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81年,楊炎害死劉晏後,天下為之側目,楊炎派心腹告諭各節度使,因為德宗討厭劉晏,所以才殺他。德宗聽說後,十分厭惡楊炎,於是有了殺楊炎之心。遷楊炎為中書侍郎,擢盧杞為門下侍郎,並同平章事,不再專任楊炎為相,不久又廢掉楊炎宰相之位。楊炎因為售賣房屋,被盧杞抓住把柄,誣陷其有謀反之心,於是被貶崖州,楊炎在路上被縊死。
公元783年,唐與吐蕃在清水結盟。公元782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德宗李適命各地討伐。公元783年10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兵五千,途經長安,軍士冒雨,寒甚,多攜子弟而來,冀得賞賜遺其家,既至,一無所賜。到滻水,僅有蔬食犒師,軍遂叛。李適急命出金帛20車賜之,而變兵已入長安,李適奔奉天(今陝西乾縣)。變兵立太尉朱泚為帝,國號秦,圍攻奉天。河中節度使李懷光統軍星夜赴援,遣兵馬使張韶微服送表入奉天,守軍士氣大震,李懷光在澧泉打敗朱泚軍,朱泚解圍退回長安。李懷光性格粗疏,經常對人說盧杞等人為奸佞,盧杞等人命李懷光不必入覲,徑自攻長安。李懷光千裏赴救,卻連皇帝的麵都沒有見到,於是屯兵不進,上表揭發盧杞等人的罪狀,德宗不得已貶處了盧杞等人。
公元784年,李希烈稱帝,國號楚。李懷光叛變,與朱泚聯合,德宗再奔梁州。京畿節度使李晟攻克長安,朱泚欲投吐奔吐蕃,被部將殺死。唐德宗返回長安,猜忌諸將,用宦官竇文場為神策左廂兵馬使,王希鑒為神策右廂兵馬使,宦官掌禁軍自此開始,一直持續到唐朝滅亡。
公元786年,李希烈被部下陳仙奇毒死,唐政府任命陳仙奇為淮西節度使,不久兵馬使吳少誠又殺陳仙奇,自稱節度留後。
公元794年,唐與南詔結盟於點蒼山。南詔王異牟尋在神川打敗吐蕃,攻取鐵橋等十六城,吐蕃十餘萬人降,由此衰弱。
公元805年,唐德宗李適去世,子順宗李誦嗣位。順宗繼位後任用王叔文,王伾等人進行朝政改革,二王謀奪宦官軍權,引起宦官的激烈反抗,宦官逼迫順宗傳位太子憲宗李純。憲宗即位後,貶除二王以及柳宗元、劉禹錫等人。
公元808年,策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舉人,牛僧孺、李宗閔等人直陳時政之失,宰相李吉甫惡其直言,長期不得任用,牛李黨政自此開始。
公元815年,唐討伐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李吉甫去世,由武元衡主持伐淮西的事務,被刺客所殺。
公元817年,李愬雪夜襲蔡州,擒吳元濟,送長安,斬於獨柳之下。
公元819年,宦官迎佛骨至長安,刑部侍郎韓愈上書諫,憲宗大怒,貶韓愈為潮州刺史。
公元820年,憲宗李純突然去世,時人皆言為宦官陳弘誌所殺。穆宗李恒繼位。
公元821年,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與以李宗閔為首的牛黨在科舉考試上再次爆發衝突,李宗閔等人被貶。唐吐蕃會盟,史稱"長慶會盟"。
公元824年,唐穆宗李恒卒,子敬宗李湛繼位。晚唐時期開始。
公元826年,唐敬宗李湛被擊球軍將蘇佐明等殺死,宦官劉克明矯詔立絳王李悟為帝。宦官王守澄等發左右神策軍,捕殺蘇佐明、劉克明等,立江王李昂為帝,是為文宗。
公元828年,自憲宗繼位以來,宦官專權,廢立君主,人莫敢言。公元828年三月,舉行賢良方正科科舉考試,昌平人劉秉筆直書,主張除掉宦官,考官雖然讚善他的策論,但不敢授以官職。
公元835年,李訓、鄭注等人密謀誅除宦官。李訓欲專奇功,擅自改變計劃,借口左金吾廳後石榴樹上有甘露,計劃乘宦官仇士良率眾宦官前往查看時,殺掉眾宦官,仇士良等劫持文宗誅殺李訓、鄭注等人。史稱"甘露之變"。
公元839年,文宗因為受製於宦官家奴,自稱不如受製於諸侯的周赧王、漢獻帝。
公元840年,唐文宗李昂去世,宦官仇士良等殺太子李成美,立皇太弟潁王李炎,是為武宗。李德裕拜宰相。
公元842年,回紇慍沒斯率眾降唐,賜名嗢沒斯為李思忠。
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篤奉道教惡僧尼,下令毀佛,大秦穆護、襖僧也都勒令還俗。
公元846年,唐武宗李炎去世,宦官馬元贄等迎立武宗叔父光王李忱,是為宣宗。罷李德裕為荊南節度使,李黨的薛元賞等也被罷免,牛黨牛僧孺等人遷官北上。
公元849年,吐蕃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來降。李德裕去世,牛李黨爭結束。
公元859年,唐宣宗李忱去世,人稱"小太宗"。遺詔立三子夔王李滋,宦官王宗實廢李滋,迎立鄆王李漼,是為懿宗。
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去世,子僖宗李儼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