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給你的心理打分(3 / 3)

三、意誌標準

即意誌品質健全。意誌品質對一個人的成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個人成功的保障。意誌是人在完成一種有目標的活動時所進行的選擇決定與執行的心理過程,也就是人們自覺確定目標,並根據目標去克服各種困難,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人在進行有目的的活動時,總會遇到一些困難,人的意誌行動既可以克服外部困難,如工作條件差、環境惡劣等,也可以克服內部困難,如灰心、懶惰、情緒低落等。人的意誌品質是衡量意誌健全的主要依據,包括意誌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與自製力。

(1)自覺性。指有自主意識,有自己的見解,善於按照自己的想法獨立地確定目標,並積極地選擇實現的方法,付諸行動實現它,簡單地說,就是積極主動,不用別人督促。

(2)果斷性。相對的是優柔寡斷,草率魯莽。果斷是指在複雜的情況中不混亂,保持思維,能夠迅速有效地做出決定,及時、勇敢地投入行動。

(3)頑強性。有兩方麵含義:一方麵,表現為堅定的意誌,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動搖,保持對目標的執著和堅持;另一方麵,表現為頑強的毅力,為了目標,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4)自製力。也表現為兩個方麵:一方麵,能抵製與實現目標不一致的思想、情緒和外界的誘惑等;另一方麵,為了目標能夠忍受各種痛苦和磨難。

四、行為協調標準

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像是心理的一麵鏡子,人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麵都會在人的行為中得到反映,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意識與行為是統一的。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行為受意識支配,有自我控製能力,行為協調、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思想與行為統一、協調,思維邏輯性強,說話有條理,行動有條不紊,做事按部就班。思維靈活、行為敏捷是人的良好心理品質。心理不健全的人思維紊亂、言行不一、前後矛盾,注意力不集中、語言支離破碎,做事有頭無尾、毫無秩序。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為方式必須具備兩條:

第一,行為方式與年齡特點相一致。一個人的行為必須符合他的年齡的基本特點。有心理專家對北京大學生劉海洋用硫酸傷熊事件進行分析,認為他的心理特點明顯不符合他的年齡特點,而是小孩子的典型心理。

第二,行為方式與社會角色相一致。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充當著多種社會角色,我們在父母麵前是孩子,在上司麵前是下屬,在朋友麵前就是一個平等的夥伴……當我們處於不同的環境中的時候,充當的社會角色是不同的,這時我們的言談舉止就應該符合這個角色。

五、人際關係適應標準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由於交往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關係。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善於與人友好相處,助人為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人的交往活動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狀態,病態心理一般都由人際關係的失調而來。

人與人之間的正常友好的交往不僅是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是維持心理健康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同時它也是提高人們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不願與人接觸,離群則為不健康的表現。

和諧的人際關係主要表現在:樂於與人交往,並且積極主動,既有穩定廣泛的一般朋友,又有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個性,也接受他人的個性;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吸收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能用真誠、尊重、信任、友愛、寬容、理解的態度與人友好相處,能夠接受和給予愛和友誼;另外,與集體能夠保持協調的關係,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並且樂於助人,這些都是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表現。

在人的一生中,要經曆兒童、青少年、中老年各個年齡階段。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特點,兒童天真活潑,青少年人朝氣蓬勃,中老年人沉著老練,但不同的環境、條件下也會有不同的特點。

七、自我意識正確

自我意識是指個人對自己的身體、心理、行為以及自己與別人、自己與社會關係的一種認識。正確的自我意識,就是指能夠正確地、全麵地認識自己,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積極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製定得切合實際。

也就是說自我意識的正確性體現在理想的我和現實的我能夠最大限度地統一起來,基本上對自己是滿意的,同時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而心理不健康的人,總是和自己過不去,對自己總是持否定的態度,看不見自己的長處;或者對自己的評價過高的人,對自己的感覺過度良好,無視自己的缺點,不切實際。這是自我意識的兩個錯誤的極

八、人格和諧完整

人格也稱為個性,它是指一個人區別於另一個人的獨特的心理特性,它包括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等很多因素。心理健康的人,他的人格在他的整體的精神麵貌中是完整地、協調地、合諧地表現出來的,其思考問題的方式是中肯的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當、靈活的態度,表現出友好的姿態來;對外界的刺激不會有偏激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能夠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心理;能夠與社會的步調合拍,也能與集體融為一體等。

九、適應能力良好

人生活在紛繁複雜、變化多端的大千世界裏,一生中會遇到多種環境及變化,因此,一個人應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無論現實環境有什麼樣的變化,都能夠適應,這也是心理健康的標誌之一。

良好的適應能力就要有一種積極的適應機製,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能相應地做出行為上的改變,與外界環境保持相協調。適應主要指三方麵適應:

第一,社會適應主要指的是自己同集體之間的關係,心理健康的人能和集體保持一種良好的關係,與集體步調保持一致,當個人的願望和要求與社會的要求、集體的利益發生衝突時,能夠迅速地自我滴節,積極適應,達到與社會協調一致。

第二,學習適應、工作適應主要指一個人學習的方法和工作的能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夠優化自己的學習過程,不斷地開發自身的潛能;能積極主動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能主動緩解工作壓力,讓自己處在最好的狀態中。

第三,生活適應主要指能夠調控、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掌握排解心理困擾、減輕心理壓力的方法,保持生活的積極狀態和樂觀精神。

十、人生態度積極

人生態度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反映出來的生活的方式和精神麵貌。對人生持樂觀、向上的態度的人,有上進心,樂於學習、工作和生活,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戰勝不利因素,取得成就,獲得滿足感。能夠從客觀情況出發,積極有效地完成學習和工作任務,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並不是一味地消沉,而是能夠努力地去克服困難,爭取更大的成就,實現自己最大的人生價值。

十一、廣泛的興趣愛好

一個人在工作和學習之餘,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如書法、下棋、遊泳、彈琴、打球等,能有效地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興趣愛好廣泛,給人們帶來的積極影響是方方麵麵的,可以陶冶情操、增強體質、調節情緒、舒緩壓力等,對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大有裨益。一個人要想達到真正的健康,就必須有廣泛的興趣愛好,以此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實現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優化。

講完了被普通大眾所認同的健康標準外,下麵再介紹兩種健康水平比較高的心理健康模式,我們可以把它們作為參考,時時比照,糾正自己的心理偏差,向較高方麵努力地去塑造自己。

(1)“成熟者”模式。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在哈佛大學一直從事對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的研究,他認為心理健康的人就是“成熟者”,為此他提出了“成熟者”的7個指標:

①能主動地、直接地將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興趣和活動中。

②具有對別人表示同情、親密或愛的能力。

③能夠接納自己的一切,好壞優劣都如此。

④能夠準確地、客觀地認知現實和接受現實。

⑤能夠形成各種技能和能力,專注和高水平地勝任自己的工作。

⑥自我評價現實、客觀,知道自己的現狀和特點。

⑦能著眼未來,行為的動力來自長期的目標和計劃。

(2)“自我實現者”模式。心理學家馬斯洛把那些能發揮自身遺傳限度內最大可能的力量的人稱之為“自我實現者”,也就是他認為的真正的心理健康的人,他認為這類人在我們人類中並不多見,但卻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具體表現在以下13個方麵:良好的現實知覺;接納自然、他人與自己;坦率、真實;以自身以外的問題為中心;有獨處和自立的需要;能自主發揮自己的才能;能常體驗愉快情緒;有神秘或頂峰的體驗(頂峰體驗是指那種如癡如醉、物我兩忘的境界或情緒);有社會興趣;人際關係深刻;有民主性格結構;有創造性;不隨波逐流。

一般說來,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增加、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適應力和抗挫折能力的增強而逐漸提高,但前提是必須注意自身心理的保健,學會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師。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在今後的生活中注意改進和培養良好的心理習慣。自我心理調節可以讓自己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得心應手,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但是當我們在生活中發現自己已經出現了某些不良反應,’已經對我們的生活、工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時,我們該怎樣自我調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