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啞巴電波的轉變(3 / 3)

類似的自然景觀在美國猶他州和亞利桑那州交界的狼丘也有一處。在狼丘分布著很多血紅色的砂岩,看上去非常醒目。這些砂岩層層疊疊,遠看如海浪翻騰,也被當地人稱為“石浪”。而這種石浪是1.9億年前侏羅紀形成的,同樣也是大自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

“怪坡”其實也不怪

全世界範圍內,有很多怪坡,其中以沈陽清水台鎮閻家村東北1000米處的怪坡為最。它的表麵沒有任何異常之處,山坡東低西高。可是在怪坡上,無論是汽車、自行車還是步行,都會明顯地感到上坡省勁,下坡很費力。汽車經過此坡時,想要由西向東駛,必須加大油門才能下坡,而由東向西駛,則不用加大油門甚至熄火也能由坡底滑行到坡頂。但奇怪的是水流方向卻很正常,在高處放水會很容易地順勢而下。這個怪坡是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的,當時,有兩名交警駕駛一輛北京牌吉普車,順著進山路駛近坡下,當摘擋熄火停車後,突然感到車自動向坡上滑行,他們感到非常驚恐,壯著膽子試了幾次,仍然如此,於是“怪坡”這個名字便不脛而走。

1994年,為了驗證“怪坡”的真實性,一家電視台派出了攝製組,來到了怪坡現場。記者們站在怪坡的起點向前望去,的確感到是一段下坡路。驅車前行,在20多米之後,確實有所謂下坡費力之感。轉過頭來再往回走,車也果真開始滑行,前幾十米頗有自動上坡的感覺。也許這便是許多人大呼眼見為實的原因。

接下來,記者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簡單測試工具,開始悄悄做一點最基本的考察。他們先將一隻塑料球和一隻鐵球並排吊起,看到兩根引線完全平行,這個對比實驗表明,鐵球並沒有受到坡上磁力的吸引。他們帶來的指北針也反複顯示,當地磁場沒有任何異常。

後來他們又做了幾個簡單的實驗,在所謂車往坡上滑的行程中,他們將隨身帶的礦泉水倒在地上,一個重要的事實出現了:

水同樣往所謂的坡上流去,和汽車自由滑動的方向完全一致,根本不存在人們所說的水流和車輛滑行方向相反的情況。

攝製組架起了隨身帶來的經緯儀,開始進行最基本的實地測量。這本是常識範圍內的簡單操作。記者們從一端依次測量到另一端,用水平法、三角高程法經過反複測繪,真相終於大白:這個感覺是下坡路的怪坡,其主體部分實際上仍是一段上坡。不過比它前後兩段上坡路坡度平緩得多罷了。

故事中記者們所做的實驗已經證明了一點:所謂的怪坡效應其實是人們的一種錯覺。原來,人們進行一切定向定位活動,總是離不開相應的參照係的。怪坡處在兩段陡坡之間,從一端往前看,迎麵是山。從另一端往後看,是路麵和天空的交界線。加上四周全是傾斜的山坡,找不到一個可以作為基準的水平麵。在這種地形地貌的烘托下,很容易引起視覺上的誤差。

為了加強這種誤差,一些人為製造的“怪坡”附近還修建了不少特殊的護欄、石柱,這種石柱看似普通,其實卻並不是垂直的,而是一律平行傾斜了大約5度。可在生活習慣中,人們總是把柱子視為垂直的。一務水平的路如果柱子一律向左傾斜,人們便會感到這是一條左高右低的下坡路;反之,柱子往右傾斜,人們便會感到是一條右高左低的上坡路。現在,在坡度不大的情況下,沒人想到去懷疑歪的是柱子,自然就覺得斜的是道路了。

此外,怪坡的製造者對於石柱的放置方法也做了一番精心的安排。怪坡開頭確有一小段下坡,此後才慢慢變成上坡。如果路邊的柱子都是同一高度,各個柱子頂端的連線自然就能如實描繪出道路起伏的狀況。怪坡之謎也會被人一眼看穿。而這裏,各處石柱的高度是不同的,製造者確定每根柱子長短的唯一標準是,必須使它們各自的端點在一條直線上。這樣,道路先下坡後上坡的事實便被齊刷刷的柱子頂點所掩蓋了。人們誤以為柱子頂點的走勢就是道路的走勢。於是,後麵一大段上坡被誤認為開頭一小段下坡的繼續延伸。由此可見,怪坡並不是自然之謎,而是一個人造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