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某些場合,即使當時生病了,也想暴食一頓。
17聽到自殺、犯罪或生病的事,會心煩意亂很長時間,很難拋開這種焦躁。
這些都是典型的強迫症狀,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上述症狀的持續存在,時間超過了兩個月仍無法緩解,並且影響了你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時,可能你已經有了強迫症的危機。
建議你及時進行自我調整,防止病情發展。
化心大法第十一式——防患才未然消除強迫型人格
現代人所處的工作、學習等環境具有壓力大、競爭激烈、淘汰率高的特點。在這種環境下,很多人由於內心較脆弱,自製能力差或者不會自我調節而產生強迫心理,在生活中出現一些強迫行為,但大部分人還是沒能發展到病態的程度,他們的表現症狀單一,伴有較輕度緊張、焦慮,這隻是有了一點兒強迫型人格,或者僅僅是有一點兒強迫型人格傾向。那麼什麼是強迫型人格呢?
強迫型人格或叫執拗型人格,是常見的一種人格異常,其特點表現為過分追求完美、精確,比較注重形式,常常有不完善感,會糾纏細節、吹毛求疵。
強迫性格的人常常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和失落感,害怕受到批評、害怕出錯,過分自我關注、自我克製。在行動上要求按部就班、穩紮穩打,過分循規蹈矩,拘泥於形式、章程和次序,不懂得變通,對一些生活細節也要求程序化、儀式化,有時也會表現得猶豫不決。在情緒表現上,他們過分克製,不苟言笑,缺乏幽默感,刻板而無趣。
由於過分注意細節的完美而影響了辦事效率,抓不住機會,事後經常後悔、自責。表麵上雖然可能不露聲色,內心卻波濤洶湧,充滿了緊張、焦慮,甚至怨恨的情緒。
人在某種特殊的情況下偶爾表現出上述心態是正常的,屬於正常的心理波動,及時調整就會緩解,對生活和工作都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一旦上述心態成為習慣,就需要進行調整了,很有可能變成強迫症的主要催化劑。
強迫型人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①具有強烈的不安全感、不確實感。
②膽小、敏感、固執,過分拘謹、循規蹈距,不會隨機應變,過分自我克製,責任感過強,顧此失彼。
③多有潔癖、節儉以致吝嗇或有某種特殊收集癖。
④常要求別人適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
⑤做事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過高,但同時缺乏自信心。
強迫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家庭教育管教過嚴,使孩子缺乏獨立性、靈活性,處處受限製。
②多次受重大打擊或上當受騙而失去信任感。
③與神經活動類型、軀體疾病有關。
這樣,強迫症患者在心理上常出現強迫行為和觀念之間的針鋒相對。這種難以自控的心理矛盾常使患者坐立不安、易激怒、緊張、疲乏,一隋緒易失控。在中學生中,“書呆子”、過於內向以及有優越感的學生容易出現強迫型人格。
由於強迫症狀並不是構成強迫症的必然,是正常的心理波動,隻要做好心理調整工作,為行動和意識找到平衡的支點,症狀很容易被消除。
對於症狀較輕的強迫型人格的患者常見的心理矯正方法是:
要給予自己充分的肯定和信任,對於自己的工作要多發現自己的成功之處,學會表揚自己。對於自己和他人的缺點要懂得寬容,為自己寬心,告訴自己沒有完美的東西,要懂得欣賞殘缺美。根據自己的特長從事有規律的、需要細心謹慎的工作和活動,能正確麵對自己的性格缺陷。多和他人溝通,豐富自己的生活內容,多參加社交活動或者有意義的體育運動,分散某些注意力,平撫內心的緊張和痛苦。
化心大法第十二式——為我們的注意力換個靶心
當發現自己有了強迫的心理跡象時,先不要急著給自己下定義“我得了強迫症”,“我的心理出現問題了”,不要給自己的認知帶上枷鎖。過分地關注自己的行為,刻意地將自己的行為、想法和強迫症狀比較,隻會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反而加重病情。更不要產生畏懼心理,最好順其自然,坦然接受這個現實,該咋辦就咋辦。有東西忘了帶,忘了就忘了,家裏沒收拾幹淨,就髒著亂著唄。以不變應萬變來克服由此帶來的焦慮情緒,然後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告別強迫。隻要我們為自己的注意力找到另一個靶心,就找到了治療強迫症的捷徑。
轉移注意力是要將注意力轉移開強迫症狀,將之集中在其他事情上,即使是幾分鍾也行。患者要選擇某些特定的行為來取代自己的強迫性行為。任何有趣的、建設性的活動,隻要可以引起你的興趣都可以。最好是從事自己喜愛的活動,例如:散步、運動、聽音樂、讀書、玩計算機、玩籃球等。下麵是幾種常用的轉移注意力的自我心理療法:
1.環境調劑法強迫症的產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外在環境或事件的刺激作用。仔細考慮自己出現強迫行為的原因是什麼,如果因為環境的影響而造成自己內心的巨大壓力的話,那麼就從環境人手,改變一下,無論是外在環境還是內在環境。調整外在環境,給自己一個不同於平常的空間,帶著對新環境的興趣,專注於新環境,放鬆一下自己。調整內在環境可以讀讀有益心靈健康的書籍,比如《菜根譚》、《心靈雞湯》等,從中可以學到調適心靈的方法。
2.重新定位法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人生觀、處事原則等方麵,看自己是否太過敏感或謹慎,在某些方麵的過度追求往往異化了人本身的需求。尤其有完美主義性格的人,處事過於追求完美,喜歡求全責備,做事有不完善感。不過需要正視的是,完美的心態是不正確的,至少是不合理的。因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完人,對人對事不必過分苛求,給自己一個輕鬆的空間,凡事留有餘地,才會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3.交流活動法不要總是一個人形單影隻地行動,孤獨和失落感很容易侵擾你,這樣很容易失去自己對注意力的控製,而開始強迫行為。要積極參加一些集體團隊的活動,跟大家多交流,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如跳舞、打球等。從事各種有趣的文體活動,可以解除生活或工作中的單調、乏味,減少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堅持正常的學習與生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讓生活充實起來就會減輕症狀的幹擾,恐懼和焦慮也會逐漸減輕。
轉移注意力不是件輕鬆的事。要將強迫思考瓦解,然後做該做的事,要花極大的力氣與承受莫大的痛苦。我們可以試著為自己製定一個抵抗強迫侵擾的時間目標,並朝著它不懈努力,假以時日必會減少強迫思維的。
例如今天我們為此製定的時間目標是10分鍾,那麼當出現強迫思維時,我們就控製自己的想法,轉移注意力,推遲對強迫的反應,千萬不要沒有延遲就立即反應。在我們推遲反應的這10分鍾裏,你要做其他有興趣、有意義的活動。可能你的注意力暫時告別了強迫,但如果你感到焦躁而無法做其他事情,那你就對著自己的手表數著10分鍾的到來,等你真的數夠了10分鍾後,你可以再評估強迫症的衝動,看看強度是否下降,並且記錄下來。
即使一點兒小小的下降,也要鼓勵、獎賞自己。強迫症患者常常會有追求完美的心態,不滿足一點點的成就,總是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這時你要告訴自己,你的目標就是延遲10分鍾,你已經做到了,隻要不斷地練習,一定會大大地降低強迫症的強度。
隨著自己轉移注意力能力的增強,可以試著將目標不斷增加。相信經過努力,你一定可以做到坦然麵對強迫的。
將成功地轉移注意力的行為記錄下來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可以追溯去看何種行為對於你轉移注意力最有幫助。當列出來的項目達到預期的效果時,可以幫助你建立信心。當成功的經驗越多時,自己就越受到鼓勵。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隻將成功的經驗加以記錄,而失敗的經驗則被廢棄。你必須學習自己支持自己,給自己一些鼓勵,這對自信心的增強有很大的幫助。
還要教給對抗強迫性檢查的朋友一個秘訣:假如你的困難是檢查門鎖、窗戶,請試著專心、全心全意鎖門。當你需要鎖門窗時,不妨仔細地進行這件事,將這個動作深深地印在心中,告訴自己說:“這個門現在已經鎖上了,我看見門已經鎖上了!”如果你願意,你甚至可以將它記錄下來。當自己產生檢查門窗的衝動時,你可以堅決地告訴自己:“不必了,我確定自己把這件事做好了。”
患者還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強行阻斷強迫症狀的侵擾。
製想法是用震驚術打斷強迫觀念和意向的自控方式,在生活中使用很方便,效果也不錯。其具體做法是:當你出現強迫行為或思維時,用一個定時鬧鍾,讓它每3分鍾響一次,鍾響時大聲說:“停!”立即驅除頭腦裏的強迫觀念和意向,或停下自己的強迫行為。或者不用鬧鍾,當頭腦裏出現強迫觀念和意向時,突然站起來或做一個其他強烈動作,例如用力拍手或跺腳,並大聲說:“停!”予以驅除。當你多次使用這個方法消除強迫意識後,便依次改用正常聲音、微弱聲音直至僅在內心說:“停!”就可以驅除強迫觀念和意向。
行為中止法是用毅力強行中止強迫行為的自控方式,這需要患者在治療時具有強烈的自製力。例如在出現毫無意義的反複用力眨眼等強迫行為時,心裏就默念:“毫無必要,我的毅力絕對可以控製它。”然後攥緊拳頭,強行中止眨眼等重複刻板式動作。
替代法是用不相容的觀念、意向和行為,去取代強迫觀念、意向和行為的自控方式,它需要患者掌握轉移注意力的基本方法。例如在出現強迫症狀時,立即去回憶或設想有趣的情景,或者立即去從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各種活動,如打乒乓球、彈電子琴等。
化心大法第十三式——及時矯正兒童強迫症
在患有強迫症的人當中,有一些是具有敏感、害羞、謹慎、辦事刻板、力求完美等個性特征的孩子。臨床調查研究表明,成人的強迫症中有1/3起病於15歲以前。因此,家長、醫生、心理學工作者都應重視兒童強迫症所帶來的危害,甚至有的兒童將強迫症狀當做秘密而隱藏起來。
值得注意是,在兒童正常發育階段,也會出現一些強迫現象,這些行為並不一定都會發展成為強迫症,例如:不可克製地去碰觸周圍的一些東西;走路遇到路麵有裂縫時就不自主地跳過去;總重複唱一句歌詞,或重複說一句話;上床脫衣服時,總有拍胸捶腿等習慣性動作。然而這些動作沒有痛苦感,孩子們也並不認為它有什麼不合理的,也不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更不會因為不可克製而產生焦慮。而且這些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自然消失,故視為正常現象。
但如果孩子的行為已經明顯地具備了強迫症的臨床症狀,家長、老師就要積極地對孩子的問題進行矯正,將這種心理疾患扼殺在萌芽狀態。兒童強迫症的矯正方法有:
其一,兒童強迫症是一種心理障礙係,心理矯正是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從改善心理環境、阻斷強迫思維、糾正強迫行為人手,進行心理治療。前麵所說的轉移注意力法對於孩子們而言,未嚐不是一個好辦法。
其二,係統脫敏法。人的肌肉放鬆與焦慮是兩個對抗過程,兩者是不能相容的。一種狀態出現,必然會對另一種狀態產生抑製作用,即交互抑製。人們常用這種方法來消除焦慮,當全身肌肉呈鬆弛狀態時,心率、呼吸、皮膚等生理反應指標都表現出與焦慮狀態完全相反的變化。這對矯正兒童強迫症的效果也是值得肯定的。係統脫敏法可分為:想象係統脫敏和現實係統脫敏。
家長可以用現實係統脫敏的方法為孩子矯正異常心理:當給患兒建立害怕事件層次之後,將患兒引導到害怕事件的情境中,例如患兒因為怕髒有潔癖,可以帶孩子到街上去看垃圾箱等髒東西,讓患兒體驗這種焦慮,反複多次之後,使其逐漸適應這種情境,不再感到害怕。然後再引導他進入另一個害怕事件的情境。
注意係統脫敏治療,都是從最輕的事件或情境開展,並且逐漸加重的。
另外,到心理谘詢中心接受專業治療,對兒童強迫症有良好效果。
孩子的心理健康關係到孩子的成長,同時兒童強迫症也關係到整個強迫症患病群體,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兒童強迫症都不得不防。
化心大法第十四式——用橡皮筋為強迫症戴上“緊箍咒”
橡皮筋厭惡療法是厭惡療法中的一種,主要就是利用拉彈預先套在患者手腕上的一根橡皮筋,以作為非條件性的厭惡刺激。
就是用拉彈橡皮筋產生的痛感來建立條件反射,當出現強迫思維時,就用拉橡皮筋造成痛感,使這兩者形成條件反射,用身體的厭惡感來排斥自己的強迫思維。這個方法用於抑製患者已發生的各種病態現象,如強迫性思維或行為等。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操作必須正確,否則常影響效果,甚至無效。橡皮筋厭惡療法的操作方法是:
第一,在左手腕上套一個橡皮筋,當出現強迫觀念時,拉彈橡皮筋,拉彈必須稍用力,以引起腕部有疼痛感。疼痛感是此治療方法的基礎。
第二,拉彈時必須集中注意力計算拉彈次數,轉移強迫思維,直到病態現象消失為止。
第三,拉彈如果在300次以上,病態現象仍不消失,必須考慮拉彈方麵是否有問題,如方法正確無誤,可能此法對這一患者無效。
第四,每日必須作治療日誌記錄。在治療日誌上必須記錄下每天出現強迫觀念的次數,每次出現症狀時拉彈的次數,以周為單位進行比較、分析,總結病情的治療情況。
化心大法第十五式——“暴露”讓強迫無處遁形
暴露療法是指了解自己的症結所在,並將自己暴露在各種不同的刺激環境之中,使之逐漸耐受並能適應的一類治療方法。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快速暴露法,又稱滿灌療法;另一類是緩慢暴露法,即係統脫敏法。它是治療強迫症最常用的療法。其治療方式是使用與應激有關的誘發刺激(如商場、公共車輛、會場等),通過有步驟地反複暴露、接觸,從中取得適應來消除病人的應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