遠粗”的原則製訂一定時期內的計劃,然後根據計劃的執行情況和條件的變化,調整和修訂未來的計劃,並逐步向前移動。它是一種把近期計劃和長遠計劃結合起來的方法。其程序是:通過調查和預測,掌握各種有關情況,然後按照“近細遠粗”的原則,製訂一定時期的計劃;在一個計劃期終了時,摸清計劃的執行結果,找出差距,了解其存在的問題;分析公司內、外部條件的變化,對原計劃進行必要的調整和修訂;按照原則將計劃期向前滾動一個計劃期,再製訂出下一個時期的計劃。

三、經營計劃的執行和目標管理

1.經營計劃的執行

編製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把計劃藍圖變為現實。其執行過程是:首先分解和落實計劃指標,把計劃目標分解為若幹具體標準,這些標準既能測定生產經營活動是否按計劃進行,又能反映活動的具體效果。然後是通過統計、會計和電子計算機等,把計劃執行結果與計劃目標比較,如發生偏離,及時采取措施糾正。最後做好計劃的補充和修訂工作,使計劃在經營管理職能中起到主導作用。

2.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是種子公司在一定時間內定出總目標,然後進行目標分解,使總目標指導分目標,分目標保證總目標,並采取措施保證目標的實現,取得較高經濟效益,以達到自我控製的一種管理方法。其特點是:強調以目標為中心,實行全麵考核;主要表現為一種整體性的管理,強調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融合一體;實行“自主管理”和“自我約束”。

種子公司的目標管理把以工作為中心和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方法統一起來,使職工丫解工作的意義,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能保證經營計劃的全麵執行。

實現目標管理的步驟大致可分為製訂目標、實行目標和評定成果三個階段。實施目標管理的表現形式是目標卡片。通過目標卡片可以使目標管理方法表麵化、具體化、程序化,使之一目了然。

第六節經濟合同

一、經濟合同的特征和作用

合同,是“對某件事的約定”,就是人或組織之間為一定的目的,經過協商一致,達成相互

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我國關於合同的法律製度,適用的法律有《經濟合同法》《技術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其中在種子經營中最常用到的是《經濟合同法》。

經濟合同是以經濟業務活動為主要內容而簽訂的具有法律性質的契約,是從事生產或流通等經濟單位之間,為實現產品或勞動交換,明確相互的權力和義務而自願達成的協議。經濟合同是按照經濟規律,采用經濟手段管理企業的一種方式。通過經濟合同把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緊密地聯係起來,明確規定簽約雙方應承擔的經濟責任。因此,實行經濟合同製,對於落實計劃和目標、固定各方麵的協作關係、加強種子公司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都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