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重慶市巫山縣的神女峰,它姿態優美、風光秀麗,遠遠望去,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披著輕紗站在青山碧水中。古人有“峰巒上主雲霄,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泰、華、衡、廬皆無此奇”的說法。
關於神女峰,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的神話。相傳很久以前,長江三峽巫山之地曾是一片平原,人們在此安居樂業,過著安逸幸福的生活。有一天來了一個女巫,在此信手堆起一座高山,這就是“巫山”,想要阻擋長江東進,誰知長江之水有力破千鈞之勢,把它衝得支離破碎、千瘡百孔,形成了著名的長江三峽。女巫生氣極了,便引來一條孽龍在此興風作浪,弄得當地人民苦不堪言。
負責治水的大禹知道此事,非常著急,日夜兼程趕到這裏,開始了水患的治理。他首先采取堵水的辦法,但壩修得越高,水越大,水患越嚴重,治水宣告失敗了。後來他又采用疏導的辦法,挖深挖寬河道,但長江水勢洶湧,收效也不大。大禹被這個問題困擾,每天急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這時,天上的神女瑤姬看到大禹正為此事發愁,很替他著急擔心,便想去幫助他。八月十五日這一天,瑤姬邀請了十一位仙女姐妹,騰雲駕霧,悠悠飄到人間,她們送給大禹一本名叫《上清寶經》的治水天書,讓大禹從中摸索治水的辦法,而這本天書是瑤姬從天庭偷來的。可是瑤姬她們還沒有來得及告訴大禹如何破譯這部天書,就被王母派來的天兵捉拿回宮。十二仙女早就厭倦仙宮生活,她們掙脫神鏈,重返人間,幫助大禹疏通了峽道,解除了水患。
過不多久,瑤姬偷書一事被玉皇大帝發現了,他龍顏大怒,把瑤姬和另外十一位仙女一起貶到凡間,把她們變為巫山中的十二座石峰。瑤姬是她們中的代表,所以山峰位置最高,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神女峰”。
後人為了紀念瑤姬,尊稱她為“妙為真人”,還在飛鳳峰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觀(神女廟)。山腰的一塊平台,就是當年瑤姬向大禹授書的授書台。
神女峰所在的長江三峽地貌,是強烈的造山運動經過億萬年時光演變的結果。在兩億年前的三疊紀,我國的地形與今天相反,東部高,西部低。今天長江流域的西部,是古地中海,而現在的三峽一帶則是地中海的海濱。後來隨著強烈的造山運動,這裏海岸的地殼上升,古地中海大規模地向西後退,四川盆地和三峽地區開始隆起,三峽地區的厚層岩石被擠壓成彎彎曲曲的褶皺和斷層,巫山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而它兩側的河流,即西部的古長江和東部的古長江,卻在不斷靠近,並最終貫通一氣,形成了今天的長江。
地球儀的慰問信
第一個發現新大陸的人是哥倫布,他的成功一時轟動了西歐,從此以後,大西洋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船隊,地球上的人們對海洋的了解也越來越清楚。
1506年,哥倫布去世,接替他職務的是西班牙探險家巴爾波。7年以後,巴爾波率領著一隻船隊在中美洲的巴拿馬登陸。
他們曆盡艱險,穿過原始森林,攀上雄偉的高山,這時候才發現,新大陸的西麵還有一片無邊無際的汪洋大海哩!巴爾波連身上的武器和裝備都顧不得卸下,就飛快地衝進海裏,站在齊胸深的水中,欣喜若狂地宣布:這個“大南海”,連同海裏的一切陸地和島嶼,統統是西班牙王國的國土。
不過,巴爾波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大南海”竟比大西洋還大。
1519年9月,麥哲倫率領5艘海船,從西班牙的塞維利亞碼頭出發,橫渡大西洋,到達南美洲,然後沿著巴西東海岸南下,開進南美洲南端的“麥哲倫海峽”。天公不作美,船隊在這裏碰上了壞天氣,被暴風雪圍困整整達5個星期之久。
暴風雪過去了,太陽重新露麵,船隊繼續前進。海峽越來越寬廣,船隊航行到被巴爾波稱為“大南海”的大洋裏。這裏碧波浩渺,風平浪靜,同前一階段的航程相比,簡直是到了另一個世界。於是麥哲倫給這片海洋起了個吉祥的名字———太平洋。
同自然界作鬥爭是要付出代價的,何況這次是跟浩瀚的大洋打交道。船隊在太平洋裏繼續航行98天還沒有見到陸地。幹渴、饑餓、疾病同時向航海者進攻,船上的老鼠和皮革都成了他們渴望的食品。
離開塞維利亞碼頭2年6個月以後,麥哲倫的船隊終於來到了太平洋上的第一片陸地,這就是菲律賓群島。麥哲倫在同當地居民的一次惡戰中死去了,隨從他的幸存者們,駕駛著剩下的唯一的一艘船隻,繼續西行,循著葡萄牙人已經開辟的航路,越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最後回到了西班牙。這時候,已經是他們出航的第三個年頭了。他們出發時是5隻船,265名水手,回來時,隻剩下1條船、18名幸存者。