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冬暖夏涼的妙井(2 / 3)

首先,我們要知道霧是什麼?所謂的霧,其實就是在近地麵的空氣中懸浮著的大量水滴或冰晶。起霧的時候,空氣中能見度降低;如果霧變得更濃,甚至對麵的物體也看不清楚。形成霧的基本條件是近地麵的空氣中水汽充沛,氣溫條件適宜,同時還要求風力弱,大氣層穩定。

諸葛亮借箭時正值秋高氣爽時節,晝夜溫差大,夜間氣溫大幅下降,空氣極易飽和產生多餘的水汽,而且江邊水汽更為充足,天氣變化不大,風力微弱,具備了大霧形成的條件。據此,精通天文地理的諸葛亮料定三天後會出現大霧天氣。

大凡傑出的軍事家,都精通天文、氣象知識,諸葛亮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草船借箭的故事,充分說明了氣象知識在軍事上的重要性。

飛上天的棺材

人是在我國川南珙縣境內生活的少數民族之一,以獨一無二的葬俗而聞名於世。早在春秋時期,人便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經曆兩千多年的滄桑巨變,到明代萬曆年間突然神秘消失。他們留給這個世界的唯一遺跡,就是高懸於千仞絕壁上的三百多具棺木,這就是著名的“人懸棺”。

人懸棺平均每具重量超過千斤,外形主要有船形和長方形兩種,均用質地堅硬的整木雕鑿而成。這些棺木有的直接安放在險峻的天然崖石上,棺木裸露在外;有的則先在絕壁上鑿孔,插入木梁,將棺木架於其上。這些懸棺離地數十米到上百米不等,淩空俯視地麵,令人稱奇。

人世代居住在山水之間,對山水有深厚的感情,死後葬在靠山臨水的地方,表示亡靈對山水的依戀之情。將棺木高懸於峭壁之上,則是因為高處能防潮保屍,避免人獸的侵擾。

人放置懸棺的地方,距離峰頂和空穀都有數十米乃至上百米的距離,而且到處都是無法攀援的峭壁,人是怎樣將這些懸棺放上去的呢?

關於人安放懸棺的方法,人們曾有過多種猜測,富於奇幻色彩的是“洪水說”、“隧道說”以及“天外來客說”,較為嚴謹的說法則有“吊裝論”和“棧道論”兩種。“吊裝論”認為,人的做法是“懸索下柩”,也就是說,人先找到安放棺木的洞口,在洞口前架設數米長的棧道,棺木在峰頂就地製成,裝殮死者後吊至洞口,再由人推進洞去。後人做過實驗,發現這種方法確實能將重物掛上懸崖。“棧道論”也認為人在懸棺之前,事先修好了棧道,但他們認為人修棧道或者是由下而上,沿懸崖向上搭,搭至洞口時將棺木一層層遞上來送入洞中,或者是由山頂搭棧道下至洞口。

人懸棺究竟采用的是哪一種方法,至今尚無定論,還有待人們進一步去探尋。

不知冷暖的地溫異常帶

每當寒冬和盛夏來臨之際,人們總希望自己的住地能夠冬暖夏涼。雖然四季變換是自然規律,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地球上真有一個冬暖夏涼的地方,那就是遼寧省東部山區境內一處被人們稱為“地溫異常帶”的地方。

這條地溫異常帶一端開始於渾江左岸的船營溝裏,另一端結束於渾江右岸的牛蹄山麓。在這塊長約15000米、方圓10.6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地下溫度隨夏天的到來而逐漸下降,盛夏時,附近的地麵氣溫高達30℃以上,而在這裏地下1米處,溫度竟可降至零下12℃;入秋以後,地下溫度反而不斷上升,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臘月,這裏的氣溫竟可升至17℃,真是咄咄怪事。

船營溝居住著一戶姓任的人家,他家房後有一道長約1000米、寬約20米的狹長山岡,這裏是地溫異常最明顯的地方。

1995年夏天,任家人在堆砌房屋北麵的護坡時,在扒開表土的岩石空隙裏,竟感覺到了刺骨的寒氣。任家人十分驚訝,幹脆在這裏用石塊壘成了一個小洞。夏季裏,這個小洞散發出陣陣寒氣,成了一個天然的冰箱。人即使離洞口七八米遠,也會感到寒氣逼人。任家人充分利用了這一條件,在土崗的護坡前蓋了間房子,將小洞製成一個小冷庫,為鄉鄰們儲存蔬菜、肉類等物品,冷凍效果非常理想。入秋以後,小洞內的地溫節節上升。隆冬時節,小洞內的地溫達到15℃以上,這時,任家的“冰箱”又變成了“保溫箱”。任家人在這裏平整出一塊地,搭好塑料棚,棚內氣溫可以保持在17℃左右,在棚裏種植上蔥、蒜等,長勢還真不錯呢!

我們知道,氣候的冷暖均取決於太陽的光熱,而太陽的光熱又與地球公轉有關。隨著地球的公轉,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和光照角度不斷變化,形成了冷暖分明的四季。四季的變化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規律,故事中介紹的“地溫異常帶”卻打破了這一規律。這一奇異的現象,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關注。

有人認為,這種地溫異常帶地質構造很特殊,可能有龐大的儲氣帶及特殊的保溫層,導致“冷熱顛倒”。然而,這種說法隻是推測而已,還沒有人能提出確鑿的證據來解釋地溫異常帶的形成原因。

吞吃太陽的黑影

愛琴海東岸即今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高原上,曾經居住著兩大部落,一個叫米迪斯,另一個叫呂底亞。兩個部落的人民一直以來和睦相處,卻因為一點小矛盾越鬧越大,終於發展到刀兵相見的地步。兩個部落斷斷續續交戰達五年之久,老百姓都深受其害。

古希臘智者泰勒斯對這場戰爭極為痛恨,他一直積極進行斡旋活動,希望敵對雙方能夠握手言和,然而兩個部落早已鬥紅了眼,聽不進他的話。泰勒斯很著急,因為他知道,戰爭拖得越久,雙方和好的可能性就越小。

有一天,泰勒斯在野外夜觀天象,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結束戰爭的方法。他回到家裏,開始在紙上演算起來。不久,泰勒斯公開宣稱:“上天極為厭惡這場戰爭,如果在5月28日之前,雙方還不停戰,上天將派天狗吞食太陽,以作警示。屆時雙方若不順應天命,必將大難臨頭。”

起初,交戰雙方誰都不信泰勒斯的話,甚至把他看成是一個瘋子;而且雙方都認為自己受上天保佑,因此戰鬥進行得更加激烈。到了5月28日這天,正當雙方血戰正酣之時,突然間一個黑影闖入太陽表麵,一點一點地將太陽吞進肚裏去,太陽的光芒在一點點減少,似乎一下子到了黃昏。等黑影將太陽吞進肚子裏之後,大地漆黑一片,動物們也都不安地躁動起來。交戰的雙方都被這一莫名其妙的景象嚇呆了,以為這是上天給他們的警告。

他們紛紛扔下手中的武器,對天發誓,一定會遵從天意,結束戰爭。結果沒過幾分鍾,黑影開始變小,直到將太陽全部吐了出來,大地上又撒滿了陽光,一切恢複如初。此時,交戰雙方這才相信了泰勒斯的話,經過一番商討,雙方同意握手言和,並簽訂了和平契約。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就這樣戲劇性地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