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健康新概念(1 / 2)

健康知多少?

一、什麼是健康?

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對於自身的了解也隨之加深。同時,社會的高速運轉,也迫使人們為適應生存環境而自我加壓,其結果就是亞健康狀態的出現以及各種心理疾患的加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於“健康”的認識也在更新。

人是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麵的統一。人不僅僅是一個生物體,而且是有複雜的心理活動、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的完整的人。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健康不僅是指沒有疾病,而且是指人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適應能力上的完滿狀態。在這裏,把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看做是健康的三個最基本的要素,絕不單純指身體健康。

該組織還進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勞和緊張;二是積極樂觀,勇於承擔責任,心胸開闊;三是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善於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製能力強,善於排除幹擾;五是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六是體重得當,身材勻稱;七是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無出血現象;八是頭發有光澤,無頭屑;十是肌肉和皮膚富有彈性,步伐輕鬆自如。

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統一,二者是相互聯係、密不可分的。

與上述十條內容對照,你的生理、心理是健康的嗎?我們都很容易感覺到:當身體產生疾病時,我們的心理也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會產生情緒低落、煩躁不安、容易發怒等心理不適的症狀。同樣,如果我們長期心情抑鬱、精神負擔重、焦慮,也容易產生身體不適。由此可見,健全的心理有賴於健康的身體,而健康的身體有賴於健全的心理。

二、什麼是心理心理是指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應,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大腦的生理活動的過程。至於為什麼不叫“腦理”而叫“心理”的原因,這主要是從我們人類感受的這個角度說的。比如說^當我們害怕、緊張的時候,我們的心跳就會加快;當我們鬱悶沮喪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心裏堵得慌,憋得非常難受;當我們高興的時候,就會覺得心情舒暢……我們的情緒,我們的思想,很多是通過心理感受表現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大腦活動的最終結果,一般都是反映在我們的心理感受上。

三、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各種環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即一個人在各種環境中都能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樂觀的、向上的、良好的心態,在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時,能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與外界環境相協調。

四、關於心理健康的標準,有什麼不同的說法國際心理衛生大會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身體、情緒十分協調;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彼此能謙讓;有幸福感;在職業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還有衡量心理健康可以使用的三個標準:體驗標準、操作標準和發展標準。這三個標準,需要聯係起來綜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才能真正反映一個人的心理狀態。體驗標準是指以個人的主觀體驗和內心世界為準,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當的自我評價。操作標準是指通過觀察、實驗和測驗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動的過程和效應,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個人心理活動的效率和個人的社會效率或社會功能(如工作及學習效率高,人際關係和諧等)。這兩個標準重在考慮一個人的精神現狀。發展標準是指有向較高水平發展的可能性,並且有使可能性變成現實的行動措施。此標準著重對人的心理狀況進行時間(過去、現在與未來)考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